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24 22:50:1633

伏爾泰說中國

我為自己開了一堂哲學101的課,閱讀的教科書是《影響世界的哲學家》。上次提過的柏拉圖是其中之一,今天的進度則是伏爾泰。

書裡提到伏爾泰曾經試圖就宗教、政治、社會及思想等面向,引述外國的先進以對比法國之落後,其中便有一段與中國有關的文字:「…再來是衛生問題,我所閱讀的資料上寫著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禮貌、最文明的民族,他們從小就有接種牛痘的習慣,這樣天花的傳染就會大大的降低……」。伏爾泰的年代了不起是中國的明末清初,絕對不是國人自以為傲的漢唐盛世,書中的這種說法豈不顛覆了我們一般的認知?

既是101的課程便明指了我所學之淺陋,固然還沒有累積足夠的知識能舉一反三,就連大師最基本的論點只怕都還沾不上邊,甚至一不小心中了斷章取義的毒,盡信書倒不如無書。話又說回來,這本來就是101的程度而已嘛,何必太認真呢?不管是哪一門學科的101課程,其實都只是一棵小種子,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灌溉耕耘才能等待來日的萌芽茁壯。

課程尚且如此,許許多多的閱讀又何嘗不是這般由淺入深的過程?回想入學前自己讀過的《西遊記》,最初還是繪圖改編的縮簡版,當時大字不識幾個的自己,藉著精彩的圖畫認識了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本領,從此埋下這棵種子。爾後靠著注音符號勉勉強強唸了一些內文,從白話改譯過的故事中增加了更多的想像空間。隨時年齡的增長,終於漸進式地讀到不同的版本,包括吳承恩的作品,最後才算是建立了自己對於《西遊記》的認知,算是真的「看過」了這本書,不是嗎?

關於伏爾泰,自始至終,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其實是當年在自強報四版所引述的:「我雖不贊同你的意見,但我誓死維護你說話的權利。」

PS. 圖片取自http://webtitle.nmh.gov.tw:8080/india/home.php
歷史博物館展出的印度古文明展中,有這麼一幅【羅摩、悉妲與猴王哈奴曼】。右下角那雙手交疊行問候寒喧暨崇敬印相的哈奴曼,據了解便是吳承恩創作孫悟空的原型。

上一篇:柏拉圖說

下一篇:諸神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