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9 09:58:53珈嘉老師

你對資優了解多少? 解答篇

你對資優了解多少? 詳解來囉!


Q1.資優生的課內學業與課外活動樣樣精彩,讓人可望而不可及。
A:
資優生不一定是全才或完人。
絕大多數的資優生屬於偏才型(在單一學科或單一領域有傑出的表現),極少數的人是全才型(在各領域皆表現傑出)。像達文西這種在許多領域有卓越潛能且對世人有傑出貢獻的曠世奇才,在人類歷史上屈指可數。

Q2.資優生各科表現都應該拿最高分。
A:資優生不一定是績優生。績優生也不一定是資優生。
有些資優生的學業成績優良,不僅資優且績優;然有些資優生則因未能接受適性教育,致使學習動機低落,成績自然也好不起來;另有些資優生因為學習風格和老師的教學不適配,而成績不佳;有些資優生則只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全心投入,其他領域就不予理會;還有些資優生因為師生衝突,就用很差的成績來對抗......凡此種種都會影響資優學生學習的成就表現─因此,資優不見得成績就好,成績優異也不見得就是資優。

Q3.資優生一定可以經由補習及後天加強培養而成。
A:資優並非靠補習就可成就的。
資優是須有一定的先天資質,再加上後天的適性培育、滋養,始能有所成就的。孩子的優異潛能正如同璞玉一般,需加以琢磨,始能發光發亮,故父母後天的培育,的確不容忽視。然而,父母若一味地認為只要透過補習,就可以塑造孩子成為資優生,則是非常扭曲的觀念;因為如果孩子先天的學習潛能不足,拼命惡補,不僅讓孩子學得非常吃力、辛苦,且易衍生挫折感,進而喪失學習動機,反而得不償失。

Q4.資優生是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表現得很傑出的。
A:資優生也是需要努力的。
µ資優並非全由天生,一個具有高度潛能的人,如果不肯用功,也不可能有很高的成就。事實上,資優生往往因為興趣深厚或廣泛,反而會投入更多的學習時間;只不過因為他們常常樂在其中,所以也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學習」了。

Q5.資優生自己學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別的教材教法。
A:資優生也是需要特殊教育的。
資優生的潛能是否能完全發揮,需要他人的關懷與良好學習環境的協助。有些資優生能力優異、興趣廣泛,學習任何事物都有優異的表現,也因此找不出自己未來應如何發展的方向,「教導他們如何抉擇」便成為重要的學習課題。此外,有些資優生因缺乏個別化的教育計畫及適當的評量方式,又沒有楷模認同的對象,導致他們對自我的觀感傾向於負面,學業學習低成就,此種學生可能會在學習上伴隨著焦慮感或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儕互動不佳─這些資優生更需要特殊教育的支援與協助。

Q6.資優生的體力通常很差,健康狀況不佳。
A:整體而言,資優生的體能及健康狀況優於普通生。
根據國內外對於資優生的追蹤研究發現,資優生並非如一般的刻板印象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而是在體型(如:身高、體重)、體能、健康情形等方面均優於普通生的一群。

Q7.資優生的情緒起伏都很大,均不能忍受挫折。
A:整體而言,資優生的心理及情緒適應優於普通生。
根據研究顯示,資優生情緒大多穩定、性格堅忍,所以「天才情緒多困擾」是個以偏概全的說法。不過,對於部分智商特別高的資優生(如:智商高於160),的確應給予特別的輔導-因為他們的思想通常都較同年齡的同學成熟,情緒敏感,容易想得多卻得不到同儕的認同,進而造成人際上的適應困難。然對於大多數的資優生而言,其情緒、人際及社會適應是良好的。

Q8.資優生都很叛逆,是很不受教的一群人。
A:有些資優生叛逆的行為是出自於挑戰既定知識或權威的表現。
資優生常因認知能力優異,而對生活周遭事物或書本上的知識抱持著「為什麼?」「一定要這樣才可以嗎?」的想法,並對既定的知識或權威勇於表達自己不同於普世的看法。然對於服從性要求較高的東方教育體系而言,常會被視為異類;若表達看法時態度不佳,則易被標記為叛逆的學生。此時,身為家長或教育工作者應做的事是:對資優生此項特質加以包容、接納與輔導,教導其在提問或表達想法時具備應有的禮儀與態度。

Q9.資優生皆來自於高社經地位的家庭。
A:資優生在各社會階層、各種族均可能出現。
µ資優生不見得只出現於社經地位高的家庭—雖然良好的家庭環境有助於資優的發展,然而各社會階層、各種族中均可能出現資優生。能影響資優發展的良好環境,應是親子互動良好、父母投入較多時間引導孩子的;高社經水準的家庭不盡然是資優生出現的必要條件。

Q10.資優全靠父母努力鞭策而成。
A:資優不是靠父母努力鞭策而成的。
孩子的潛能的確需要父母好好加以培育,才能將其潛能充份發揮。倘若父母忽略孩子的性向、興趣、能力及意願,而過度介入、揠苗助長,不但扭曲資優教育的意義,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會被破壞殆盡。

Q11.生理或心理有障礙的人不可能是資優生。
A:資優生中也有身心障礙、適應困難的學生。
資優生有時也具有「雙重特殊身分」-同時兼具資優與障礙的特質。舉例來說,你是否曾聽過「盲人音樂家」?「腦性麻痺的藝術學者」?「能言善道、反應敏捷、擅長分析,但閱讀或書寫有困難的人」?因為具有某些層面的障礙,使他們未必能有好的成績、好的表現,但他們優異的能力卻絲毫不容忽視。

Q12.女性不可能成為資優的人才。
A:優秀、傑出的人才中也常見女性資優生。
資優女性不乏具有傑出表現者,例如:社會科學領域的文壇張愛玲女士、蘇雪林女士,藝術領域的畫家陳進女士、舞蹈家羅曼菲教授,自然及應用科學領域中,物理學界的居禮夫人、吳健雄博士,生物醫學界蔡阿信醫師等,都是在特定領域有傑出表現的女性。因此,對於資優的女孩,家長應順其潛能因勢利導,依其優勢能力善加培育,而非一味地鼓勵其就讀符合社會刻板角色的學門;數學、科學、醫學、政治、法律和商業等領域,也應該讓資優女性有適性發展的機會。

Q13.資優生的人數很少,在他們身上投資資源是浪費的。
A:資優生是優秀的人才,為國家重要的人力資源,應善加栽培。
不少人認為資優生已具有先天的天賦,不必加以培育。然而,多數世界先進國家已察覺,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在於優秀人才--此與推展資優教育的目標不謀而和。因此,資優教育的投資對國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Q14.資優生都有成功的人生,失敗者不是資優生。
A資優不一定是成功人生的保證。
資優不一定保證成功,有時「資優特質」比「資賦優異」更為重要。要能成功,必須內、外在因素兼備,再加上機遇等等內在因素指動機(個人的成功需求與價值觀)、意志力(能堅持、努力不懈的完成任務)、自我管理(工作習慣、時間管理)、人格特質;外在因素指環境的支持、成功經驗與機遇。因此,資優生必須適性培養,方能發展潛能;若僅有高智商而無上述條件的配合,也可能成為資優低成就者。

<資料來源:http://elearning.ice.ntnu.edu.tw/teacher.asp師大WIDE-KM教師入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