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4 06:56:16台鈴(李道雄)

[花蓮縣]:長春祠~可飽覽峽谷及曲流風光,為中橫公路的一處盛景

長春祠位於花蓮縣秀林鄉之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內,距離太魯閣入口牌樓約2.3公里處,為了奉祀當年闢建中橫公路(台8線)的施工過程中,不幸因公殉職的225位榮民靈位。(旅遊日期:2011/02)
 
從中橫公路187公里處旁的停車場,過長春橋後右側有階梯往下走,是一處山洞,洞內供奉三尊菩薩,並列有"開闢中部橫貫公路罹難榮民兄弟"225位的姓名。
 
由長春橋往下看,洞前是一觀景平台,看起來像是一小段的橋面似的,由觀景平台處可眺望長春祠、太魯閣峽谷、橫跨峽谷的長春橋、岩壁上的"長春聽濤"....。
 
由觀景平台左側暗黑的"太魯長春"短隧道進入後,穿行於山壁鑿出的小徑,行約100多公尺,著名的長春祠即呈現眼前。
 
長春祠的建築採中國古典唐代亭台樓閣風格,並依照附近地勢嵌入山壁之間,精巧而莊嚴。周圍具環形步道,可飽覽峽谷及曲流風光。
 
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形成一道飛瀑直瀉而下,終年不歇,形成「長春飛瀑」,為中橫公路的一處盛景。
 
祠後有一石梯,高380階,可通往觀音洞,而祠下方的飛瀑,是由於河水不段的撞擊、掏挖坡腳,使邊坡呈平行的方式後退。
 
長春祠步道從中橫公路舊道長春橋頭循階而下,沿著山壁鑿出的小徑至長春祠。步道延伸到長春祠正後方,垂直的山壁開鑿出「之」字形陡急而上的階梯,此段步道被稱為「天梯」。
 
循天梯直上,先到達觀音洞、再經太魯閣樓和鐘樓。鐘樓是步道的最高點,登上鐘樓,居高臨下,俯瞰立霧溪曲折河道和峽谷,公路、車輛。
 
從祠前眺望,立霧溪在此上下游作了3個超過90度的彎曲折轉,在地理學上稱為「曲流」,而長春祠就建在曲流的攻擊坡頂點上,因此剛好成為觀賞曲流地形的最佳地點。
 
此地屬大理岩與石英片岩交錯出現的地質,不斷受到應力作用而形成破碎岩層,極易崩塌。1987年溪溝峭壁發生嚴重崩坍,落石擊毀祠旁涼亭,1997年後才再度整建通置及亭閣,恢復入祠參觀。
 
從長春祠到禪光寺的「之」字形步道,長度僅1.35公里,一路階梯陡峭,遊客拾級而上,不妨放慢腳步、眺望美景。
  
行約20分鐘左右,便來到鑿壁築洞興建的洞天仙府,剝落的油漆中透露洞府開鑿的歷史,洞內沒有燈光,陰暗中可見一尊佛像和壁畫。
 
接著左轉往下走,湮沒在荒草中的太魯閣樓就在前方,轉回原路上行,穿過一座小吊橋便是禪光寺了,禪光寺有車道通中橫公路,可沿公路返回長春祠停車場。
 
開車前往長春祠交通資訊:
由台9線南下方向行駛,過太魯閣大橋右轉台8線後往太魯閣,西行約2公里到達太魯閣牌樓,取左岔路進入即可到達長春祠。
 
▼長春祠的外觀採中國式的建築,秀麗的廟堂連接著小橋,瀑布由廟旁散落立霧溪,是遊客拍照留念的熱點

 

▼鴨子夫婦及李道雄夫婦在長春祠合影

▼由長春橋往下看,洞前是一觀景平台,看起來像是一小段的橋面似的,岩壁上刻有"彌陀巖"三字

▼山洞內供奉三尊菩薩

▼大勢至菩薩(左)‧阿彌陀佛(中)‧觀世音菩薩(右)

▼長春祠供俸著中橫公路施工過程因公殉職的225位員工的靈位,以紀念這些偉大的英雄們!

▼請不要忘記他們~勞苦功高的榮民們

▼經國先生在督導東西橫貫公路的興建

▼台鈴嫂在觀景平台留影(背景是長春祠)

▼鴨嫂在觀景平台留影(背景是長春祠)

▼鴨子在觀景平台留影(背景是長春祠)

▼李道雄在觀景平台留影(背景是長春祠)

▼由觀景平台眺望前往長春祠,穿行於山壁鑿出的小徑,岩壁上刻有"長春聽濤"

▼由觀景平台眺望長春祠,長春祠唐式風格的建築依地勢嵌入山壁間,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形成幾道飛瀑

▼長春橋

▼被捨去的中橫公路

▼峽谷中的橋與路

▼台灣51年前(民國49年)所立的"省東西橫貫公路太魯閣工區刻石"

▼由觀景平台左側的"太魯長春"進入,長春祠即在前方

▼鴨子夫婦及台鈴嫂在長春祠留影

▼長春祠

▼長春祠供俸著中橫公路施工過程因公殉職員工的靈位

▼台灣省東西橫貫公路長春祠碑記

▼長春祠景色

▼長春祠景色~近看這穿越涼亭下方湧泉氣勢磅礡

▼涼亭

▼印月

▼長春祠後有一石梯,高380階,可通往"觀音洞"...至"瓊樓"

▼長春祠景色

▼由長春祠眺望台8線約187K處停車場及長春橋

▼於台8線約187K處,隔著廣闊的立霧溪,所可看到長春祠

▼曲流、湧泉及地質

▼長春祠史話

▼於台8線約186.3K處,隔著廣闊的立霧溪,所可看到長春祠

▼長春祠景色如同一幅秀麗的國畫圖像

▼遠眺"瓊樓"

▼長春祠位置圖

在雨中-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