2015-06-01 21:40:37稻草人

改變“路怒症”心態

    近日,成都女司機因為切線問題而被暴打的視頻引起熱議,也引發人們對“路怒症”的關注。無獨有偶,近日安徽亳州也有一名騎電動車的女子因為差點釀成車禍而被一名男司機暴打。不同的是,這名女子次日隨即自殺身亡。路怒症已經成為民眾必須面對及正視的問題。

    成都女司機遭暴打事件,隨著公開的視頻越來越多,事件不斷發酵,網民的評論也出現了戲劇性的改變。從最初的“無論怎樣,打人就是不對,何況是男人打女人”的一面倒譴責變成指責女司機“被打不冤”、“該打”、“我也忍不住想去踢幾腳”。這種改變,可以解讀成網民“明事理”,不是盲目偏袒任何一方,是看“證據”來說話。但另一方面,是否代表寫下這些評論的網民,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患有“路怒症”?

    車多繁忙從來都是大都市的特徵,遇上塞車及不守規矩的道路使用者頻率極高。從另一角度看,“路怒症”實際上並不是一種個人心疾,而是反映了社會的普遍焦慮。再不對症下藥,因為“路怒症”而釀成的事故勢必越來越嚴重。

 

    如何面對“路怒症”?心態最是重要,看以下兩個例子。上月二十二日,雲南省楚大高速路昆明往大理方向路段因交通事故嚴重塞車,被堵路上的人沒有不耐煩地猛按喇叭,而是一起下車在車縫中跳起廣場舞,更有大叔大媽直接對起舞來,場面猶如“鬥舞”,十分火爆。另一例子是本澳一個講述路面狀況的群組上,某處嚴重塞車,版主張貼了一張拍著四個空外賣盒的照片,說塞車的時間長得足以吃完四盒外賣,讓人看後不禁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