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8 10:54:31丁介陶/George/說故事的人
【閱讀筆記:與後現代大師一同上教會】邁向屬於基督教的後現代
【與後現代大師一同上教會】
坦白說,閱讀基道出版社所出的《與後現代大師一同上教會》一書是備嘗艱辛。全書充滿哲學論述與辨證,一個人若不是對哲學有濃厚的興致,很難不闔上書魂遊象外一番。對我個人而言,我本身的心理輔導師法後現代思潮,因此也就稍能進入作者史密斯(James K. A. Smith)的脈絡中。此書與校園出版社所出的《解毒後現代》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認為後現代哲學可對基督教有所助益,反觀後者則認為對基督教產生傷害。
在我所接觸的福音派教會,咸認後現代思潮或哲學對於基督信仰產生莫大的衝擊。因此,人不再拘泥於所謂的絕對真理,當環境變遷,真理也隨之改變。這讓強調絕對真理的教會與牧師,最為不能接受的一個想法。畢竟,絕對真理是禁得起時間與環境的考驗。
儘管福音派教會力阻後現代思潮,但不可諱言地是,只要行走在街上,後現代所帶來的影響力、文學作品、論述、電影、藝術均一一映入眼簾。即使一個人不知道眼所見為後現代的具體產物,但後現代的哲學思維卻已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要想抗拒就如同想要一年不用中國製貨品來得困難重重。
【港式譯筆】
那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基督教看待後現代的思潮是要視之如寇讎,還是要待之為親朋?我個人的看法,教會要邁向屬於基督教的後現代,這也正是《與後現代大師一同上教會》一書的基本精神。
但閱讀本書的第二個困難則是它的港式譯筆,作者史密斯在各章的開頭皆以一部電影做為論述的原點,但譯者陳永財翻譯的電影名稱與台灣的大為不同。像是第一章援引的電影《22世紀殺人網路》(The Matrix),台譯為《駭客任務》;第二章的《凶心人》(Memento),台譯為《記憶拼圖》;第三章的《逃獄三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台譯為《霹靂高手》;第四章《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台譯為《飛越杜鵑窩》;第五章《馭鯨少女》(Whale Rider),台譯為《鯨騎士》。
解決了港式譯筆後,接下來的難題正是書中所觸及的議題。史密斯透過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利奧塔(Jean-Francois Lyotard,也可譯為李歐塔)、福柯(Michel Foucault,台譯為傅柯)這三人的理論與思想,演繹出屬於基督教的後現代思維。他們三個人的哲學思想分別是:德希達主張「文本以外無一物」,利奧塔則是「對宏大敘事存疑」,福柯認為「權力就是知識」。
【文本以外無一物】
德希達的「文本以外無一物」,其實可被視為「解構」,透過語言來理解我們所接觸的世界。這也進一步帶我們進入,我們看待這世界是基於個人的「詮釋」,而基督教自有其對世界的詮釋方式。
以通俗的角度來看「詮釋」,不妨從台灣長老會及台灣福音派教會來看待現行的政治理念。台灣長老會素來在政治上偏向綠色光譜,每到大選就不缺重量級牧師或長老站出來,捍衛傾綠的候選人。而台灣福音派教會,一般咸認較為傾藍,但對政治的表態不像長老會來得明顯,而且比較著重福音廣傳的大使命,因此在面對以色列人回歸故土的詮釋,與台灣長老會有著截然不同的解讀。
