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2 23:28:29一條橡皮筋

走過從前

對於這個自己出生的地方,其實很陌生。
而再次踏上故鄉的土地,竟是長大之後的事了。

那一年冬天,祖母走了。因為奔喪,我才開始找回一些片段的記憶。若不是父親帶著我們走這趟回鄉之路,我想,它真的離我好遙遠。
過去旁人問起我是哪裡人,我僅能從身分證上去找到答案。而對於故鄉的種種,真是渾然不知。父母親也鮮少提及,只是說著:他們的年代,生活很清苦。所以,「故鄉」到底是什麼樣子?是在很久很久之後,我慢慢地去「感覺」出來的。
也許在大城市住久了,習慣了它的便利、繁榮….,當我重回故鄉的懷抱時,卻變得不知所措。故鄉,是一間三合院。紅磚瓦的屋頂配上石牆和木柱,紅眠床搭梳妝台,藤椅加矮凳..,都是上了年歲的東西。我倒是對這些歷史文物感興趣,以往在書上或博物館才能瞧見的,我在「故鄉」裡,也巧妙地遇上了。
這裡和大城市,真是天南地北的差異。有時靜的連自己的呼吸聲都聽的見,有時卻是不停地有街坊鄰居來叨擾。大家沒來由地說著不相干的事,多數是別人家的家務事。人情味,是「故鄉」的特產。出了自家大門,處處可見。

總能在巷弄裡,嗅出歷史的味道;總能在高牆閣樓上,看見過往的風華。
而我,曾以一個入侵者來拜訪它,卻也漸漸地受到感染,沉迷於歷史的流裡。

因為是這裡的子民,自覺有必要去了解這塊土地上的史蹟。挑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追憶逝水年華。手輕撫過高聳城牆,停駐在樓閣雕花上,斑駁的面容,是歲月給它的痕跡。越過小橋流水,已不復當年的忐忑。踩踏在砲台之上,耳邊似乎傳來隆隆砲聲,想見過往在此的爭戰,是否是如此的意氣風發。

馱背著歷史記載的聖龜,可曾想回歸大海去?承擔起前人的英勇事蹟,靜靜地昭示著後代子孫,這是祖先留給你們安居樂業的土地阿!天后宮裡的神祇,伴隨香煙繚繞,保佑著一代一代虔誠的子民,更為國家風調雨順盡心。

紅磚道、石板路,多少人踩踏而過?牆縫中的小草,想必也從老樹口中,聽見一二。我告別了舊識,繼續著歸鄉的旅程。


家鄉小吃正勾起食的慾望。對於離鄉背井的遊子來說,總懷念故鄉的味道,是最貼近心靈的撫慰,如同躺臥在母親的溫暖懷抱。

我曾在傍晚時分,佇立於田埂之上。暮色襯托稻穗的華麗,垂涎欲滴的渴望,是同米勒的’’拾穗’’、’’晚禱’’一樣,深入人心的滿足與期望。偶有清風吹拂而過,家鄉的田園訴說著:「歡迎你的歸來,孩子」。我脫去腳上的木屐,真正地踩在故鄉的土地上,是踏實。這是撫育芸芸眾生的土地,在平凡中驚見它的不平凡。

入夜之後,故鄉的寂靜似乎洗去軀殼外的疲憊。除了滿天星斗,若在夏天的晚上,更能在草叢裡發現螢火蟲的亮光。雖然是極其平凡的事物,因為在鄉愁的氛圍裡,也覺得它的可貴。一把竹扇、一張藤椅,乘涼說故事成了拉進自己與故鄉距離的方法。

是因空氣裡有濃濃地舊氣息,才如此地讓人不忍離去。總以為在某一個轉角或某一根柱子後,會停留一個故人或盤據一個烈士靈魂。其形體已消逝,卻留下讓後世弔唁的身影。就像跌落至歷史的牢籠,前也不是,後也無用。一種矛盾的心情困擾著自己,想跟隨前人的腳步前進。多少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字字箴言,是對故鄉的遙望,土地的熱愛,抑或是對民族國家的感情….我們不得知。只是撫觸紙頁上的墨跡,似乎也感應了書寫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