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31 19:27:20葉子

鉅亨看世界-大蕭條再臨?

鉅亨網
2008 / 03 / 28 星期五 18:00
失去功能的資本市場、狂暴化的央行、飽受驚嚇的消費者,還有恐懼和不確定性,這些現象都與1930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如出一轍。無可避免地,這也帶來了一個疑問:另一次的大蕭條是否又將到來?

當記者在電視上播報令人沮喪的經濟數據時,陪襯的是蕭條時期銀行家們的畫面;美聯儲終於祭出1930年代後就沒用過的大絕招;評論家們更是大膽地批評著現任總統小布希的經濟政策。

《Los Angeles Times》 主筆Michael A. Hiltzik指出,表面上看來,現今的種種經濟不安狀況,都跟1930年代很相似。比如層出不窮的資產泡沫:先是股市、後是房市。

大蕭條時期的金融體系是混亂的,當時有數千家銀行倒閉,大部份屬於在地的小型銀行,單在1931那年,就倒了2300家。但今日傳出危機的銀行卻都是金融業中的要角,如Bear Stearns Cos. (BSC-US)、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 (CFC-US)、Ameriquest Mortgage Co.等。

許多經濟學家相信,如果美國現在的經濟還不算步入衰退,它也很難避免步入衰退。房市仍然疲弱不振,有些分析師也已經指出,南加州的房價自去年的高點重挫了 40%。18日美國商務部所宣布的 2月房屋開工率也下滑到16年來最低水準,更較去年同期縮減36.5%。

和現今一樣,大蕭條時期的股價也呈現大幅震盪。雖然 S&P 500指數在1933全年上漲 46.5%,曾有過非常驚人的表現,但在1928至1940年間,卻是下滑超過56%。

之後在每一次美國經濟放緩時-不管程度再溫和-對大蕭條的恐懼必定如影隨形。比如1987年的股市崩盤、1998年對避險基金公司長期資本管理(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的注資,和2000至2001年的dot-com泡沫破碎時,經濟學家都會拿大蕭條的例子來當做警告。

不過,美國現今的經濟問題和1930年代也有許多不同。大蕭條當時,美國失業率達2.5%,但在上個月,失業率僅有4.8%;國際工業經濟在當時很不穩定,但今日的全球貿易相當繁榮。

2000年普立茲歷史獎得獎作品《Freedom From Fear 》,描寫1929至1945年大蕭條與戰爭中美國人民,其作者David M. Kennedy說,「我曾被多次詢問,另一次大蕭條是否會發生。我的標準回答是:我們不會再面臨這麼嚴重、為時這麼久的經濟大蕭條。但這也並不表示,前所未見的災難不會來臨。」

而經濟學家們和歷史學家們都說,過去的大蕭條與今日的經濟放緩,最大的差別在於政府所扮演的角色。經濟研究機構Fact and Opinion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 Robert Brusca說,「這個時代,人們已經不再拿著棍子監督央行,如果它做了什麼壞決策就處罰它。相反地,大家也會拿出行動。」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美聯儲(Fed) 宣布對Bear Stearns注資的同時,JP Morgan Chase & Co.(JPM-US)也決定收購Bear。央行擔心Bear的破產會衝擊到整個金融市場,而這樁收購案有效地防止了Bear的倒閉。

回顧1930年,當時發生了美國史上最大的銀行倒閉事件-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倒閉。當時的 Fed無力拯救華爾街銀行,因而導致人們對整個國家銀行體系的信心流失。歷史學家認為,這股火上加油的恐慌正是導致經濟大蕭條的關鍵因素。

由於央行無能,當時美國總統Franklin Roosevelt之後推出了「新政」(New Deal)改革,增加政府干預經濟的權限,如讓政府直接借款給經紀商和投資銀行。但在大蕭條過後,這種權力就不曾再被動用過,直到70年後的今日。

現在的 Fed主席Ben Bernanke本身對大蕭條時代的歷史十分熟悉,而他也知道,目前他所採用的工具正面臨危機。

2002年的Bernanke在Alan Greenspan手下工作,當時他就曾列出在危急情況下, Fed在其法律權責內可以採取哪些辦法應對。其中包括買入外債以穩定美元匯率,和間接借款給私人企業等。雖然當時的目標是打擊通縮,這並非現今 Fed所面臨的問題,但他所提出的辦法,仍可在廣泛的情況下應用。

不過在 Fed副主席Donald L. Kohn在國會中的證詞中可以了解,目前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卻是來自難以被事先預測的問題。Kohn也暗示,Moody’s and Standard & Poor’s等信評機構,不應掩飾貸款抵押證券並非安全資產的事實。

有些抵押貸款商品如此複雜,連其中隱含的風險都難以讓人充分了解,但信評機構仍給這些商品極高的評等。銀行和企業把這些證券包裝賣出,而投資人又單純只依評等來決定購買與否。這些證券的不實評等,正是造成今日金融市場信貸風暴的元兇。

Brusca說,最危險的行為通常反而發生在離監管機構最近的地方,比如避險基金使用的奇巧策略就是最好的例子。「現在美國已有廣泛的監督網絡,但總是會有疏漏的地方,而促進政策的改變。」他並說,要求銀行持有相應的儲備是合理的,但避險基金呢?這合理嗎?

Fed 職責所在的貨幣政策效力有限,無法獨力預防經濟的大幅反轉。因此 Roosevelt政府不但改革了 Fed,也實驗性地採用財政刺激政策,如失業救濟等。

當時新政改革的目標是解決屋主的法拍問題,現今的問題也是如此。在當時,最關鍵的機構就是Home Owners Loan Corp. (HOLC) ,該機構是數個國會用以進行屋主救濟的機構之一。

1933年起,HOLC接手了 100萬件的房貸違約案,努力使房屋不要淪落到法拍境地,並為受抵押貸款所困的貸款人設計新貸款。這個機構在1951年進行停業清算時,還為美國國庫小賺了一筆。

UC Berkeley 政經教授 Barry Eichengreen說,「目前 Fed的舉措只是『暫時緩和』經濟基本面的問題,比如房價的下滑與抵押貸款相關證券、債券的骨牌效應。整個系統必須重整,但相關的討論才剛開始。」

(黃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