如果更進一步來看,不同牧師或基督徒對同一段經文的詮釋,也有所不同。在校園出版社所出的《男女為何大不同》一書,作者利奧雯(Mary Stewart Van Leeuwen)論到男人為頭時,並不認為基督教傳統的詮釋就是正確無誤。她認為神的本質既有「男性」和「女性」的本質,因此男人並不必然在權威的本質上優先於女人。這一點在約翰‧艾傑奇(John Eldredge)相關的作品也可一覽無疑,可參見《我心狂野》(校園出版社)一書,頁60。
在男人為首或兩性平等的議題上,利奧雯力主兩性平等而非男人為首,這基於釋經問題而非聖經無誤論。因為男人與女人同為神僕,彼此平等並彼此順服,所以男人為首可能,這裡說可能並不代表定論,可能只是世界墮落之後,男人較女人易於取得支配性的地位,而非神原始的心意。因此對應使徒的生活環境,才會提出男人為首的想法。因此在著名的以弗所書中,保羅於3章22-33節論及丈夫與妻子的角色,而在這之前的21節也應該一同納入考慮與釋經:「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這一節經文正說明,不管弟兄或姊妹,丈夫或妻子,都在神國之下,都當彼此順服,不拘是誰為頭或誰為首。
因此當牧師在台上大聲疾呼男人為首之時,恐怕也得重新思考女人也可以為首,因為「女性」本質也是神本質之一。進一步的內容請參閱《男女為何大不同》(校園出版社),頁246-269。以這樣的角度來看,教會基本上可以掌握自己的詮釋權,對外發聲,將基督的榜樣活化給世人觀看。
【對宏大敘事存疑】
利奧塔的「對宏大敘事存疑」,可以意指為對理性、科學的懷疑,也可以是對聖經所提供從創造到毀滅的大故事有所質疑。然而,史密斯卻認為利奧塔對於宏大敘事的定義,並非直指敘事的規模,而是其宣稱的性質。當現代訴諸於普遍準則,而理性與科學就在其中成了宏大敘事,對宏大敘事的存疑於焉產生。
相較於理性與科學,史密斯認為:「基督教信仰並非以訴諸普遍、自明的理性,而是訴諸信心來支持自己的宣稱。」(頁61)他更進一步化後現代的批評為基督教所用:「因此,我們可以視後現代的批評為重估神話,定向信仰,為宗教論述提供新的空間----在已經顯示每個人都『有宗教』的氣候下,更特別是一種基本上是基督教的哲學。」(頁65)
換句話說,邁向信心的道路是藉由懷疑所堆砌而成的。以基督教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為例,他在《尋神啟事》(校園)一書中分享:「我也曾有類似的經歷,但是神所賜下出乎意外的信心,讓我驚歎不已。檢視自己失去信心的時候,從中看到不信的各種心態。有時,我因為缺乏證據遠離信信仰;有時,我在傷心失望之餘開溜;有時,我刻意悖逆,掉頭而去。然而,總有些什麼,不住的把我拉回神那裡。是什麼呢?我自問。」(頁44)
我的回答會是:故事又將基督徒拉回信仰中,以信心支取行走人生旅途的力量。一個擅說故事的教會,就會促使基督徒不再單以理性或科學做為信仰唯一的支撐。正如史密斯所言:「最後,後現代教會明白,它的主要責任是為世界活出那個故事。」(頁71)
反之,不擅說故事的教會,就難以激發出信徒的熱誠,更遑論有信心的產生。我個人的經驗是,當主日去教會時,如果牧師像行禮如儀般地讀經,然後釋經,雖然間或有慷慨激昂地陳述:「弟兄姐妹們,你們要悔改,就必得見神。」通常,我聽到這裏會頗感失望,因為牧師是在敘述某個事實,而非從故事中釋放出該有的信心號召。讓人會不禁想問,牧師真的有活出基督信仰的故事嗎?當教會或牧師所說的故事,沒有身體力行出來,信徒們想從中看到基督的榜樣,就像是看到缺了翅膀的老鷹,振翅卻無能疾飛,只能垂頭喪氣地踽踽獨行。
