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翡翠難尋
酸洗.染色與充膠 天然翡翠難尋 翡翠ㄉ利潤.技術作法.更勝古玉 圖2是清朝皇室御用天然翡翠價格2600~3000千萬元 翡翠屬輝石類,單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矽酸鋁鈉(NaAlSi2O6,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矽酸鋁鈉才被視為翡翠),出產於高溫低壓下生成的變質岩層中。往往伴生在藍閃石、白雲母、硬柱石(二水鈣長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間,比重在3.25—3.35之間。 翡翠器件的價值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評判: 翡翠製品的價格一般不受年代久遠的影響,這一點與軟玉有所不同。但是,清朝雕刻的翡翠,要比新翡翠更具有價值。 自從1998 年緬甸政府開放重型機具開挖翡翠以來,1998-2006這短短7-8年間翡翠開採數量是過去300年間開採總合,一年平均翻空翡翠礦山三遍以上卻開挖不到一顆相當優質老坑玻璃種A貨翡翠.綠色 翡翠致色元素為地表中極為罕見鉻元素,但是通常鉻元素含量越多翡翠中的含水量(透明度)越差,因此翡翠要求有色有種是何等罕有珍貴一件事 分光鏡是辨別染色和天然綠色玉器的關鍵工具 先了解 翡翠.如何酸洗.染色.充膠
質量和價值
合適於B貨處理的翡翠原料是
A.含有次生色,結構較為鬆散,晶粒較為粗大,質地較為低劣的翡翠品種.如有明顯黃褐色`黑灰次生色,並嚴重影響綠色表現的翡翠品種.
B.質地粗劣不透明的翡翠品種,如八三玉等.(多為白色或淺色,中粗粒結構,有一定孔隙度)
不選:質地緻密,含黑癬的翡翠品種一般不適於處理,因黑癬是角閃類礦物,不易被酸堿溶蝕;透明度好,無明顯髒色的翡翠也不用作B貨處理,因這種類型的翡翠不易被強酸或強鹼漂白,且質地好`顏色尚好的翡翠,不處理的價值高於處理後的價值.
酸洗漂白
酸洗漂白是製作B貨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用各種酸(如鹽酸`硝酸`硫酸`磷酸等)浸泡選好的原料,一般要泡3~4周,並加熱以加快漂白的過程,加熱以不超過溶液的沸點為准.酸洗的目的是除去黃褐色和灰黑色.
使用的是濃度75%的硝酸溶液.使用蜂窩煤爐持續加熱,並維持八九十度.3~5天為一個週期.
翡翠原料,雖然除去了氧化物類的雜質,但是孔隙度還不夠大,不利於樹脂膠的充填,為此把酸洗漂白過的原料清洗後再用堿水溶液(燒鹼NaOH溶液)加溫浸泡,堿水對矽酸鹽的腐蝕作用,可起到增大孔隙的效果.(亦有先堿洗後酸洗)
使用99%的燒鹼NaOH溶液(天工牌),勾兌比例為1份堿+10份水.維持100來度.3~5天為一個週期.
更換溶液中間需用熱開水沖洗2次, 酸洗與堿洗不斷交替,一直持續40~60天完成.
染色:
將經過酸洗堿洗後的翡翠,洗淨乾燥,然後上色.可以用浸泡到染料溶液中的方法,也可用毛筆塗色的辦法,並且可以在所需要地方塗色,也可以在手鐲上塗成色帶,也可以塗上多種不同的顏色.也可以在淺綠的翡翠上加色使之更為明顯.
充膠:
充膠是製作B貨翡翠必然的一個環節,因為經過酸洗漂白及堿洗增隙之後,翡翠的裂隙和孔隙增多,緻密度下降,抗機械力的能力下降,透明度變差,必須用樹脂膠進行固結以增加強度和透明度.
用的樹脂膠的種類有聚苯乙烯類樹脂,鄰苯二甲酸類樹脂和苯氧樹脂等.要求樹脂為無色透明,流動性好.固結後有較大的強度.
