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9 01:28:49阿國

預防腸癌要用對方法

[請大家先看一下這則新聞:]

預防腸癌 少肉多纖維多運動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03-13 06:01
記者羅碧/台北報導

即使發現罹患末期腸癌,甚至癌細胞轉移到肝臟,預估只剩下一年半的存活時間,也不要輕言放棄!54歲的癌友楊賜雄就是以親身經驗證明,改變飲食習慣、勤運動,並保持樂觀心情,一樣可以戰勝癌魔。

腸癌病友籲勿放棄希望

由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發起成立的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昨天舉行成立大會,除了邀請5年前罹患直腸癌第二期的藝人楊烈擔任「宣導大使」,王輝明的兩名病患楊賜雄及72歲的陳朝鍠也都到場,先後分享他們最初誤以為血便是因痔瘡發作引起,分別拖了8個多月及一年多才就醫。當他們知道自己罹患大腸直腸癌時,簡直是青天霹靂。

楊賜雄說:「那時候我的心情很差,想自殺,但王主任一直勸我,也建議我改吃素。本來我在罹癌前,一天吃6餐飯,且餐餐都要吃肉和魚,所以剛開始吃素時,很不習慣,所以都會吃海苔醬拌飯吃,有點鹹味…。」

但是楊賜雄在接受手術及100多次化療,加上飲食改變、運動,並擔任「義消」,總算抗癌成功。

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腸癌是國人癌症中發生率最高的疾病,每年新增一萬名病例、逾4500人死於此癌,換算下來,平均約每3到4小時就有一人因此死亡。

吃素21年的王輝明建議民眾,要小心被黃麴毒素、戴奧辛污染的食物會致癌,食物標示中若有「硝酸鹽」成份最好不要吃,盡量吃天然食材,但不要有基改及受到污染的食物。

因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與家族史、環境因素、飲食多肉、少蔬菜、肥胖、少運動等有關,腸癌病友一定要吃素嗎?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陳鴻華持保留態度,他認為,一定要營養均衡,多吃纖維食物,紅肉及白肉酌量吃,但是運動很重要。

陳鴻華表示,很少看到職業選手罹患大腸直腸癌,因為他們的運動量夠。

善用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表示,衛生署從去年一月一日起,已提供50歲至69歲每兩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反應免疫法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陳鴻華說,其實大腸直腸癌的治癒率可達50%到60%,所以切勿諱疾忌醫。

[我的評論:]
這篇新聞的內容,其實涵蓋了兩組因果關係。第一個是「多吃蔬果可以預防大腸直腸癌」,另一個則是主張「罹患大腸直腸癌後吃素,有助於癌症治療的預後」。

就前者而言,其實已經成為常識了,也是預防大腸直腸癌目前唯一確切已知的方法,而且被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在美麗的法國里昂)推薦給世界各國的衛生主管單位作為推動癌症預防工作的重要方針之一。其他所有的「健康食品」,都沒有證據指出真的有預防癌症的功效,唯一的例外是已上市百年的老藥:阿斯匹靈,已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它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與心臟病的發生率。

但後者(罹患大腸直腸癌後,該不該吃素),就有很大的商榷餘地了。文中的那位王醫師看來是素食的擁護者,吃了二十多年的素食。拒菸、多纖、高鈣、常運動的確是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但是也要先搞清楚避免什麼因素可以預防什麼癌。他所提到的「要小心被黃麴毒素、戴奧辛污染的食物會致癌,食物標示中若有『硝酸鹽』成份最好不要吃,盡量吃天然食材,但不要有基改及受到污染的食物…」這些事,其實都跟大腸直腸癌沒有直接而清楚的關連。

