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6 11:46:09殤羽
愛與閱讀
人為甚麼閱讀?為什麼愛?
這兩件事,幾乎人一輩子都在做、都在想;也佔據了人生一個相當的比例。
但有誰想過這兩個問題的關聯嗎?
撰寫奇幻童話【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和魔衣櫥】的英國牛津學者路易斯C.S. Lewis雖然是個典型的英國牛津學者,卻是牛津學者中相當出類拔萃的一個。他著作等身,除了神學文學論述以及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文學的研究,也寫小說並以魔幻童話「納尼亞傳奇」聞名。大家比較知道的是他和妻子Joy Davidman Gresham的愛情故事,因為不僅有舞台劇也被拍成電視劇和電影Shadowlands(註一)。看過這部戲的人,必然對路易斯與美國女詩人喬伊Joy的羅曼史熟悉,但既編成戲劇,自然不免誇張,尤其在浪漫的程度上。
路易斯和喬伊結識時,除了身為牛津教授,也已經是以「納尼亞傳奇」馳名的作家,但當時他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單身漢。喬伊是美國猶太人,慧黠靈敏,尤其表現在她的談吐上。他們開始幾年先是通信,之後喬伊與丈夫離了婚,逕自帶著兩個兒子(電影中只有一個兒子)搬到倫敦居住。當時路易斯對喬伊離婚的身份有所顧忌,怕引起不好的傳言(這在影片中並沒被提起,只表示他們的關係是朋友而非愛人)。但路易斯卻為了喬伊的居留而與她結婚,婚後也未住到一起。其後,喬伊發現得了癌症,路易斯才開始熱烈地愛上她,隨後她與兒子搬到他在牛津附近的家中,渡過短短美好的幾年,直到喬伊于一九六零年去世。
路易斯隨後出版了一本有關喬伊去世的回憶錄A Grief Observed(暫譯為:「悲情記」,也有人譯為「卿卿如晤」),之前他還寫過一本「四種愛」The Four Loves 詳述愛的種類,自然也包括他所有感情與婚姻的心得。有關他和喬伊的婚姻,路易斯曾跟他的老友Nevill Coghill說過:「沒想到會在六十多歲時,我還能重拾二十幾歲所錯失的快樂。」
事實上,路易斯在喬伊之前,早在二十多歲時,也有過一段並不尋常的感情。那是他參加一次大戰時戰友派諦Paddy的母親珍‧摩爾Jane Moore. 他曾與派諦相約,二人之中哪一個若戰死,另一個便要負起照顧對方家屬的責任。結果派諦不幸陣亡。路易斯便依約照顧派諦的母親和妹妹。派諦妹妹婚後,他仍舊與珍‧摩爾同居,直到她去世為止。
我們不解:是甚麼樣的感情讓年輕的路易斯與摩爾太太保持親密的同居關係?是學者、知識份子不甩世俗的古怪嗎?還是路易斯儘管在知識上成熟、卻在世俗事物上幼稚?或者他畢竟無法抵擋中年女人的誘惑?還是早年喪母的失落使他喜歡(需要)類似母親的女人?
或許,在他寫的「四種愛」這本書裡可以找出一些蛛絲馬跡。路易斯解釋人類的四種愛:
1)感情:人最自然和普通的愛。不一定是針對人,亦可對事物。這種感情可以發生在平凡和隨常的事物之中。這樣的情感能力使我們能夠忍受最為平凡的人,並對他們發生興趣和感情。
2)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愛。
3)愛情:愛中之愛,異性之愛,肉體之愛。
4)同情:對神的愛,付出之愛。
他對第一種感情的解釋,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多麼有能力去愛 (對普通平凡之人發生興趣和感情)。從他對愛這種細緻綿密的闡釋,則可感到他對愛是如此慷慨卻又是這麼的細膩和講究。
以他對老友吐露的心聲──「在六十多歲時,重拾二十幾歲所錯失的快樂」──來看,路易斯與喬伊的關係確是愛情。那麼他對珍摩爾的關係,便極有可能是建立在(他與派諦的)友情上的感情和同情。
喬伊死後,路易斯在「悲情記」裡有一段這樣的描述(暫譯如下):「某些不可預期事情發生了,在今天清晨。出於各種原因,雖然沒有甚麼神祕,我的心情卻比前幾週都來得輕快。至少,身體已從非常的消耗中逐漸恢復過來。正是一天以前,我剛渡過一個非常勞累但健康的十二小時,加上一夜好睡。經過十天低垂的灰色天空和沒風的溼熱,今早不僅太陽照耀,還有微風。突然之間,就在這一刻,我幾乎不再悼念H(喬伊),我只是記得她。事實上,幾乎比記憶還好,一種立即的、無法解釋的感覺;說是會見可能太過誇張,但其中確有那樣的感受以致會想到用這個字眼。悲傷的驟然消失就像是去掉了一道屏障。」
