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3 19:00:00DJ

你只欠我一個道歉 / THE INSULT

       


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幽默諷刺中有著某種程度非說教式的嚴謹,不自主地憐憫、憤怒之情交替而生。兩位男主角演技真的超讚的!!

 

只是ㄧ件簡單修水管事件,卻因為施與受雙方的處理、溝通方式不同,而越演越烈。導演將一個簡單的故事,先是一層一層堆疊覆滿後,再慢慢地一層層掀開,抽絲剝繭地交代每一個環節,.議題一個接一個產出種族、宗教糾紛、跨文化溝通、人性本質、媒體的誇大言詞與煽風點火的功力、律師收集資料的本領。

 

影片敘述 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政府要將陳舊的建設做更新,其中一項就是要換新水管。東尼與妻子,基督教,住在2樓的房子,因為水管會漏水影響到樓下及過路行人,正在該街道施工的工程師兼工頭-葉瑟剛好不小心被那水管噴出的水給噴到,就跟夥伴前往拜訪,很有禮貌的告之解釋要修換水管一事。正巧,開修車廠的東尼,當天心情不好,再加上跟老婆有點口角,所以不等工程師他們把話說完,就氣沖沖地趕走他們。由於是政府的規定,加上那水管漏水實在太嚴重了,於是葉瑟就直接叫人去修換,東尼發現他們在施工後就開始劈里啪啦把對方念一頓並禁止他們施工,看到蠻橫不講理的東尼,葉瑟氣到不行,不經意罵出王八蛋一詞惹惱了葉瑟,葉瑟就強烈要求東尼當面道歉。

 

由於葉瑟是巴勒斯坦人,伊斯蘭教,即便能力、技術再好也不能在當地合法工作,主管想息事寧人,就說服葉瑟去道歉。到了東尼開的修車廠後,葉瑟實在開不了口,東尼於是說了「真該讓夏隆將你們屠殺殆盡」,讓葉瑟忍無可忍揍了東尼。 
( 為什麼夏隆?誰是夏隆? à 在下方「PS」有說明分享)

 

此事不小心被記者得知,當然就以醒目字眼被登上報了! 原只是修一段小小住家用水管,原來只是要一個道歉,結果就發展出上法庭、上電視、為東尼辯護的律師來頭不小又是免費為其辯護,造成不少話題,加上媒體自行衍生硬要造成雙方對立、不讓其和解的言論,讓原本小事一樁卻演變成種族、信仰、難民職業….等問題並讓東尼及葉瑟的過往痛苦的回憶攤在陽光下任人評論。

 

為了不想造成社會不安及種族對立,總統約談東尼及葉瑟, 希望他們能夠和解,殊不知頑固的東尼仍不願和解,並認為自己是對的ㄧ方、是受害者。反觀葉瑟,從頭到尾忍,一句話也沒說…….兩人跟總統會談後走到停車場開車,葉瑟的車子發不動,原本不想理他的東尼從後照鏡看到後,不忍心地開回去幫葉瑟,讓他的車子可以發動….這一幕,導演安排得很巧妙  (畢竟真的就只是想要一個真誠的道歉罷了 ),說穿了,,其實人心本就是善,但,人也是很莫名的動物,常常因做一些無謂的堅持而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本片真的很值得一看,完全不冷場,且法庭上雙方律師的辯證、大法官的判決場面安排,讓人看得超過癮的。重點之一,導演將律師、法官的形象導向正格,而非唯利是圖「恐龍」,那當下可讓人對律師、法官的不好印象一掃而空。呵 ~

 

導演雖以黎巴嫩為背景,間接描述黎巴嫩境內多種族問題,也讓人連想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關係。其實中東問題原本沒有這樣地「錯綜複雜」,因為歐美法英挑起的戰爭、為自己利益處處對中東國家內政/外交插手、背地進行國家、種族、信仰的挑撥、經濟/武器的掌控,導致中東各國離和平越來愈遠....唉,何時才能停止貪婪呢何時才能平息種族、信仰等等的差異呢?

 

 

    PS

夏隆(1928~2014)是以色列第11任總理(2001~2006),出生在台拉維夫,父母親是在1922年從蘇俄移民到以色列,是很狂熱猶太復國主義者。20歲就加入以色列陸軍,開起職業軍人生涯,也帶領、經歷過許多重要戰役(1967六日戰爭、1982黎巴嫩戰爭…..等等),也數次對巴勒斯坦發動戰爭,帶得巴勒斯坦無限痛苦。

 

夏隆退役後,轉戰政局並加入主要政黨之一的以色列聯合黨(即利庫德-全國自由運動)。以色列聯合黨對巴勒斯坦是採不談判、強烈反對巴勒斯坦建國、擴張主義、維持以暴力控制包含耶路撒冷在內的以色列土地。不過妙的是,在他擔任總理時,對巴勒斯坦問題逐漸軟化,除了撤離在加薩走廊的駐軍之外,也同意要讓巴勒斯坦建國(但是有附帶條件的),以實現以巴和平共存。當然他的這個做法與想法,與以色列聯合黨的政策違背的,於是他就退黨。不久後他就中風住院,一病不起。

 

原本戰爭後,聯合國判決將巴勒斯坦55%領土給以色列,但以色列又私下自行佔領,1949年已達78%,好的土壤、綠洲都被以色列占領了。而1967年六日戰爭的結果,以色列占領巴勒斯坦大部份的土地,雖有簽訂合約,但直到今日,不僅無視聯合國的警告及所簽訂約訂,仍是動作頻頻,對巴勒斯坦的強烈站領與控管。這種持續狀況下,巴勒斯坦人民能保有的土地越來越少,人民當然會起來抗議鬧事阿 ! 巴勒斯坦領土下,2/3都埋有古蹟,但也因為戰爭、經費而無法出土,甚至連出土的也無法做維護

