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4 22:40:43吳小興

讓孩子喜愛閱讀(與寫作)

在所有生活技能中,閱讀大概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幾乎在孩子現在、未來所要從事的每一件事,或多或少都和孩子的閱讀能力有關。及早灌輸孩子對閱讀的喜愛,會成為孩子一生熱愛閱讀的源頭。從生活中娛樂與享受的觀點來看,這樣不但會大大提升孩子的生活品質,也會成為孩子教育與職業生涯成功的基礎。

發展閱讀能力

在五歲以前,孩子學習辨認聲音、字母,能把聲音和字母連結起來,漸漸熟悉故事書和書中的故事,發展出很好的會話基礎,也知道不同字詞有不同發音。在學習閱讀的初期,要讓孩子知道,閱讀乃是由左到右(譯註:英文書類),還有該怎麼拿書。說不定也要多找幾個大人,讀書給孩子聽,讓孩子知道,讀書是每個人生活中的一環。父母也要找機會讓孩子知道什麼字(母)發什麼聲音。過幾年,孩子就會知道,字母長什麼樣子,字母可以組合成不同的字,還有能在讀稍長的故事時,集中注意力。四歲以後,孩子通常對字母就很有概念了,能認書本上的字,也許還能寫幾個字(像是自己的名字),或讀幾個簡單的字。五歲前後,這些技巧便發展得更成熟,更廣泛。

五歲到七歲之間,孩子對字與音之間的連結,發展得更精進。他們學會認字,甚至能力好到,一看到字就可以讀出來,但是發音還是得花時間學習,對孩子仍是一大挑戰。孩子開始會讀簡單的句子,也對基本的書寫、拼字,以及句子結構有所領悟。

大約到七、八歲時,孩子認字速度加快很多,閱讀流暢讓孩子更能了解閱讀的內容。隨著流暢度的增加,孩子在寫作上面也更有深度(但是寫作的格局,仍是很基本),孩子開始學習拼出較複雜的字,認識更多字彙,也開始能了解複雜的句子和文章的組織架構。

大約八歲時,孩子認字的能力大增,而此時孩子就會多花腦筋了解通篇文章。隨著閱讀能力與理解力的增加,孩子也能了解更深奧的概念。


馬太效應(The Matthew Effect):早期防治,早期輔助十分重要

研究結果顯示,善於閱讀是由早期成功經驗得來。而這種結果的壞處是:惡性循環,失敗導致失敗。也因此,善於讀書和不善於讀書的孩子之間的差距,會隨著年級的增加而擴大。這就是所謂的「馬太效應」,這是從聖經的章節引述而來(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二十九節:「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譯註:中譯採自中文和合本)在這當中,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不善於閱讀的孩子讀得少,讀得慢,讀比較簡單的內容,學會比較少的單字。要趁早阻斷馬太效應,就必需儘早介入,及早輔助,孩子需要盡快並且經常經歷到閱讀的成就。

閱讀技巧

閱讀技能有各種重要的因素。「後設語言意識」(Metalinguistic awareness)就被視為特別重要的一環。後設語言意識包含四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句法意識」(syntactic awareness),這牽涉到文法認知。第二部份是「語言應用意識」(pragmatic awareness),這牽涉到如何適當、貼切的使用語言,第三部份是「文字意識」(word awareness),這部份牽涉到字彙的發展與恰當運用文字的認知。第四部份則是「音素意識」(phonemic awareness),這部份牽涉到孩子意識到口語是由各種聲音,亦即「音素」,所組成。

在這四者當中,研究發現,音素意識是閱讀的最佳指標。有些研究學者甚至認為音素意識比智商更能預測孩子的閱讀能力。研究發現,較早能把握好單字中不同音素的孩子通常比無法掌握音素的孩子閱讀能力好。有了這樣的認識,研究學者建議父母,讓孩子參與與聲音相關的遊戲活動。童詩對嬰幼兒就很有幫助。對幼童來說,強調一個字的起頭音與尾音,還有重複有趣的字以及相仿的發音,對於發展音素意識是很重要的活動。除了這些活動,唱歌對小孩子來說是很棒的活動,對再大一點的孩子,附有文字遊戲的生動圖書也很好。童詩、繞口令對大一點的孩子則是攸關聲音、押韻、韻律的好遊戲。

其他與閱讀有關的重要因素包括,讓孩子周遭充滿文字,讓孩子發展語言能力,增加字彙,還有充實孩子的基本知識。說到印刷文字,豐富的圖書,招牌、通知單,打油詩,報章雜誌,在在顯示出,閱讀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就文字來說,找一些對語文運用有啟發性的讀物,有韻律感、押韻、文字不斷反覆出現的作品。透過這些材料,孩子會發展出對文字、用詞,以及文法的喜愛,而這些都會對發展他們的閱讀能力有所助益。而從知識的角度看,孩子對這個世界和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知道得越多,他們就越有辦法閱讀觸及這個世界和世間人物的讀物。


從小學到初高中:支持孩子發展語文能力

初高中對學生語文的要求和期待與小學時期大不相同。大多數初高中的課程對學生閱讀和寫作技能的要求很高。有一些方法能幫助學生從小學到初高中的轉型能更順利一點。初、高級中學能和有學生直升入學的小學取得聯繫,討論將來的要求和挑戰,也定出一些小學方面能幫助學生預備迎接未來挑戰的方法。家長應該向雙方的學校徵求資訊,小學方面也可以標示出閱讀有困難的學生。另外一個策略是,讓學生在小學最後一年,向初中圖書館預約一本自己選擇的書,等開學後借閱,這樣一來,學生開學後立刻就會向圖書館報到,這也讓書本成為幫助學生在這個轉型階段的重心。

孩子也應該知道,圖書館還扮演著提供廣泛資源的角色。例如,圖書館裡資訊科技是能吸引學生到圖書館的關鍵角色,也能打破向來認為圖書館只是一個有很多書的地方的這種刻板印象。一項對學生所做的全國性調查發現,如果學生在圖書館能夠上網或使用光碟,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會因此而喜歡去圖書館。

另外,也要查查社區圖書館的活動。他們通常會有朗讀、作家演講、插畫家現場示範、表演,以及有附加活動的閱讀角落。鼓勵孩子諮詢圖書館員及書店人員,建議好的圖書。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