黃麴毒素是肝細胞癌(HCC,最常見的肝癌)的危險因子,它是生長在長期儲存於高溫多濕環境中的穀物上的一種霉菌所產生的毒素,尤其是花生、玉米等大宗物資。戴奧辛則是沒什麼特異性的致癌物,在很低的濃度下就會致癌(但其實也是動物模式的研究結果而已啦!),號稱「世紀之毒」,但是只靠肉眼觀察,實在也看不出是否食物或飲水受到了它的污染,所以一般人是很難輕易發現並避免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求政府落實環境檢驗與監控,加強對受污染土地、水源的管制而已(但是我們的政府這方面作得怎樣,大家「有目共睹」,悲哀~)。諷刺的是:在台灣,大家總以為歐洲環境多美多好,但因為西歐工業化得早,這個世界上戴奧辛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就是歐洲。大約八、九年前,瑞士出口了一批奶製品到比利時,做成牛奶巧克力後販售到世界各國去,之後才發現這批奶製品含有高濃度的戴奧辛,造成了不小的國際糾紛。所以大家還是要有點世界觀才行,不要以為整個歐洲都是無污染的人間天堂才好。最後,那位王醫師提到的硝酸鹽,則是合法的肉類加工品食品添加物,舉凡香腸、熱狗、臘肉、火腿等可以長期保存的肉製品,都很可能會有這個成份,可以讓它們看起來粉嫩粉嫩的,又香又可口,放很久也不會腐壞。但一樣是動物試驗的結果:我們發現硝酸鹽可能會增加罹患胃癌的危險性。至於對於人類的致癌效應,抱歉喔!一樣是證據不足的。但我們流行病學家倒是發現大量食用紅肉(牛、羊、豬肉)與燒烤(烤肉或BBQ),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但這並不完全是跟硝化物有關。最後,他還提到了「基改」(基因改造食品)會致癌,這就大謬不然了,到目前為止都毫無證據指出食用基因改造食物會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更何況這所謂的「基因改造」聽來很嚇人,但其實它的範圍極為廣泛(定義也沒有一致的標準),就算只是按部就班的人工育種,也都算是一種「基因改造」的方式。現今世界上大多的主食類作物(米、麥、玉米等),真的不太可能是沒有經過基因改造的啦!嚴格說來,這些作物都是跟著人類一起進化的,人類栽培它們來做食用、飼料或者工業用途,並試著用雜交的方式來找到更好的品種,已經是幾千年上萬年的事了。很多食品都標榜「不含基因改造穀物」,其實只是噱頭居多,大家就別浪費錢在選擇這種食物上了。

不只他講了這麼多種「致癌物」跟大腸直腸癌沒有直接關連,已經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是否應該改變飲食習慣,用吃素來抗癌,這也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才能下定論。這位王醫師找來開記者會的兩位患者都接受了開刀(可見還算早期)跟化療(想必也願意積極地接受治療),所以治好了它們的癌症,本是可喜可賀之事。但是過度強調「吃素」這種尚未有確切證據的「療法」,也不是正道。我們應該做的是鼓勵病人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癌症,接受正統的治療,行有餘力(吃得飽、穿得暖,付得起昂貴的自費標靶療法的病人),再談是否吃得更多元豐富一點,才是上策。

所以我個人是比較贊同後面那位陳醫師的說法,病人應該以獲得足夠的營養來抗癌為優先,不必刻意吃全素。至於他提到說職業運動員不易罹患大腸直腸癌是因為他們「運動量夠」,這就又有點過火了。職業運動員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至少我四周圍的人中,一個職業運動員也沒有,唉~!),沒有做客觀的比較(一般人與職業運動員的長期追蹤並排除干擾因素),這樣的定論未免也下得太早了一點。

最後,記者小姐說的最正確:除了預防癌症的行為與飲食習慣要建立之外,中老年人應該定期接受癌症篩檢,若發現了早期癌症,就積極配合醫師接受治療,這才是我們整個國家社會面對大腸直腸癌這個「頭號殺手」最有效卻又最省錢的方式,幸哉!

蒼蠅水 2020-01-10 03:11:29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WY Tsai 2011-05-10 10:50:17

1.寫的真好,因為大腸癌篩檢之經濟效益很高,大腸癌生長或疾病過程進展比較慢,先以糞便潛血篩檢後,必要者在去做大腸鏡檢查是否有癌症病變。
2.最近有篇美國報告指出,美國的大腸鏡檢查頻率太高(超過建議平率),有醫療浪費(醫療機構賺到錢)、病人痛苦(檢查費高、檢查過程不舒服及大腸鏡檢查可能損傷大腸壁等檢查風險)。

小六 2011-04-29 07:53:19

防癌是需要均衡飲食加運動,還有就是壓力的紓解也很重要囉, 你都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