 

DJ我原本對猶太人有一份憐憫,但在自己走訪約旦及以色列後,兩國明明就是在同一大地塊的鄰居,但兩國的領地、生活、環境的極大差異、以色列強佔了許多沃土地區,在很多地區內強勢地監督著約旦人,時時因為過度施壓而爆發種族,宗教衝突........加上,許多以色列學生、或猶太學生,在參觀博物館、教堂、哭牆等人群多的地方時,就會時不時拿出以色列旗來個大合照,那種「世界無他,唯獨以色列」的驕傲態度時,真讓我開始討厭起以色列,討厭她的違約、強勢與蠻橫。但,或許也有許多以色列也並不贊同自己國家如此侵略他國及違反國際條約。

 

如果以色列能夠以自己曾差點被滅族的經驗而有更寬闊的心-己所不欲 物施於人,站在約旦人民的立場、信仰設想,雙方重新建構出新的和平共處關係的話,不是很好嗎? 只會佔領耶路撒冷,而不顧他人死活時,那也非 神所喜悅的! 當貪念凌駕於信仰之上,那就不是真正的信仰  ! 假宗教信仰、神之名行戰爭、佔領之實,怎麼會是 神的教導呢!

 

這世界上充斥許多表裡不一,常常嘴上喊狼來了的人,本身就是狼。

自以為是受害者,其實是加害者。

 

(摘自相關影介網頁) 

卡梅爾巴沙忍氣吞聲《你只欠我一個道歉》勇奪威尼斯影帝

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你只欠我一個道歉》(The Insult),精彩法庭攻防戲讓人難忘,但男主角卡梅爾巴沙(Kamel El Basha)在演出前卻被叮囑「三緘其口」,拍攝過程即便遭到百般羞辱,也必須堅守「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原則,完全不能動氣。果然該片開拍後,巴沙幾乎從頭到尾都得遭演出對手戲的演員艾德卡拉姆(Adel Karam)言語霸凌,但他「忍氣吞聲」的精彩演技,不僅贏得觀眾愛憐,媒體更是激賞,也讓他一舉奪下本屆威尼斯影展影帝大獎。《你只欠我一個道歉》雖是卡梅爾巴沙首部主演的電影,他卻將自己豐沛的人生閱歷全數注入其中。
 

才剛風光奪得威尼斯影帝大獎的新片《你只欠我一個道歉》(The Insult),日前挾好評榮膺今年「巴勒斯坦影展」(Filmlab: Palestine)閉幕片。不料當地異議份子包圍影廳發動攻擊,表達對該片導演薩德杜埃希(Ziad Doueiri)曾赴以色列拍片的不滿,並逼迫影展取消閉幕片的放映,繼上次薩德杜埃希返國遭政府逮捕事件,再次震驚世界影壇。《你只欠我一個道歉》雖因題材敏感引發不少爭議,卻也因高潮迭起的劇情接連在國際影展獲獎,不僅獲派奧斯卡外語片代表,電影上月在黎巴嫩上映,更搶下連續三周的票房冠軍,創下驚人紀錄。 

巧合的是,《你只欠我一個道歉》題材正好暗示社會常受對立衝突所擾,劇情描述2個男人因為面子不肯退讓,使一場小衝突、意外演變成法庭攻防大戰,甚至一路鬧進總統府,引發全國風暴。讓人遺憾的是,導演薩德杜埃希片中冀求的社會和平,卻在現實中化為烏有。

導演薩德杜埃希擅用鏡頭捕捉社會問題,迄今每部作品都引發全球關注。他這次獲選威尼斯競賽片的新作《你只欠我一個道歉》,劇情高潮迭起,上月威尼斯首映獲得觀眾長達10分鐘的鼓掌致意,該片演員卡梅爾巴沙更奪下最佳男主角大獎。但當他自威尼斯影展獲獎風光返國時,卻因前部作品《攻擊》(The Attack)曾在以色列拍攝,而遭黎巴嫩政府拘禁,最後幸在國際媒體聲援下獲釋。

新科威尼斯影帝卡梅爾巴沙(Kamel El Basha)公開護航,力挺《你只欠我一個道歉》重映然而風波並未就此停止,《你只欠我一個道歉》獲選今年「巴勒斯坦影展」(Filmlab: Palestine)閉幕片,卻在放映日(10/24)前晚,一群表達強烈不滿的巴勒斯坦異議份子,集結群眾干擾影展放映該片,政府最後以維安理由要求影展停映,再次讓國際媒體譁然。該片男主角、也是新科威尼斯影帝卡梅爾巴沙,於是在社群媒體公開護航,不僅力挺該片重映,並回擊滋事份子此舉無異「打壓導演的言論自由」。 

《你只欠我一個道歉》雖在「巴勒斯坦影展」再爆爭議,國內黎巴嫩的票房卻頻創高峰,連續蟬聯三週票房總冠軍。該片國際好評爆棚,不僅接連獲選多倫多影展、芝加哥影展、維也納影展等競賽影片,昨天(10/30)更在西班牙歷史悠久的「瓦拉多利德影展」(Seminci)上,一舉奪下最佳影片、最具影響力電影,以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等三項大獎。該片已獲派代表黎巴嫩,與各國強片角逐2018奧斯卡最佳外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