可以想見,六十多歲的路易斯在重獲「二十幾歲所錯失的快樂」之後,喬伊的死給他帶來的重擊。其後William Nicholson根據他的「悲情記」編成舞台劇,又拍成電視劇,最後改編成電影Shadowlands。這是一部非常好看、極為深情的影片。最讓人不能忘懷的一幕,是當路易斯和喬伊在鄉間散步,那時喬伊已經患病。在欲雨灰沈天空下,英格蘭的鄉下是一片無邊的綠野。他們彳亍小泥路上,突然雷聲大作,傾盆大雨嘩嘩而下,兩人隨即躲進一個堆牧草的棚子。這時,喬伊說:「我們現在之所以會這麼快樂,是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快死了。
你讓我說──我不要你害怕,我要在我死之前把這些話說出來,我要這件事(死亡)在我們之間能夠被談論…」她喘著氣,幫助他面對他馬上就要單獨來承受的她的死亡。
電影終結時,喬伊已去世。路易斯喃喃地自語道:
閱讀,是為了知道自己並不孤獨;
去愛,因此我們不再孤獨。
We read to know that we’re not alone;
To love、so we’re not alone.
後記:
這使我想到,最好的愛情,其實不應是最自然的麼?就是讓彼此身心充實幸福,不孤獨。其中有激越、有慨嘆、有低迴、有開懷、有深深的吸引,有靈犀相通,有豁然開朗的頓悟…,正如閱讀一本好書。
世俗中、說書唱戲裡的愛情,多半摻雜過多誇張的做作和假象,或虛幻,或激烈,或神祕,或造作,或過度不合符事實的纏綿;以致形成一般人對愛情印象的扭曲。
其實,最好的愛情,越是甘醇、長久的愛,都是極樸素的。
轉載自中時作家裴在美
這兩件事,幾乎人一輩子都在做、都在想;也佔據了人生一個相當的比例。
但有誰想過這兩個問題的關聯嗎?
撰寫奇幻童話【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和魔衣櫥】的英國牛津學者路易斯C.S. Lewis雖然是個典型的英國牛津學者,卻是牛津學者中相當出類拔萃的一個。他著作等身,除了神學文學論述以及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文學的研究,也寫小說並以魔幻童話「納尼亞傳奇」聞名。大家比較知道的是他和妻子Joy Davidman Gresham的愛情故事,因為不僅有舞台劇也被拍成電視劇和電影Shadowlands(註一)。看過這部戲的人,必然對路易斯與美國女詩人喬伊Joy的羅曼史熟悉,但既編成戲劇,自然不免誇張,尤其在浪漫的程度上。
路易斯和喬伊結識時,除了身為牛津教授,也已經是以「納尼亞傳奇」馳名的作家,但當時他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單身漢。喬伊是美國猶太人,慧黠靈敏,尤其表現在她的談吐上。他們開始幾年先是通信,之後喬伊與丈夫離了婚,逕自帶著兩個兒子(電影中只有一個兒子)搬到倫敦居住。當時路易斯對喬伊離婚的身份有所顧忌,怕引起不好的傳言(這在影片中並沒被提起,只表示他們的關係是朋友而非愛人)。但路易斯卻為了喬伊的居留而與她結婚,婚後也未住到一起。其後,喬伊發現得了癌症,路易斯才開始熱烈地愛上她,隨後她與兒子搬到他在牛津附近的家中,渡過短短美好的幾年,直到喬伊于一九六零年去世。
路易斯隨後出版了一本有關喬伊去世的回憶錄A Grief Observed(暫譯為:「悲情記」,也有人譯為「卿卿如晤」),之前他還寫過一本「四種愛」The Four Loves 詳述愛的種類,自然也包括他所有感情與婚姻的心得。有關他和喬伊的婚姻,路易斯曾跟他的老友Nevill Coghill說過:「沒想到會在六十多歲時,我還能重拾二十幾歲所錯失的快樂。」
事實上,路易斯在喬伊之前,早在二十多歲時,也有過一段並不尋常的感情。那是他參加一次大戰時戰友派諦Paddy的母親珍‧摩爾Jane Moore. 他曾與派諦相約,二人之中哪一個若戰死,另一個便要負起照顧對方家屬的責任。結果派諦不幸陣亡。路易斯便依約照顧派諦的母親和妹妹。派諦妹妹婚後,他仍舊與珍‧摩爾同居,直到她去世為止。
我們不解:是甚麼樣的感情讓年輕的路易斯與摩爾太太保持親密的同居關係?是學者、知識份子不甩世俗的古怪嗎?還是路易斯儘管在知識上成熟、卻在世俗事物上幼稚?或者他畢竟無法抵擋中年女人的誘惑?還是早年喪母的失落使他喜歡(需要)類似母親的女人?
