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4 09:11:00達可
七二水災
2004年7月2日星期五,一個前一天晚上從花蓮登陸的中度颱風正緩慢在台灣陸地上朝北行進,上午的時候颱風中心就由台灣北端的淡水出海了,而且雨勢一度有減緩的跡象。大部分人可能都和我一樣,以為警報即將解除,明天的生活即將恢復正常,心情開始放鬆。看著電腦上即將遠離的颱風,外頭雨勢也不大,於是在下班後便放心地離開辦公室回家收拾善後。
的確,颱風警報在那天深夜11:30解除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雨非但沒有停歇,反而愈下愈大,因為颱風尾巴帶來了雲層厚實的西南氣流,豪雨沒有間斷地直下到7月4日清晨,造成多處地區重創,死亡人數達到33人。大家都不會忘記這場可怕的七二水災,但是走在前頭帶來豐沛水氣的颱風則可能被許多人遺忘了,它叫敏督利。
中部山區土石流災情尤其嚴重,我上班必經的台14線公路也由於幾條小溪溝被上游衝下的大量土石墊高,橋面全部被土石掩沒,大水漫流,道路硬是中斷了4天。7月5日星期一,嘗試開車上班的我由水里出發,卻因道路受阻,連埔里都到不了。7月6日,推進到埔里往霧社的獅子口附近,公路局的怪手正站在大水中努力地清除河床上高過橋面好幾公尺的礫石,看來徒勞無功,因為每挖起滿滿的一斗,上游的水馬上毫不猶豫地帶來等量的石頭,填滿。
的確,颱風警報在那天深夜11:30解除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雨非但沒有停歇,反而愈下愈大,因為颱風尾巴帶來了雲層厚實的西南氣流,豪雨沒有間斷地直下到7月4日清晨,造成多處地區重創,死亡人數達到33人。大家都不會忘記這場可怕的七二水災,但是走在前頭帶來豐沛水氣的颱風則可能被許多人遺忘了,它叫敏督利。
中部山區土石流災情尤其嚴重,我上班必經的台14線公路也由於幾條小溪溝被上游衝下的大量土石墊高,橋面全部被土石掩沒,大水漫流,道路硬是中斷了4天。7月5日星期一,嘗試開車上班的我由水里出發,卻因道路受阻,連埔里都到不了。7月6日,推進到埔里往霧社的獅子口附近,公路局的怪手正站在大水中努力地清除河床上高過橋面好幾公尺的礫石,看來徒勞無功,因為每挖起滿滿的一斗,上游的水馬上毫不猶豫地帶來等量的石頭,填滿。
那天當然還是沒辦法上班,於是我折返,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蘿蔔坑勘查災情。剛通過村莊,開始往山區走時,就見到兩邊的邊坡上多處土石崩落,整叢竹子或大樹傾覆而下的景象。由於已經清理過,車子通行都OK。等到轉進傍著中路坑溪堤岸而行的小路,走到平常必須經過的水泥橋處,眼前的景象令人難以置信,橋不見了,眼前是一片寬約十餘米的溪床,清澈小溪淙淙地蜿蜒於竹林間,好一幅渾然天成的美景,要不是兩側還有電線桿可以辨認,真不敢相信這兒曾經有條路。原來這兒本就是水要走的地方,只是被人們用水泥渠道限制住了,這回雨量大,小溪當然只好把它的路要回去啦!
