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12 10:14:55dian_chuan

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

何謂愛敬存心?

 

君子與小人,就形迹觀,常易相混,

 

惟一點存心處,則善惡懸絶,

 

判然如黑白之相反。

 

故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所存之心,只是愛人敬人之心。

 

蓋人有親疏貴賤,有智愚不肖;

 

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孰非當敬愛者?

 

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

 

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

 

何者?

 

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

 

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

 

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

 

解~

什麼叫做愛敬存心呢?

君子與小人,從外貌看來,常易混淆,分不出真假。

﹝因為小人會裝假仁假義,冒充 君子。﹞

不過這一點存心,君子是善,小人是惡,彼此相去很遠,

他們的分別,就像黑白二色,絕對相反不同。

 

所以孟子說:

「君子所以與常人不同之處,就在他們的存心啊!」

君子所存的心,只有愛人敬人的心。

因為人雖有親近的,疏遠的,有尊貴的,

有低微的,有聰明的,有蠢笨的,有有道德的,

有下流的,千千萬萬不同的種類;

但都是我的同胞,都是同我一樣有生命,

有血有肉,有感情;那一個不該愛他敬他的呢?

 

愛敬眾人,就是愛敬聖賢人。

能夠明白眾人的意思,就是明白聖賢人的意思。

為什麼呢?

因為聖賢人,本都希望世界上的人,

大家都能安居樂業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所以我們能夠處處愛人,處處敬人,

使世上的人,個個平安幸福,

也就可說是代替聖賢,使這世上人人都能平安快樂了。

~

形迹是外貌

懸絕是相去得很遠

判然是大不相同

是不同

不肖是不學好的下流人

是類

做明白解釋

做意思解釋

各得其所是各人都能平平安安,得到安居樂業的地方

是普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