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04 22:22:18阿國
再度贏得諾貝爾醫學獎!
哇!我們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再度贏得諾貝爾醫學獎,這是第三次了!雖然我只是曾經擔任過裡面一顆無足輕重的小螺絲釘(甚至是寄生蟲),可是還是很高興耶!
與有榮焉的阿國
2004.10.04 中國時報
2名美國科學家以人類嗅覺研究獲頒諾貝爾醫學獎
【路透社/斯德哥爾摩四日電】
瑞典Karolinska學院週一稱,美國科學家阿克塞爾和巴克因其在人類嗅覺方面的研究成就,獲得2004年諾貝爾醫學獎。
該學院讚揚稱,他們兩人發現「氣味接受器」的一大基因家族,有助了解人類如何「能夠有意識地體驗春天時的紫丁香花香,並在其他時候記得這種嗅覺記憶」。
58歲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阿克塞爾和57歲的西雅圖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學者巴克,將共享1000萬瑞典克郎(138萬美元)獎金。
2004.10.05 中國時報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艾克索與芭珂 分享殊榮
閻紀宇/綜合四日外電報導
二○○四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由兩位美國科學家理查.艾克索與琳達.芭珂女士共享殊榮,以表彰他們對於人類的嗅覺受體(olfactory receptor)與嗅覺系統運作的精湛研究。
兩位得主在知悉獲獎後接受媒體訪問,都表示相當意外,但備感殊榮。他們將於十二月十日諾貝爾忌辰當天,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獎,平分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合新台幣四千六百六十四萬元)獎金。
艾克索現年五十八歲,學術地位崇高,早在一九八三年即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一九八四年迄今任職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霍華.休斯醫學中心」研究員,一九九九年榮膺哥倫比亞大學的「大學教授」。
芭珂是這項諾貝爾獎歷來第七位女性得主,她現年五十七歲,一九八四年進入霍華.休斯醫學中心,跟隨艾克索進行嗅覺研究,後來轉往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擔任教授,去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目前是西雅圖「佛瑞德.赫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員。
嗅覺是人類諸多感官知覺中最奧妙難解的一種,藉由吸入物質揮發的氣味分子,人類可以辨別並記憶多達一萬種氣味。嗅覺運作的中樞在鼻腔上方的「嗅黏膜」,此處的嗅覺細胞在纖毛上暗藏著「嗅覺受體」,能夠感應氣味分子的刺激並轉化為電流訊號,透過神經傳遞到大腦底部的「嗅球」,供大腦皮質的嗅覺區判斷。
艾克索與芭珂從基因研究著手,逐漸揭開人類嗅覺系統的運作方式,兩人首先在一九九一年共同發表一篇重要論文,指出決定人類嗅覺受體功能的基因約有一千種,占人體全部基因三%,數目相當可觀。這篇論文為日後醫學界對嗅覺的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後來艾克索與芭珂分道揚鑣,各自繼續探索嗅覺領域,不僅成績斐然,而且研究結果經常不謀而合,相互呼應。兩人發現嗅覺受體都是「G蛋白偶聯受體」(GPCR),而且每一種嗅覺受體的細胞都只會表現一種基因,這一點對於嗅覺系統的運作相當重要。
兩位學者進一步探究嗅覺系統第一個中繼站「嗅球」的構造,嗅球中有約兩千個「嗅小球」,具有同一類型受體的嗅覺細胞,會將神經訊號傳送到相同的嗅小球,而每一個嗅小球對應一個「僧帽細胞」,從而保持神經訊號的專一性,大腦皮質接收並組合這些訊號之後,每一種氣味都會形成特定的模式,因此人類才能夠分辨各種氣味。
與有榮焉的阿國
2004.10.04 中國時報
2名美國科學家以人類嗅覺研究獲頒諾貝爾醫學獎
【路透社/斯德哥爾摩四日電】
瑞典Karolinska學院週一稱,美國科學家阿克塞爾和巴克因其在人類嗅覺方面的研究成就,獲得2004年諾貝爾醫學獎。
該學院讚揚稱,他們兩人發現「氣味接受器」的一大基因家族,有助了解人類如何「能夠有意識地體驗春天時的紫丁香花香,並在其他時候記得這種嗅覺記憶」。
58歲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阿克塞爾和57歲的西雅圖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學者巴克,將共享1000萬瑞典克郎(138萬美元)獎金。
2004.10.05 中國時報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艾克索與芭珂 分享殊榮
閻紀宇/綜合四日外電報導
二○○四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由兩位美國科學家理查.艾克索與琳達.芭珂女士共享殊榮,以表彰他們對於人類的嗅覺受體(olfactory receptor)與嗅覺系統運作的精湛研究。
兩位得主在知悉獲獎後接受媒體訪問,都表示相當意外,但備感殊榮。他們將於十二月十日諾貝爾忌辰當天,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獎,平分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合新台幣四千六百六十四萬元)獎金。
艾克索現年五十八歲,學術地位崇高,早在一九八三年即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一九八四年迄今任職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霍華.休斯醫學中心」研究員,一九九九年榮膺哥倫比亞大學的「大學教授」。
芭珂是這項諾貝爾獎歷來第七位女性得主,她現年五十七歲,一九八四年進入霍華.休斯醫學中心,跟隨艾克索進行嗅覺研究,後來轉往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擔任教授,去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目前是西雅圖「佛瑞德.赫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員。
嗅覺是人類諸多感官知覺中最奧妙難解的一種,藉由吸入物質揮發的氣味分子,人類可以辨別並記憶多達一萬種氣味。嗅覺運作的中樞在鼻腔上方的「嗅黏膜」,此處的嗅覺細胞在纖毛上暗藏著「嗅覺受體」,能夠感應氣味分子的刺激並轉化為電流訊號,透過神經傳遞到大腦底部的「嗅球」,供大腦皮質的嗅覺區判斷。
艾克索與芭珂從基因研究著手,逐漸揭開人類嗅覺系統的運作方式,兩人首先在一九九一年共同發表一篇重要論文,指出決定人類嗅覺受體功能的基因約有一千種,占人體全部基因三%,數目相當可觀。這篇論文為日後醫學界對嗅覺的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後來艾克索與芭珂分道揚鑣,各自繼續探索嗅覺領域,不僅成績斐然,而且研究結果經常不謀而合,相互呼應。兩人發現嗅覺受體都是「G蛋白偶聯受體」(GPCR),而且每一種嗅覺受體的細胞都只會表現一種基因,這一點對於嗅覺系統的運作相當重要。
兩位學者進一步探究嗅覺系統第一個中繼站「嗅球」的構造,嗅球中有約兩千個「嗅小球」,具有同一類型受體的嗅覺細胞,會將神經訊號傳送到相同的嗅小球,而每一個嗅小球對應一個「僧帽細胞」,從而保持神經訊號的專一性,大腦皮質接收並組合這些訊號之後,每一種氣味都會形成特定的模式,因此人類才能夠分辨各種氣味。
上一篇:吃母奶長大小孩 血壓較低
下一篇:控制塵螨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