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6 23:52:40旅者

君子有情,止乎於禮

2008.2.26君子有情,止乎於禮
  剛剛看完了「珍愛來臨」這部電影,雖然我沒有讀過「珍.奧斯汀」這本書,但是我相信,這就是「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珍.奧斯汀本人的故事,裡頭的文詞優美,故事張力強勁,使人不由得感受到情感真誠流露,是篇極佳的故事。
  自從高中接觸過一點如張曼娟、劉庸、朱少麟等國內作家後,便開始瘋狂閱讀翻譯文學,而就將國內的作品停擺,而近期在國內知名的作者,除了讀過少數幾本外,其他的甚至連閱讀的考慮皆無。
  最近認識了一些人,他們同樣擁有著愛好閱讀者的靈性與執著,但我們所讀的風格完全不同,而他們在聊天時,竟然出現了另外一塊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文學世界-「早期的台灣文學」,而我也深受其染,在滿書櫃的新書之後,我想請他們開始為我介紹那時期的好書。他們會接觸到這類的書,是因為在國高中時,學校老師指定的課外讀物,而國中的我別說課外讀物了,課內讀物我所讀的也不多。再者,當時的老師根本就沒有要求我們要閱讀這類的書籍,那個時候的他們因為翻譯文學還沒有大量地入駐國內,所以飽讀了當時的文學,現在想想,浪費掉的時間還真是不少。
  珍.奧斯汀堅持為了真愛而終身不嫁,在劇中她為了體諒男主角的家人,而放開了手;遠離自己所愛的人,而孤守空閨一輩子的那種執著,令我有極大的頓悟。我一直堅持著,「人的心,還是要放在人身上才會感到安穩」,為了轉移沒有另一半的孤獨,將心思丟置於書本、藝術、音樂,甚至傷害自己的酒、毒、賭之中,都只是暫時的,並非解決之道。能夠找到真心所愛的人,已經夠幸福了,悄悄地將這份無處可放的感情,以任何形式,悄悄地放到他/她的身上,就算那個人渾然不知,甚至斷然拒絕,那又如何呢?「君子有情,止乎於禮」嘛!
  人與人相處是感性的、生活是感性的、戀愛是感性的,但是分手後,才是需要理性出動的時候,不過現在大家都搞反了。分手後,自殺是感性的,刺殺是感性的,剪頭髮是感性的,挽回是感性的。但這時才是需要理性地祝福彼此幸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