【權力就是知識】
福柯的「權力就是知識」透過史密斯引用電影《飛越瘋人院》多所辯證,當人掌握權力時,似乎所說的每句話都成了金玉良言,難以撼動,這情形在醫院體系中猶為明顯。以電影《心靈點滴》(Patch Adams)、《心靈病房》(Wit)來觀之,都會不可避免地發現,醫生因為扮演專家角色,所以他所說的診斷、醫藥指示,莫不帶著極大的權力,而這就權力散發出醫生的專業知識光環,病人難以說不。
當帶著專家角色的醫生,其實與病人的互動極為冷冰冰,以《心靈點滴》裏的亞當斯醫生而言,他就想要擺脫醫生制式的光環,透過扮演小丑,帶給病人歡樂與微笑,但他此舉引發其督導醫師的不快。《心靈病房》的文學教授兼病人貝寧則在自己罹患卵巢癌,嘗試使用新藥治療的過程中,見證醫師對病人冷漠的互動。儘管醫生有其專業,但欠缺對病人真誠的關懷。日版及台版的《白色巨塔》也對醫病關係的不對等,多所著墨,畢竟在醫生圈裏,流行的是菁英份子,掌握的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專業知識,自然也就掌握病人的生殺大權。
但權力是否就為壞事?也不盡然。史密斯認為若權力轉為規訓,就如同模塑門徒般,具有其良善的目的,而非以權力壓制他人或使人為之屈服,那權力的本質並非完全邪惡。
因此,對變調權力的批判,在於復興被壓制的知識,這也正是現今台灣吵得沸沸揚揚的「轉型正義」。當過往的228血淚、林家血案、陳文成命案、尹清楓軍售案等,在歷史的記憶中,仍有許多人感同身受,掌握權力機器的國家,應力求真相的揭露、檔案的揭密,但可惜地是,第一次政黨輪替後的轉型正義,並未真正復興被壓制的知識。反倒是當初的黨外人士在取得執政權後,以粗暴的方式進行正名的「轉型正義」,激起了更多的民怨,其結果也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二次的政黨輪替。這更加說明,掌握權力者,自以為掌握知識的論述,但其結果就是驕傲必敗。
對教會而言,更是得多加警惕。當教會自以為權力在握時,一堆不合神心意的做法也會紛紛出籠,像是贖罪券的販賣、獵殺女巫、批判地球非是圓的、性只存於生殖功能等,都紛紛告訴我們這並非是模塑門徒的方法,而是扼殺了信徒親近神的機會。
【後現代心理諮商】
最後,我要以電影《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來看後現代的精隨。我自己在讀研究所期間,因緣際會下接觸到後現代心理諮商,更讓我投身其中,並不認為後現代理念與基督教信仰有所不相容之處。
《靈異第六感》裏的布魯斯‧威利斯(Bruce Willis)飾演一位兒童心理學家麥肯‧克羅威(Malcolm Crowe),在治療問題兒童上有傑出成就,但在獲獎回家的夜晚遭槍擊倒臥血泊中。之後,他再次接案,是名年約八歲的柯爾,據這位男孩說,他可以看得到鬼。麥肯對其說詞難以置信,甚至為柯爾貼上診斷標籤,像是自閉、不合群、焦慮。
但隨著故事的發展,漸漸地,麥肯發現事實真相是,他自己早已死亡,只因他眷戀塵世的妻子而徘徊人間,除了要解決自己的問題外,柯爾的問題是麥肯獲得救贖的機會,因為麥肯過去的一位當事人宣稱他沒有被麥肯治療好。當麥肯放下個人偏見,相信柯爾所說的一切事情原委,他也能接受自己死去的真相,也能真正了解妻子安娜為何有人追求、為何獨坐電視機前、為何一個人用餐。
所謂的後現代心理諮商,其意涵是透過語言與故事為介面,做為瞭解人的工具,而非宰制他人的方法。具體可行的做法是,當人帶著憂鬱的情緒前來求助時,診斷系統被放下,不會將憂鬱症貼在他人身上,而是改為低落的情緒在你內心佔據了一個角落。
