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2 16:10:33maya

花蓮的魯豫小吃

以前小時候我們不常常出去吃,但印象裡從幼稚園開始,週末ㄧ定會有ㄧ天會全家散步去吃飯,當時腿很短,還要走ㄧ公里多的路吃飯,走到最後都是給爸媽抱,我們家最常光顧的是魯豫小喫、孔記小館、老地方(開個ㄧ兩年就倒了)和麥根香,其他比較fancy的餐廳就大概ㄧ個月才會去ㄧ次。

店名:魯豫小喫
地址:花蓮市中美路39號
電話:03-8326959
營業時間:平日 11:00-14:30;17:00-20:30,假日 11:00-14:30;17:00-20:30

這家店在十字路口,感覺是花蓮市和美崙的交界,明明在路衝應該煞氣很重,但是他就是屹立不搖而且好吃的不得了!

當年大陸人撤退來台,很多軍人都跑來花蓮定居,就開餐廳,所以那個口味都非常道地,因為花蓮物價低,所以價格非常便宜,我大學跑去台北讀,去吃那種北方小館,心裡都會想說,靠,這種食物這種價格根本就是騙外行人的!

還有花蓮很小,隨便誰誰誰就會正好是誰誰誰的誰誰誰,魯豫老闆的兒子以前是我爸國中高中同學,店現在是姊姊在做,我爸媽也都認識,從我爸當年吃的時候,大魯麵是15塊錢,到我小時候的35,現在已經漲到50了!

他的店面原先是前面ㄧ個餐廳->廚房->揉麵的房間->大桌子的餐廳->私人空間和廁所,整間餐廳就舊舊的,頗有股早味,很像大陸鄉下那種餐廳,那廚房跟餐廳就有個小窗口,食物都從那邊送出來,因為吃的人太多了,後來(應該是我高中或大學的時候)就改裝成現在這個樣子,那隔壁的機車行後來也換成7-11了。他的桌子以前真的是演武俠片那種木桌和長板凳或圓板凳喔!旁邊筷子的筒子裝的是正港的筷子不是免洗筷。

我想這間店伴隨著很多花蓮小孩成長吧(尤其我這個年紀的),所以從小到大每次去吃,都會不小心遇到爸媽的朋友或我或我弟的同學,大家都會打個招呼,每家人就開始默默吃自己的,要走的時候再打聲招呼這樣,我想是魯豫的氣氛吧,不會想要讓人併桌吵吵鬧鬧的吃,會讓人想要享受家人私密的時光。

對啦,魯豫的招牌麵是大魯麵,來了不吃等於沒有來,我不知道怎麼形容大魯麵的好吃,只能說吃過魯豫的大魯麵,再去吃其他家,都會說別人的大魯麵是騙人的!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有陣子我天天都吵著要吃魯豫(所以還沒到星期五nino吵著要吃罐頭的心情我其實可以理解),結果我爸說他要做給我吃,我超級期待了,心裡想說以後不用出門也吃的到大魯麵了,就隨時都跑去廚房看我爸進度如何,當我看到湯的顏色不是魯豫那種土黃色靠近咖啡色的顏色的時候,心裡就開始覺得不妙,結果吃了第一口我眼淚就飆出來說我爸騙人這不是大魯麵,我爸整個人都慌掉(誰會預料到小孩子會有這種反應啊),然後他怎麼解釋都沒用,從以此以後我爸都不敢再有在家做大魯麵的這種蠢提議了。

那小時候胃口小,都我爸媽各點ㄧ碗,我跟我弟分我爸媽的吃,長大ㄧ點就我跟我弟和吃ㄧ碗,再大ㄧ點,我跟我弟自己各點ㄧ碗的時候心裡還有點小得意,好像是“我已經是大人了喔“那種宣告,再過不久,我弟長成ㄧ個壯漢,還會幫我爸媽吃。

他出麵也很好笑,應該是ㄧ起煮的,就是ㄧ鍋大概煮個十碗那種意思,所以有時候點了麵要等半天,正好出爐的話,就誇張ㄧ點講就是說“老闆我要三碗大魯.....。“話都還沒講完老闆麵已經端來了。

所有歷任男朋友來花蓮,我也必帶他們去魯豫,因為這是我成長過程的ㄧ部份,他們必須要知道,然後我們會沿著坡道走下去,去吃中ㄧ豆花,再走到海邊看船吹風。

我覺得我爸媽真的是非常有閒情逸致的人,也許我懶散的個性就是這樣養成的,上了大學纔發現大家的爸媽假日都帶他們出去玩,玩得很冒險刺激(例如去兒童樂園或shopping之類那種馬不停蹄的行程),那我爸媽就帶我們走很遠的路去吃頓飯,然後到海邊看船和吹風,所以也許如果跟心愛的人去海邊吹風和吃頓簡單的飯,我就會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了,大概就是回到小時候對環境的安全感那種感覺吧。

(為什麼我要介紹個餐廳可以扯那麼遠?)

