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4 22:41:14吳小興

指導孩子參加入學考試與性向測驗

在孩子的生活中,有時候他們需要一點額外的協助。這種時候大部分是因為孩子學習不佳,需要幫忙,或是孩子想在學科上有更好的表現,更好的成績。我把這種情形稱為課業輔導(tutoring),我會在下一章討論這個主題。

然而,越來越常見的是,孩子需要協助,在性向測驗,或稱智力測驗,考出好成績,或者是,孩子想進入較好的教育環境。這種情況,我稱之為特別訓練(coaching)。

表面看來,特別訓練似乎是一件很自然,可理解的事。運動員、音樂家,甚至商人都會接受特別訓練來增進他們的表現。所以也有人說,課業上具有潛能的學生也應該這樣做。但是,就和許多教育課題一樣,其中有比表象更深邃的意義。

不論你對特別訓練的看法如何,重要的是,要體認到,因為要擠入好學校和許多私立學校的競爭越來越大,所以特別訓練的情形可能會越來越普遍。

當你決定是否讓孩子接受特別訓練時,千萬要非常注意保持孩子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關鍵。如果特別訓練主宰孩子的生活,會讓孩子的生活極不平衡或甚至毫無平衡可言。如果發生這種情形,上好的情況是,孩子錯失生活中其他重要的生活經驗,而最遭的狀況則是,孩子處於過多壓力之下,導致焦躁、憂鬱、無助,也會有其他讓他們無法有生產力,無法反應的情形。特別訓練有其好處,但是需要恰到好處。

何謂特別訓練?

大部分的特別訓練著重三方面:答題技巧、應試技巧、認知(思考)技巧。

這三方面好像都對性向測驗和考試成績有幫助,但是只有第三點(思考技巧)才有可能在考試結束之後,仍對孩子有所助益。我顯然偏好第三種-這種訓練有最高的教育價值。

有效的特別訓練之先決條件

說到特別訓練對各種成績表現的效果,特別訓練最佳效果似乎是對那些旨在發展廣義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技巧,而不在如何應付考試。研究結果也顯示,特別訓練的時數也有影響-但是對最佳時數為何,尚有許多爭議。想在某些項目,像是性向測驗的閱讀與寫作方面有較大進步,似乎需要花很多時間訓練。話雖如此,在數學方面,相形之下較少的訓練時數就能有小小的進步-小投資卻有良好的回報。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