印像最深的例子是家庭治療師琳‧霍夫曼(Lynn Hoffman)自己的親身體驗,她描述自己有一次諮商一對母女,由於這個家庭的奶奶剛過世,母親希望女兒多一點時間陪伴她,但因為女兒自己獨立過活已很多年,並不想多花一些時間陪伴母親,因此兩人就有了很大的口角。經過幾次的晤談,琳覺得似乎沒有任何進展,於是就坦承表白自己可能對於促成母女的復合太過急切,因為她自己有一個孩子也在關係上與她處不好。所以她認為,或許復合不見得是個好主意。同時也可能她不是適合她們的治療師。這位母親相當生氣,向琳說:「我們為何付妳諮商費?」之後,這位母親也對女兒說了一段感性的話:「我要妳知道,在奶奶死後,我並沒有要妳為我的憂鬱症負責!」這樣正向的反應,是她們三年來的第一次。
從這個例子來看,琳充分表現出後現代的立場,不認為自己掌握所有知識,並且有勇氣向當事人承認自己的無能,但所帶出來的效果卻是相當驚人。這也正是麥肯最後面對柯爾時,他終於不再堅持自己的專家意見,反而幫助了柯爾度過危機,也幫助了自己。
【邁向屬於基督教的後現代】
邁向屬於基督教的後現代,實際上是一種對過去傳統的恢復,可源自馬丁路德的改教信念,那就是人人皆祭司。牧師並非詮釋聖經的獨一權威,每個信徒都有其讀經的亮光與分享,因此牧師與信徒們的交流乃在於彼此扶持,一起邁向天路靈旅。而牧師的職份可被視為一種暫時託付,藉由活化出基督的形象,重新演繹聖經中的故事,模塑信徒,激發個人信心。
史密斯在書中的最後一段話正為此做出美好註腳:「本原地正統的教會不是傳統主義,即使它是傳統的;它不是一個重複的陳腐系統,而是富創意地重複將我們形成為神的百姓的核心特點;它不是懷舊地退回『我們以前的行事方式』,而是動態地重拾古老的實踐,作為不同地被模塑的物質手段,作為抗衡現代的市場和帝國的實踐的代理。」(頁140)
坦白說,閱讀基道出版社所出的《與後現代大師一同上教會》一書是備嘗艱辛。全書充滿哲學論述與辨證,一個人若不是對哲學有濃厚的興致,很難不闔上書魂遊象外一番。對我個人而言,我本身的心理輔導師法後現代思潮,因此也就稍能進入作者史密斯(James K. A. Smith)的脈絡中。此書與校園出版社所出的《解毒後現代》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認為後現代哲學可對基督教有所助益,反觀後者則認為對基督教產生傷害。
在我所接觸的福音派教會,咸認後現代思潮或哲學對於基督信仰產生莫大的衝擊。因此,人不再拘泥於所謂的絕對真理,當環境變遷,真理也隨之改變。這讓強調絕對真理的教會與牧師,最為不能接受的一個想法。畢竟,絕對真理是禁得起時間與環境的考驗。
儘管福音派教會力阻後現代思潮,但不可諱言地是,只要行走在街上,後現代所帶來的影響力、文學作品、論述、電影、藝術均一一映入眼簾。即使一個人不知道眼所見為後現代的具體產物,但後現代的哲學思維卻已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要想抗拒就如同想要一年不用中國製貨品來得困難重重。
【港式譯筆】
那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基督教看待後現代的思潮是要視之如寇讎,還是要待之為親朋?我個人的看法,教會要邁向屬於基督教的後現代,這也正是《與後現代大師一同上教會》一書的基本精神。
