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1 21:30:23稻草人

大媽吸毒事件反映了甚麼?

    今年初,溫州警方在市區一間酒店的KTV包廂抓獲二十名聚眾吸毒者,案件於上月三十日宣判了。最讓人意外的是,這些吸毒者並非年少無知的青年,也不是慣犯的癮君子,而是已經做了外婆、奶奶的一群大媽。

    這群大媽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他們基本上都是家庭婦女,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部分更擁有名車。大媽們為了隱瞞吸毒一事,開了一個名為“爽歪歪”的微信群,每次都以暗號“開運動會”來召集朋友“開飯”。過去一年以來他們經常聚在一起吸毒,每次吸毒費用高達四五千人民幣。上月底的宣判中,三名組織者被判刑四個月至一年不等,罰款二千至五千元;其他參與吸毒的十七人均被行政處罰。

    大媽們在採訪中談到為何吸毒時表示,每天生活單調,不是幫子女帶孩子就是打牌或去美容院。吸毒只是為了尋找樂趣,填補生活空白。說實話,對於那些三餐溫飽都成問題的人來說,這個理由簡直荒謬至極,大有“何不食肉糜”之感。但此事對於為人子女的我們而言,卻是一記當頭棒喝。你多久沒和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多久沒有關心過父母?你上班後,父母都做些甚麼,你了解嗎?

    作為子女的,成家後不但要照顧自身的家庭,要上班,說不定還得帶孩子,確實是忙。但再忙,還是得抽時間陪陪父母,尤其是已退休又閒著的父母,不致讓他們精神上感到太空虛。當然,鼓勵父母有自己的退休生活,捉棋、做義工、出外旅遊等也是良策。

    廣告說:子女好與壞,在乎溝通與關懷。其實,父母同樣需要溝通以及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