烘烤的溫度不可過高,過熱會使樹脂膠老化發黃.也不可烘烤不足,否則膠固結不徹底,硬度及脆性不夠,影響以後的切磨.
烘乾後就可與A貨手鐲一樣送去打磨拋光了…
天然翡翠難尋
資料來源:http://www.m-pray.com/viewthread.php?tid=4707&extra=page%3D1
第一要知道翡翠與料石的區別,它最易與翡翠混淆。料石為人工熔煉,架構鬆懈,綠色均勻,雖有特意製造的不均勻但很不自然,料石的破處是亮碴,容易損磨而失去光亮,料石體輕,有的有氣泡。翡翠是天然礦石,架構緊密,綠色大都不均勻,但很自然,有翠性無氣泡,翡翠的破處是石頭碴,硬度很大,體重。
第二要知道如何鑒定熗色翡翠。熗色翡翠放入硝酸或硫酸內,幾小時後綠色退掉。將熗色翡翠放在70~80℃的鐵器上,幾小時後綠色也會退掉。利用這兩個特點可用來區別熗色翡翠和天然翡翠。
第三要知道翡翠與綠色天然礦石的區別︰與翡翠容易混淆的天然礦石之綠色都不如翡翠的綠色鮮豔,特徵都不相同,如碧玉,大部分有黑點,黑點呈三角形。澳洲石,綠色閃藍頭,色不純。綠瑪瑙,綠色閃藍,色勻淨,但透渾。東陵石,綠色閃藍,閃灰,表面閃耀小白星。
此外,分光鏡是辨別染色和天然綠色玉器的關鍵工具。
翡翠人工處理及鑒別方法
一、 人工處理的方法
翡翠的價值在於它的顏色與透明度。所謂“白玉無瑕”、“碧綠如滴”,實在讓人感到賞心悅目。然而天然的翡翠大多是無色,淡色,或者是顏色不夠純正,透明度差,真正顏色鮮豔而透明度高者可以說十分少見,因此非常昂貴。正因如此,長期以來人們千方百計做了各種實驗,挖空心思地試圖用人工處理的方法來改善翡翠的顏色和透明度,從而增加其商業價值。到目前為止,已有多種人工處理的方法,主要是有焗色、染色、漂色、入膠等方法。
二、 焗色
現在許多寶石都可以通過加熱處理的方法來改變寶石原來的顏色,不同寶石在加熱後顏色改變的原因是不同的,因此採用加熱的方式都不同,所需溫度條件也不一樣。
對於翡翠來講,加熱處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得紅色的翡翠。中國人認為紅色寓意吉祥,對紅色翡翠頗為喜愛。但自然界中紅色的翡翠不多,尤其是純紅色的翡翠更少,多數是混有棕色及褐色,因此工匠往往用加熱處理的方法(行話焗色)來獲得較好的紅色。
焗色方法如下:
1、選擇:不是所有翡翠均可加熱變成紅色的,必須是黃色、棕色或褐色的翡翠。
2、洗淨:需將所有的油蹟污點徹底清洗乾淨。
3、放在爐中加熱:可採用一般的火爐,爐上面最好鋪一層砂,以保證加熱時溫度均勻升降,將要處理的翡翠放在砂層之上。一般加熱是在氧化條件下進行,使溫度慢慢升高,以後小心觀察翡翠顏色的轉變;加溫至一定高溫的時候翡翠會慢慢轉變顏色,當看到原來的顏色轉變為豬肝色時,開始將爐溫下降,冷卻後翡翠即會顯出紅色。當然具體的操作也要視不同翡翠種質加以調整。
4、漂淨:為了獲得較鮮豔的紅色,可以進一步將翡翠浸泡在漂白水中數小時,這樣可以使翡翠充分的氧化。
三、 如何區分天然色和人工焗色
人們到玉器店問他們所出售的紅色翡翠是天然的還是經人工焗色的,通常會得到兩種不同的答復。一種會說:“當然是天然的,不然不會這樣紅”。一種又會說:“當然焗過啦,不焗怎麼會這樣紅”。