但閱讀本書的第二個困難則是它的港式譯筆,作者史密斯在各章的開頭皆以一部電影做為論述的原點,但譯者陳永財翻譯的電影名稱與台灣的大為不同。像是第一章援引的電影《22世紀殺人網路》(The Matrix),台譯為《駭客任務》;第二章的《凶心人》(Memento),台譯為《記憶拼圖》;第三章的《逃獄三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台譯為《霹靂高手》;第四章《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台譯為《飛越杜鵑窩》;第五章《馭鯨少女》(Whale Rider),台譯為《鯨騎士》。
解決了港式譯筆後,接下來的難題正是書中所觸及的議題。史密斯透過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利奧塔(Jean-Francois Lyotard,也可譯為李歐塔)、福柯(Michel Foucault,台譯為傅柯)這三人的理論與思想,演繹出屬於基督教的後現代思維。他們三個人的哲學思想分別是:德希達主張「文本以外無一物」,利奧塔則是「對宏大敘事存疑」,福柯認為「權力就是知識」。
【文本以外無一物】
德希達的「文本以外無一物」,其實可被視為「解構」,透過語言來理解我們所接觸的世界。這也進一步帶我們進入,我們看待這世界是基於個人的「詮釋」,而基督教自有其對世界的詮釋方式。
以通俗的角度來看「詮釋」,不妨從台灣長老會及台灣福音派教會來看待現行的政治理念。台灣長老會素來在政治上偏向綠色光譜,每到大選就不缺重量級牧師或長老站出來,捍衛傾綠的候選人。而台灣福音派教會,一般咸認較為傾藍,但對政治的表態不像長老會來得明顯,而且比較著重福音廣傳的大使命,因此在面對以色列人回歸故土的詮釋,與台灣長老會有著截然不同的解讀。
如果更進一步來看,不同牧師或基督徒對同一段經文的詮釋,也有所不同。在校園出版社所出的《男女為何大不同》一書,作者利奧雯(Mary Stewart Van Leeuwen)論到男人為頭時,並不認為基督教傳統的詮釋就是正確無誤。她認為神的本質既有「男性」和「女性」的本質,因此男人並不必然在權威的本質上優先於女人。這一點在約翰‧艾傑奇(John Eldredge)相關的作品也可一覽無疑,可參見《我心狂野》(校園出版社)一書,頁60。
在男人為首或兩性平等的議題上,利奧雯力主兩性平等而非男人為首,這基於釋經問題而非聖經無誤論。因為男人與女人同為神僕,彼此平等並彼此順服,所以男人為首可能,這裡說可能並不代表定論,可能只是世界墮落之後,男人較女人易於取得支配性的地位,而非神原始的心意。因此對應使徒的生活環境,才會提出男人為首的想法。因此在著名的以弗所書中,保羅於3章22-33節論及丈夫與妻子的角色,而在這之前的21節也應該一同納入考慮與釋經:「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這一節經文正說明,不管弟兄或姊妹,丈夫或妻子,都在神國之下,都當彼此順服,不拘是誰為頭或誰為首。
因此當牧師在台上大聲疾呼男人為首之時,恐怕也得重新思考女人也可以為首,因為「女性」本質也是神本質之一。進一步的內容請參閱《男女為何大不同》(校園出版社),頁246-269。以這樣的角度來看,教會基本上可以掌握自己的詮釋權,對外發聲,將基督的榜樣活化給世人觀看。
【對宏大敘事存疑】
利奧塔的「對宏大敘事存疑」,可以意指為對理性、科學的懷疑,也可以是對聖經所提供從創造到毀滅的大故事有所質疑。然而,史密斯卻認為利奧塔對於宏大敘事的定義,並非直指敘事的規模,而是其宣稱的性質。當現代訴諸於普遍準則,而理性與科學就在其中成了宏大敘事,對宏大敘事的存疑於焉產生。