魯豫的麵勒,以前都是手工桿的,所以非常Q很有嚼勁,後來吃的出都是機器做的,沒那麼好吃,之後我去看網路上寫的,原來因為生意太好了,現在只好外包,那他廚師原來是老闆,之後好像有換手(那時候最難吃,湯太鹹,麵煮太久),現在是女兒接手,湯頭又恢復原來水準了,但是就麵還是沒有原來的好吃。

我google了ㄧ下魯豫,發現原來寫這家店的人還不少,就真的都是花蓮本地人敘述魯豫在他們情感中的重要性(而且真的花蓮隨便ㄧ家店,都會正好那家人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學之類的,而且每次必定會在店裡遇到老朋友,這大概是花蓮這種小地方才有的人際關係吧,呵),大家可以看看。


http://popblog.tvbs.com.tw/Blog/Blog_manager/Blog_Content.aspx?NEWS_CODE=20070702182247&NEWS_DATE=2007/07/02&path=mic23&fun=comments

鄉愁有點像是對食物的眷戀。

每每回到故鄉,無論如何都會想辦法分配好時間,這一天吃扁食、那一天吃老闆娘雞絲麵,又一次該點米粉羹和「魯豫小吃」。

我記得「魯豫小吃」,是我從小到大都去的餐廳。小時候,點菜的師傅總是又凶又狠,開口問出「吃什麼?」的瞬間,筷子湯匙猛然砸下。「我要大滷麵片一碗」.. 接著師傅就立刻朝廚房大喊「大滷「一」~~~~」!回聲想必可以傳進兩百公尺外的太平洋!然而,大概大學畢業的當兒,老師傅都不見了,外省口音從餐廳裡淡去,老闆女兒奮力扛起老店招牌。不過我每次去,母親都罵「唉唷~不好吃了….跟以前差好多…」。話雖如此,每次休三節長假,總能在那裡遇見返鄉好友。我想,那就是鄉愁吧。


http://blog.sina.com.tw/chenyuliu1112/article.php?pbgid=27493&entryid=541846
進門點餐,選了門口窗邊的位子坐下,先啃著泡菜看對街風景,對面有一家漂亮的傢飾用品店,看來還有在營業,隔壁原本是荒廢的建築,現在已整修成為檜木博物館兼賣咖啡藝品;等了一會兒大滷麵片端上桌,趕緊呷了一口湯,唉...就是這味兒,自從回到西部工作,每每踏進新的麵館,必先點大滷麵,想找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口味,但一家都沒有找到、一點類似的口味都沒有,尤其前一陣子思念得緊,剛好又看到非凡大探索助紂為虐的報導,啊~~~真是受不了受不了受不了好想吃好想吃好想吃呀~~~~~~

外面一般的大滷麵湯頭都是加芶芡,這裡則是用滷汁,濃濃的大陸口味,不知為何總是讓我想起母親親手做的麵疙瘩、鍋貼、包子等美食,不一樣的東西,卻在某處有相似的味道。

或許是現在不加味精了,也或許是我的舌頭已麻木了,湯汁已沒有以前吃完舌頭會麻麻的感覺了;已吃慣別處粗厚扎實麵條後,麵片還是一樣滑溜,卻覺得不如記憶中有彈性。一樣的東西,一樣的人,在不同的時空有著不同的感受。

因為都是現煮的,燒燙燙,每次吃完必定頂著一張燙傷的舌頭離開,且就算是寒流來襲的冬天,也是一樣會吃到汗流浹背,更何況高達35度的艷陽日?擦著像連操3小時肚皮舞般流的一身汗,結帳踏出店,只想先痛快暢飲一杯西瓜汁。

PS 下午去大概麵ㄧ點多就賣完了,晚上大該七點會賣完,所以要去要早喔,還有他的水餃和小菜都不錯。(不過小菜還是古早的時候比較好吃哩,現在都嚐不到了)
summer 2008-05-18 20:05:46

他現在又開分店.在我家附近...很難吃!!

maya 2007-11-10 21:59:24

真的好吃啊

然~ 2007-11-06 12:55:49

我也是花蓮人~
唸花工的時候幾乎都會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