車子不能走,下車換上雨鞋溯溪而上,得小心踩著石頭走,因為有些地方泥巴鬆軟,一陷下去就得拔蘿蔔了。還好溪床的路段只有200公尺左右,接回原來的水泥路後,遇見對面鄰居,問候他家裡可安好。老先生一臉驚恐地說「哪會沒事,沒遇過那麼大的雨,比賀伯還可怕,我們全家都躲到山下來了。」的確,前方一部怪手正沿著產業道路慢慢往前挺進,前頭的倒木、土石還得清理上一陣子,看來路是走不過去了。又遇到另一位鄰地的老先生,他的地就緊鄰我的下邊坡,一見到我,就開始抱怨我的水灌進他的園子裡,沖出了一條深溝,讓他的地沒辦法用,要我必須用怪手築堤將水路堵住。
一開始乍聽之下覺得這樣的抱怨很不合理,山上的水當然往低處流,如此大的豪雨,發生沖蝕總是難免。不過想想體諒老人家面對災害的心情,也沒多辯解。路走不通,只好轉向陡峭的山坡,抓著樹枝一步一步爬上去。
好不容易爬上蘿蔔坑,當時準備蓋房子的平台已經砌好,房子還沒蓋。環顧四週,鬆了一口氣,因為我的地毫無損傷,颱風加上大水將原來茂密的雜草全部擺平倒地,看來反倒清爽不少。如果真要說有災情,那就是原先種下的樹歪了幾棵,再把它們扶正就是了。
車子不能走,下車換上雨鞋溯溪而上,得小心踩著石頭走,因為有些地方泥巴鬆軟,一陷下去就得拔蘿蔔了。還好溪床的路段只有200公尺左右,接回原來的水泥路後,遇見對面鄰居,問候他家裡可安好。老先生一臉驚恐地說「哪會沒事,沒遇過那麼大的雨,比賀伯還可怕,我們全家都躲到山下來了。」的確,前方一部怪手正沿著產業道路慢慢往前挺進,前頭的倒木、土石還得清理上一陣子,看來路是走不過去了。又遇到另一位鄰地的老先生,他的地就緊鄰我的下邊坡,一見到我,就開始抱怨我的水灌進他的園子裡,沖出了一條深溝,讓他的地沒辦法用,要我必須用怪手築堤將水路堵住。
一開始乍聽之下覺得這樣的抱怨很不合理,山上的水當然往低處流,如此大的豪雨,發生沖蝕總是難免。不過想想體諒老人家面對災害的心情,也沒多辯解。路走不通,只好轉向陡峭的山坡,抓著樹枝一步一步爬上去。
好不容易爬上蘿蔔坑,當時準備蓋房子的平台已經砌好,房子還沒蓋。環顧四週,鬆了一口氣,因為我的地毫無損傷,颱風加上大水將原來茂密的雜草全部擺平倒地,看來反倒清爽不少。如果真要說有災情,那就是原先種下的樹歪了幾棵,再把它們扶正就是了。
靜靜地看著四周的地形,仔細想想,這才慢慢明白老先生在說什麼。這是塊開墾地,已經不能用天然排水的邏輯來思考。我的下邊坡是老先生的果園,再下去就是產業道路,如果水由這裡灌下去,嚴重的話不僅老先生的地受損,底下的路也會被土石阻斷,甚至連我的地也可能崩塌、流失。因此以往青果合作社種蘿蔔時,邊界處是築了土堤將水攔住,並用截水溝將水引導向另一邊的水泥路面上,讓水順著路面排向稜線另一側林相較完整的山谷內。這樣的設計讓大部分的水不會往下邊坡直接沖蝕,只在雨量太大時才會有一些水漫過土堤溢流。問題出在我新築的平台,由於平台是砌石填高的,平面高過原來的土堤,豪雨那幾天,水就是經由平台直接灌入老先生的坡地上。
想通之後,我發動怪手,挖土將原有的土堤延伸到平台上,這只是初步的防堵措施。後來,我又找了砌石的師傅來,將土地東南角最低處墊高了約兩米,讓排水的流向轉向朝大家期望的方向去。未來這兒並將有個生態滯洪池,讓水可以儲留在這兒慢慢滲流,滋潤土地。
一場災害,學到一次難得的經驗。
想通之後,我發動怪手,挖土將原有的土堤延伸到平台上,這只是初步的防堵措施。後來,我又找了砌石的師傅來,將土地東南角最低處墊高了約兩米,讓排水的流向轉向朝大家期望的方向去。未來這兒並將有個生態滯洪池,讓水可以儲留在這兒慢慢滲流,滋潤土地。
一場災害,學到一次難得的經驗。
附圖一:七二水災眉溪災情
附圖二:相信這裏原來有路嗎?
附圖三:復原後的路況
附圖二:相信這裏原來有路嗎?
附圖三:復原後的路況
上一篇:蓋屋記(五)完結篇
下一篇:我的植物們(三)百香果
達可:
我正重頭讀著蘿蔔坑的故事,很高興能參與你們一家人的樂趣,七二水災裡,你的做法及決定讓我看到你為人心胸寬大之處,很高興在這裡認識你.
Nice to meet you,too! 2009-08-07 15: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