相較於理性與科學,史密斯認為:「基督教信仰並非以訴諸普遍、自明的理性,而是訴諸信心來支持自己的宣稱。」(頁61)他更進一步化後現代的批評為基督教所用:「因此,我們可以視後現代的批評為重估神話,定向信仰,為宗教論述提供新的空間----在已經顯示每個人都『有宗教』的氣候下,更特別是一種基本上是基督教的哲學。」(頁65)
換句話說,邁向信心的道路是藉由懷疑所堆砌而成的。以基督教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為例,他在《尋神啟事》(校園)一書中分享:「我也曾有類似的經歷,但是神所賜下出乎意外的信心,讓我驚歎不已。檢視自己失去信心的時候,從中看到不信的各種心態。有時,我因為缺乏證據遠離信信仰;有時,我在傷心失望之餘開溜;有時,我刻意悖逆,掉頭而去。然而,總有些什麼,不住的把我拉回神那裡。是什麼呢?我自問。」(頁44)
我的回答會是:故事又將基督徒拉回信仰中,以信心支取行走人生旅途的力量。一個擅說故事的教會,就會促使基督徒不再單以理性或科學做為信仰唯一的支撐。正如史密斯所言:「最後,後現代教會明白,它的主要責任是為世界活出那個故事。」(頁71)
反之,不擅說故事的教會,就難以激發出信徒的熱誠,更遑論有信心的產生。我個人的經驗是,當主日去教會時,如果牧師像行禮如儀般地讀經,然後釋經,雖然間或有慷慨激昂地陳述:「弟兄姐妹們,你們要悔改,就必得見神。」通常,我聽到這裏會頗感失望,因為牧師是在敘述某個事實,而非從故事中釋放出該有的信心號召。讓人會不禁想問,牧師真的有活出基督信仰的故事嗎?當教會或牧師所說的故事,沒有身體力行出來,信徒們想從中看到基督的榜樣,就像是看到缺了翅膀的老鷹,振翅卻無能疾飛,只能垂頭喪氣地踽踽獨行。
【權力就是知識】
福柯的「權力就是知識」透過史密斯引用電影《飛越瘋人院》多所辯證,當人掌握權力時,似乎所說的每句話都成了金玉良言,難以撼動,這情形在醫院體系中猶為明顯。以電影《心靈點滴》(Patch Adams)、《心靈病房》(Wit)來觀之,都會不可避免地發現,醫生因為扮演專家角色,所以他所說的診斷、醫藥指示,莫不帶著極大的權力,而這就權力散發出醫生的專業知識光環,病人難以說不。
當帶著專家角色的醫生,其實與病人的互動極為冷冰冰,以《心靈點滴》裏的亞當斯醫生而言,他就想要擺脫醫生制式的光環,透過扮演小丑,帶給病人歡樂與微笑,但他此舉引發其督導醫師的不快。《心靈病房》的文學教授兼病人貝寧則在自己罹患卵巢癌,嘗試使用新藥治療的過程中,見證醫師對病人冷漠的互動。儘管醫生有其專業,但欠缺對病人真誠的關懷。日版及台版的《白色巨塔》也對醫病關係的不對等,多所著墨,畢竟在醫生圈裏,流行的是菁英份子,掌握的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專業知識,自然也就掌握病人的生殺大權。
但權力是否就為壞事?也不盡然。史密斯認為若權力轉為規訓,就如同模塑門徒般,具有其良善的目的,而非以權力壓制他人或使人為之屈服,那權力的本質並非完全邪惡。
因此,對變調權力的批判,在於復興被壓制的知識,這也正是現今台灣吵得沸沸揚揚的「轉型正義」。當過往的228血淚、林家血案、陳文成命案、尹清楓軍售案等,在歷史的記憶中,仍有許多人感同身受,掌握權力機器的國家,應力求真相的揭露、檔案的揭密,但可惜地是,第一次政黨輪替後的轉型正義,並未真正復興被壓制的知識。反倒是當初的黨外人士在取得執政權後,以粗暴的方式進行正名的「轉型正義」,激起了更多的民怨,其結果也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二次的政黨輪替。這更加說明,掌握權力者,自以為掌握知識的論述,但其結果就是驕傲必敗。
