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3 15:04:57葉子

鉅亨看世界-無形的柏林圍牆

鉅亨網/11月13日
2007 / 11 / 13 星期二 18:00
1989年11月 9日,距今18年前,柏林圍牆倒塌。如果有人在當時出生,現在已經可以為他辦個成年禮。然而,18年後,有形的圍牆已拆除,但人們心中的圍牆似乎依舊存在。特別是,東德人的「鄉愁」,依舊讓他們覺得和德國西部的人不同。

德國《Der Spiegel(明鏡周刊)》 訪問了1000位生活在東、西兩邊的德國人,包括 500位 14-24歲的民眾。這組人在圍牆拆除時最多 6歲,對於冷戰很難有太深刻的體驗。另外 500人的年紀足以當新一代的父母,年紀在 35-50歲之間。藉此,可以比較兩種不同世代對德國統一的想法。

結果顯示,東部德國人對他們的現況,比較居住西部的德國人,較不滿意,也不樂觀。對「民主的美德」也沒有那樣堅信,很多人仍然認為,社會主義的理想更為崇高,只是過去未能妥善的實現。

如同許多人想像得到的,東德的世代差異要來得大得多。在受訪的 35-50歲的東德民眾,有 92%認為過去東德時期最大的優點在其社會安全網。但在 14-24歲東德人中,只有 47%這麼認為。相較之下, 26%的西德年輕人,以及 48%的西德父母這一代,認為東德的社會福利較今天出色。

但是,儘管東德人父母這一代有著明顯的「東德人鄉愁」,但是如果新的「柏林圍牆」現在要建立,他們卻寧可住在西方。

在調查中,老一代東德及西德人有著較大觀念上的差異,但在新一代中卻漸漸減少。因此,德國似乎還可以算是慢慢地正走向統一。

不過,要真正的團結一致,要花多久時間?這可能要看你問的是誰。整體來看,有 25%的東德民眾及5%的西德人,認為可以在 5年內完成,但是如果只看父母這一代,比率就降為12%及4%。

部分的問題在「身分認同」。這次調查發現,有 67%的東、西德民眾,認為他們和對方身分並不相同,在東德父母這一代的比例,更高達 82%。但是,在年輕一代中,這種差別就沒有這麼戲劇化。

許多東德的年輕人,認為德國目前已經重新統一在一起,但父母世代卻不這麼想。然而,這些年輕人雖然大部分未曾真正體驗過社會主義,不過從父母身上,他們還是了解許多前東德的情況。

比起西德的年輕人,居住東德的年輕人對前東德較具好感,在部分的區域,東德年輕人甚至比他們的父母,相信前東德的生活水準較好。他們認為,前東德要做到的家家有工作,以及由出生到死亡的社會福利體系都是很棒的。對於共產主義下,必須為食物大排長龍,以及嚴密的政治控制,這一代並不熟悉。

然而,所謂「東德人鄉愁」,還是可以從調查中看出。這些東德年輕人中,有 60%認為,沒有為東德留下值得驕傲的東西,是很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