為什麼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答復呢?實際上天然的紅色翡翠和焗色的紅色翡翠都是因赤鐵礦物染色所致,焗色的原因是一樣的,是其內在的褐鐵礦在加熱條件下失水而轉化為赤鐵礦使翡翠轉為紅色。不同之處是天然翡翠是在自然條件下緩慢完成這一變化,而焗色即通過人為加熱快速完成這一變化。
實際上天然和焗色的紅翡翠是很難區分的,通常我們只能靠肉眼的感覺來區分。一般天然的紅翡翠比較透明,焗色會稍差些,這是因為天然紅翡翠的變色過程是在大自然界中緩慢進行鐵染礦物有機會慢慢排列整齊;而快速的焗色則無法形成此點所致。(若差異過大,天然及人工的價格就有天壤之別了)
四、 染色
翡翠的價值主要看它的顏色而定,大多數翡翠很少有綠色,大大影響它的售價。所以人們一直想盡辦法來改進它的顏色。翡翠和瑪瑙等寶石一樣,均是多晶體的寶石,是由許多極微小細粒晶體組成的,因此人們採用一種化學處理方法,將寶石浸泡在染色劑中,讓有色溶劑慢慢浸入寶石孔隙中而使寶石致色,這就是染色。翡翠最多是被染成綠色和紫色。
染色方法如下:
1、 選擇適當的翡翠,並不是所有的翡翠都可以染色。
2、染色前先洗淨翡翠的油污。
3、將洗淨的翡翠放爐上烘乾也使翡翠稍微熱漲。
4、浸入化學染料溶液中(如氧化鉻鹽溶液),稍微加溫,加快染液浸入翡翠孔隙中。浸泡時間視翡翠種質而定,有的要浸很長時間。
整個過程的原理是讓染色劑慢慢滲入翡翠的顆粒間隙之中及其細微裂隙中,使翡翠呈色。
五、 如何鑒別染色的翡翠
有的人講,用陶氏濾色鏡去照一塊綠色的翡翠,若它轉變成紅色,就可以說明這塊翡翠是染色的,不變色就是真的顏色。這種說法是非常機械的,是人云亦云的認識。
我們知道陶氏濾色鏡是一種濾色膠片,它只允許紅光及橙色的光透過。染色翡翠所用的燃料一般是含有鉻鹽,當它濃度很高時它就會發出紅光,在陶氏濾色鏡下就呈現紅色了。但是如果染的顏色不深時,鉻鹽濃度不高,在陶氏濾色鏡下呈微紅,不易觀察。另外,天然的綠色翡翠有時也會含有少量的發出紅光的物質,所以用陶氏濾色鏡去觀察綠色翡翠要小心地去分析,它會有指示作用而不能作出結論性的判斷。
那麼翡翠的天然綠色與染的綠色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已經知道了染色翡翠的原因,而天然翡翠之所以有綠色、白色、紫色,是由於組成翡翠的晶粒本身是綠色、白色、紫色的。所以我們看一塊天然翡翠的顏色時,它的顏色和晶體是分不出界限的,而經染色的翡翠,它原來的晶體是沒有顏色的,經浸染而進入翡翠的染色劑是沿著晶體的粒間空隙或一些細微裂隙而滲入的,因此顏色和晶體會有明顯的分界。
圖片.來源新浪網
B貨 ..C貨也許應用敲擊ㄉ(B貨聲音較脆)
BUT B 貨..和A貨..和天然翡翠 就更難應用肉眼.耳朵分別
如圖中 假如是C貨=3000~5000
假如是 B貨=8000~12000
假如是 A貨=15000~30000
假如是 天然翡翠 =50000~150000~500000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