對教會而言,更是得多加警惕。當教會自以為權力在握時,一堆不合神心意的做法也會紛紛出籠,像是贖罪券的販賣、獵殺女巫、批判地球非是圓的、性只存於生殖功能等,都紛紛告訴我們這並非是模塑門徒的方法,而是扼殺了信徒親近神的機會。
【後現代心理諮商】
最後,我要以電影《靈異第六感》(The Sixth Sense)來看後現代的精隨。我自己在讀研究所期間,因緣際會下接觸到後現代心理諮商,更讓我投身其中,並不認為後現代理念與基督教信仰有所不相容之處。
《靈異第六感》裏的布魯斯‧威利斯(Bruce Willis)飾演一位兒童心理學家麥肯‧克羅威(Malcolm Crowe),在治療問題兒童上有傑出成就,但在獲獎回家的夜晚遭槍擊倒臥血泊中。之後,他再次接案,是名年約八歲的柯爾,據這位男孩說,他可以看得到鬼。麥肯對其說詞難以置信,甚至為柯爾貼上診斷標籤,像是自閉、不合群、焦慮。
但隨著故事的發展,漸漸地,麥肯發現事實真相是,他自己早已死亡,只因他眷戀塵世的妻子而徘徊人間,除了要解決自己的問題外,柯爾的問題是麥肯獲得救贖的機會,因為麥肯過去的一位當事人宣稱他沒有被麥肯治療好。當麥肯放下個人偏見,相信柯爾所說的一切事情原委,他也能接受自己死去的真相,也能真正了解妻子安娜為何有人追求、為何獨坐電視機前、為何一個人用餐。
所謂的後現代心理諮商,其意涵是透過語言與故事為介面,做為瞭解人的工具,而非宰制他人的方法。具體可行的做法是,當人帶著憂鬱的情緒前來求助時,診斷系統被放下,不會將憂鬱症貼在他人身上,而是改為低落的情緒在你內心佔據了一個角落。
印像最深的例子是家庭治療師琳‧霍夫曼(Lynn Hoffman)自己的親身體驗,她描述自己有一次諮商一對母女,由於這個家庭的奶奶剛過世,母親希望女兒多一點時間陪伴她,但因為女兒自己獨立過活已很多年,並不想多花一些時間陪伴母親,因此兩人就有了很大的口角。經過幾次的晤談,琳覺得似乎沒有任何進展,於是就坦承表白自己可能對於促成母女的復合太過急切,因為她自己有一個孩子也在關係上與她處不好。所以她認為,或許復合不見得是個好主意。同時也可能她不是適合她們的治療師。這位母親相當生氣,向琳說:「我們為何付妳諮商費?」之後,這位母親也對女兒說了一段感性的話:「我要妳知道,在奶奶死後,我並沒有要妳為我的憂鬱症負責!」這樣正向的反應,是她們三年來的第一次。
從這個例子來看,琳充分表現出後現代的立場,不認為自己掌握所有知識,並且有勇氣向當事人承認自己的無能,但所帶出來的效果卻是相當驚人。這也正是麥肯最後面對柯爾時,他終於不再堅持自己的專家意見,反而幫助了柯爾度過危機,也幫助了自己。
【邁向屬於基督教的後現代】
邁向屬於基督教的後現代,實際上是一種對過去傳統的恢復,可源自馬丁路德的改教信念,那就是人人皆祭司。牧師並非詮釋聖經的獨一權威,每個信徒都有其讀經的亮光與分享,因此牧師與信徒們的交流乃在於彼此扶持,一起邁向天路靈旅。而牧師的職份可被視為一種暫時託付,藉由活化出基督的形象,重新演繹聖經中的故事,模塑信徒,激發個人信心。
史密斯在書中的最後一段話正為此做出美好註腳:「本原地正統的教會不是傳統主義,即使它是傳統的;它不是一個重複的陳腐系統,而是富創意地重複將我們形成為神的百姓的核心特點;它不是懷舊地退回『我們以前的行事方式』,而是動態地重拾古老的實踐,作為不同地被模塑的物質手段,作為抗衡現代的市場和帝國的實踐的代理。」(頁140)
非常棒的文章,很享受!看到站長觀點,也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及知道有關後現代的書籍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