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2 16:41:09葉子

鉅亨看世界-我很好,別救我!

鉅亨網
2008 / 11 / 11 星期二 18:00
在過去,像土耳其這樣發展快速但方向不見得正確的國家,遇到大型金融危機,總是會向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申請救援資金。但現在時代已經變了,在當下的金融危機中,土耳其財長 Mehmet Simsek正在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來說服世界,他們不需要 IMF的鉅資援助。

土耳其的預算赤字微不足道,Simsek說。銀行的資金水準也都健全。而該國的國家與企業債務,在 GDP中所佔比重都相當低。

《紐約時報》報導,Simsek在伊斯坦堡舉行的全球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會中表示,土耳其有很好的政策。「我希望市場會認為,土耳其用不上 IMF的幫忙。」

不過,這話有人在聽嗎?

在金融風暴吹起之後,投資人的風險厭惡情緒突增,對一個國家財政狀況所能維持的良好美德,也不是那麼在意了。如同新興市場其他國家,土耳其股市與貨幣受到外資大舉匯出而重挫,但曾經一度,投資人看好這個國家的發展前景和成功的經濟改革。

現在不管土耳其願不願意,它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不得不接受 IMF嚴格的財政條件,以取得其資金,來取代因全球經濟放緩而流失的私人資金。

今(2008)年 5月,土耳其才剛結束為期 3年,向 IMF融資 100億美元的計畫,於是現在土耳其的官員禁不住想,為什麼他們要為一個不是自己所造成的危機付出代價。

因為,土耳其也自顧不暇。該國2009年經濟成長可能只有2%,對正在成長的年輕人口來說,工作機會可能不夠。估計約有 40%的土耳其年輕人失業。

況且,土耳其企業狼吞虎嚥地利用寬鬆的外債,使它們應付的債務比持有的美元資產還要多得多。瑞士銀行 (UBS)估計,其中的落差可能達 730億美元。

目前土耳其政府與 IMF的協議暫時停止,因為土耳其希望能獲得更多支出彈性,及 IMF建議的財政精簡。

Simsek表示,現在該國只需要預先達成協議以備不時之需,並持續觀察狀況即可。但許多國外投資人卻認為,土耳其需要更直接的救援,類似烏克蘭、巴基斯坦與匈牙利申請的那種,以平息市場的焦躁。

而Simsek大膽的談話,卻得到土耳其社會各界的響應,包括知識分子、企業界及販夫走卒。也強調了許多新興國家在政經議題上的兩難:在過去數年來,它們經歷了痛苦、困難的改革,好不容易有所收成,但當外資撤資,又感到被狠狠地拋開。

當投資人在看新興市場時,土耳其都被看做是高風險、高獲利的地區。在2001年,土耳其市場中興趣一陣投機熱潮,而無力的政府與不良的經濟政策,最後也帶來了市場與貨幣的崩盤。

不過此後,在Recep Tayyip Erdogan政府的帶領下,土耳其經濟況大有改善,通膨率從 60%降至9%,人均 GDP也成長 3倍來到每人 10500美元,2007年的外資直接投資更來到 190億美元。

最大的缺點,應是經常帳赤字的成長,這通常是投資資金大量流入的結果。資金大量流入對該國商業菁英來說是絕佳機會,而在股市的榮景中,也使新一代的土耳其億萬富翁誕生。

當地金融世家 Akbank and Ferit Sahenk的少東Suzan Sabanci Dincer就認為,土耳其的經濟可能可以更快度過危機。這番言論使參加全球經濟論擅的與會者感到相當驚訝。

土耳其經濟自2002年起就以7%速度成長,其中不動產建設發展、能源工業集團 Soyak Holding貢獻良多。不過當銀行不再為他們的投資計畫融資,該公司也只能擱置約 5億美元的發展計畫。

Soyak Holding 董事長 Erkut Soyak說,「我們是投資人,當我們不投資時,就是問題產生的時候,也是失業率攀高的時候。所有融資活動現在都停止了,即使短期融資也一樣。」

而信用乾涸所產生的效應,現在已經可以看出來了。就在充滿名牌商店街道的幾條巷子外,今年62歲、已經退休的 Yavuz Aydemir,就在水邊,從美麗的博斯普魯斯水域中捕捉鯖魚。

Aydemir 說,「美國打噴嚏,全球都傷風。」但市場的下跌也並沒有讓他感到恐慌。他把 1萬美元的畢生積蓄都存在一家土耳其銀行,相信貨幣沒問題,也想信他的政府。「外國人或許跑很快,但我們土耳其人不是被嚇大的。」他笑說。

雖然土耳其理財專家們沒這麼容易感到害怕,但美國加州、亞歷桑那州的低收入戶的貸款問題,最後卻讓土耳其必須與 IMF談判─這真的很諷刺。

有些土耳其銀行家在談到美國投資銀行所做用的高槓桿時,語氣非常輕蔑。土耳其銀行直到約10年前才開始在當地債市進行小規模的投機投資,現在風水輪流轉,他們可以好好教訓一下美國同業了。

當地商業銀行龍頭Garanti Bank執行長Ergun Ozen在解釋土耳其國內流動性問題時說,「問題不在我們這裡,而是國際性的銀行。它們曾經大方借貸給土耳其銀行,現在卻不願意了。」

(黃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