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蛾(繭)
(蕈蛾科)
舊稱穀蛾科,俗稱衣蛾,幼蟲圓柱形具環節,頭部為扁球狀,體色乳白或灰白色,頭、胸前節褐色或具褐斑,幼蟲生活於居家牆壁或衣櫃環境,吐絲結巢形狀像橢圓形的扁袋子,巢長7mm,成蟲展翅11mm,頭部灰黃色具鱗毛,觸角細長,複眼黑色,體色灰黃色,前翅具黑色斑紋,後翅透明細長 ,翅端簑衣狀
。本屬有8種,幼蟲以布料、毛料等纖維為食,成蟲後就不再進食,成蟲夜行性,在室內的燈光下可見到牠們飛行。
↑衣蛾,前翅有3條黑色橫斑。
↑衣蛾,成蟲夜行性,偶會在屋內的燈下發現。
↑衣蛾,成蟲翅膀鱗片細小,飛行時常因撞擊脫落。
↑衣蛾,幼蟲活動時頭胸部伸出巢外。
↑衣蛾,頭部黑褐色,胸背板具褐色斑,腹部乳白或灰白色。
↑衣蛾,遇到危急立刻將身體縮進巢裡。
↑衣蛾,幼蟲的巢殼顏色會隨著附近環境取材有所不同。
↑衣蛾,有些幼蟲已經羽化出巢 。 資料來源 http://gaga.biodiv.tw/new23/9401/w13.htm =====================
衣蛾(Tineola
bisselliella):衣蛾的分佈極廣,屬於鱗翅目的Tineidae科。
形態:衣蛾幼蟲是一個小型白色的毛毛蟲,藏在一個絲質的袋狀物或網狀物(稱為筒巢)內,在牆壁上可見到一個黏著水泥的紡錘形絲袋,內有一深褐色頭的幼蟲。成蟲為淺黃色的蟲,懼光。 食性:以羊毛、毛髮、毛皮、羽毛為食,幼蟲行動緩慢。會破壞紡織品,在圖書館或博物館會危害動物標本。(成蟲並不取食)
生活環:成蟲將卵產在皮毛、羽毛、皮品、毛或污穢的絲綢上。幼蟲會吐絲作繭,兩端開口供取食及行動。幼蟲在繭中成長,化蛹時仍在繭中,直到成蟲羽化為止。特別喜愛紡織品沾有食物或其他污染,衣領或衣服摺疊處也可見到衣蛾的蹤跡。(純棉的衣物較不易受害)
防治: 預防:最適宜的方式當衣物要收好時,需先作處理。將所有的衣物自衣櫃移出,將摺疊處清理,在 陽光下暴露幾小時。乾洗、濕洗時應要燙好,用塑膠袋裝好密封。 防治:當衣櫃出空時,以陶斯松等噴灑衣櫃。經處理後將衣服放回,衣櫃要關緊,在上層放一些樟腦丸(奈丸)等(依指示放入所需的量),儘記勿把有沾到污泥的衣服放入,因加上汗味更易吸引衣蛾來為害。
|
|
|
|
資料來源 http://www.shop2000.com.tw/shop2000_prog/templet/news/newsr.asp?newssn=13541
======================= 總整文
衣蛾(Tineola bisselliella)
衣蛾的分佈極廣,屬於鱗翅目的Tineodidae科。
(一)鑑定方法:
檢查舊衣箱的盒子、毛皮、羽毛枕頭、鋼琴墊子、老式填塞紡織品的傢俱、地毯等是否有孔洞;或在牆壁是否有繭。
(二)生活史
形態:
衣蛾幼蟲是一個小型白色的毛毛蟲,藏在一個絲質的袋狀物或網狀物(稱為筒巢)(圖三)內,在牆壁上可見到一個黏著水泥的紡錘形絲袋,內有一黑褐色頭的毛蟲(圖四)。成蟲為淺黃色的蟲子(圖五),懼光。
食性:
幼蟲行動緩慢,以羊毛、毛髮、毛皮、羽毛。會破壞紡織品,在圖書館或博物館會危害動物標本。成蟲並不取食。
生活環:
成蟲將卵產在皮毛、羽毛、皮品、毛或污穢的絲綢上。幼蟲會吐絲作繭,兩端開口供取食及行動。幼蟲在繭中成長,化蛹時仍在繭中,直到成蟲羽化為止。若紡織品沾有食物或其它污染時,害蟲特別喜愛。此外衣領或衣服摺疊處也可見到衣蛾的蹤跡。反道是純棉的衣物較不易受到危害。
(三)防治
就預防措施而言,最適宜的方式當冬天過後要收好時,需先作處理。當夏秋時,將所有的衣物自衣櫃移出,將摺疊處清理,並在陽光下暴露幾小時。若採乾洗,或濕洗時應該要燙好,用塑膠袋裝好密封。當衣櫃出空時,以陶斯松
(0.5% chlorpyrifos) 或大利松 (0.5% diazinon)
噴灑衣櫃。經處理後將衣服放回,衣櫃要關緊,並且在上層放一些樟腦丸(奈丸)或西洋杉薄片,依指示放入所需的量,儘記勿把有沾到污泥的衣服放入,因為加上汗味更易吸引衣蛾來為害。館藏品進入博物館時因先撿查,若有蟲危害時宜先作化學處理,館內定期檢查並行燻蒸處理。館內要有環境控制的設施保持低溫、低濕及清潔。Gerard
and Ruf (1995) 試圖利用苦楝油來處理布料上的衣蛾,惜皆無防治效果。
四、結論
衣魚和衣蛾並不叮咬類或傳染病原菌,故容易被忽略,待發生後再處理恐難清除完全,故平時能清潔環境,報紙定期收集整理不堆積,送往資源回收處集中處理,書籍時時注意有無灰塵加以擦拭。換季時衣服務必清洗烘乾後再放入乾淨的衣櫥,如此則可減少上述兩種害蟲的發生。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222046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