或許,在他寫的「四種愛」這本書裡可以找出一些蛛絲馬跡。路易斯解釋人類的四種愛:
1)感情:人最自然和普通的愛。不一定是針對人,亦可對事物。這種感情可以發生在平凡和隨常的事物之中。這樣的情感能力使我們能夠忍受最為平凡的人,並對他們發生興趣和感情。
2)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愛。
3)愛情:愛中之愛,異性之愛,肉體之愛。
4)同情:對神的愛,付出之愛。
他對第一種感情的解釋,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多麼有能力去愛 (對普通平凡之人發生興趣和感情)。從他對愛這種細緻綿密的闡釋,則可感到他對愛是如此慷慨卻又是這麼的細膩和講究。
以他對老友吐露的心聲──「在六十多歲時,重拾二十幾歲所錯失的快樂」──來看,路易斯與喬伊的關係確是愛情。那麼他對珍摩爾的關係,便極有可能是建立在(他與派諦的)友情上的感情和同情。
喬伊死後,路易斯在「悲情記」裡有一段這樣的描述(暫譯如下):「某些不可預期事情發生了,在今天清晨。出於各種原因,雖然沒有甚麼神祕,我的心情卻比前幾週都來得輕快。至少,身體已從非常的消耗中逐漸恢復過來。正是一天以前,我剛渡過一個非常勞累但健康的十二小時,加上一夜好睡。經過十天低垂的灰色天空和沒風的溼熱,今早不僅太陽照耀,還有微風。突然之間,就在這一刻,我幾乎不再悼念H(喬伊),我只是記得她。事實上,幾乎比記憶還好,一種立即的、無法解釋的感覺;說是會見可能太過誇張,但其中確有那樣的感受以致會想到用這個字眼。悲傷的驟然消失就像是去掉了一道屏障。」
可以想見,六十多歲的路易斯在重獲「二十幾歲所錯失的快樂」之後,喬伊的死給他帶來的重擊。其後William Nicholson根據他的「悲情記」編成舞台劇,又拍成電視劇,最後改編成電影Shadowlands。這是一部非常好看、極為深情的影片。最讓人不能忘懷的一幕,是當路易斯和喬伊在鄉間散步,那時喬伊已經患病。在欲雨灰沈天空下,英格蘭的鄉下是一片無邊的綠野。他們彳亍小泥路上,突然雷聲大作,傾盆大雨嘩嘩而下,兩人隨即躲進一個堆牧草的棚子。這時,喬伊說:「我們現在之所以會這麼快樂,是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快死了。
你讓我說──我不要你害怕,我要在我死之前把這些話說出來,我要這件事(死亡)在我們之間能夠被談論…」她喘著氣,幫助他面對他馬上就要單獨來承受的她的死亡。
電影終結時,喬伊已去世。路易斯喃喃地自語道:
閱讀,是為了知道自己並不孤獨;
去愛,因此我們不再孤獨。
We read to know that we’re not alone;
To love、so we’re not alone.
後記:
這使我想到,最好的愛情,其實不應是最自然的麼?就是讓彼此身心充實幸福,不孤獨。其中有激越、有慨嘆、有低迴、有開懷、有深深的吸引,有靈犀相通,有豁然開朗的頓悟…,正如閱讀一本好書。
世俗中、說書唱戲裡的愛情,多半摻雜過多誇張的做作和假象,或虛幻,或激烈,或神祕,或造作,或過度不合符事實的纏綿;以致形成一般人對愛情印象的扭曲。
其實,最好的愛情,越是甘醇、長久的愛,都是極樸素的。
轉載自中時作家裴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