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4 07:18:21dlkoefg

開啟自然生態教育之路

從小在瑞芳海邊長大,外公開水族館,爸爸養魚,呂軍逸的童年充滿與動物相伴的回憶。「我養過海龜、螯蝦,鴨子,蜥蜴,就是野外找得到動物,或是外公店裡面有什麼,我就抓回去養。」呂軍逸回想起童年,笑說自己從小就喜歡觀察動物。他曾經在爸爸的魚缸裡灑滿「卡迪那」餅乾,觀察魚吃東西的樣子。呂軍逸說:「我很難想像一個小朋友的童年,沒有動物這個角色泌尿外科。」 

 

台大昆蟲系畢業之後,呂軍逸受朋友邀請,去為朋友的孩子上一堂昆蟲課。「大概三歲的小朋友,我想說太小了吧,但就試試看。」呂軍逸沒想到這一試,讓他找到未來的人生方向。

 

「我發現我喜歡準備課程,然後帶小朋友觀察動物,這件事是有成就感的。」呂軍逸從孩子一個又一個驚奇的眼神中,找到分享知識的樂趣和成就感。因此他成立蝌蚪池塘自然文創,以三歲到十二歲的孩子為主要教學對象,開始舉辦營隊、課程,帶小朋友觀察動物、學習動物的相關知識脫毛 學生

 

為什麼將孩子的年齡設在三歲到十二歲?呂軍逸認為,三到六歲的學齡前孩子,有較多時間可以與動物、自然相處,更容易反轉他們對大自然的想法,培養對生態觀察的長期興趣。

 

而七歲到十二歲的孩子,則可以利用介紹動物,加入環境議題的討論,增加課程深度。呂軍逸也鼓勵親子一同上課,有父母的陪伴,不僅可以增加親子相處時間,也能培養共同興趣和話題MediLASE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