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7 13:06:57寫手關燈愛地球

阿鼻淨土 ~壹章~ 第四十一話 諜報戰《龍貫履》

          第四十一話      諜報戰

 

      看著有口難言的楊德仁,在柯民敬身旁的兩位副司令官互看了一眼後,其中一個叫楊嘉航的副官開口對柯民敬說:

 

     「將軍,既然部長有事找你,我想我們就先告辭,剩下的細節我們明天再向你報告。」

 

      柯民敬笑著揮了揮手說:「不用這麼見外,你們不了解楊部長,難道我還不清楚他嗎?部長阿,事無不可對人言,你和我之間沒有麼不能對外人說的私事,況且在現在這大半夜的,你找我找的那麼急,絕對不會是私事,既然是公事,不如就讓這兩個小老弟一起給個意見吧?」

 

      看 著眼前坦蕩依舊的柯民敬,楊德仁更為難了,但他自己也知道,以自己現在的身分,又能夠有多少的私事呢?任何的一言一行都被攤開來檢驗,況且眼下這種生死攸 關的時刻,多拖一秒就多分變數,如果自己在這樣遲疑下去,不但救不了余克明,連自己也要跟著玩完,如今會找上柯民敬,不就是信得過他才會來的嗎?於是楊德 仁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始末說了出來,從紅色自由日的黑槍,私底下拜託調查陳順仁死因,到今晚的葉世久被暗殺,原原本本的說給了他們聽,後頭的兩個副官聽的 瞠目結舌,但柯民敬卻是眉頭深鎖,他淡淡地問了楊德仁一句:

 

   「那部長今天來找我,是要我協助余克明潛逃?」

 

   「這…」楊德仁很想直接回答是,但是這字卻說不出口來。

 

   「那部長今天是要表達什麼?」柯民敬冷靜的問道。

 

      這下楊德仁更無言了,是阿,今晚到底是為了什麼來找這小老弟的,他自己也知道如果明擺著要柯民敬知法犯法,那這個窟窿只會越捅越大,把更多不相干的人全扯 進來,說穿了自己也是被蔡長茂的陰招,給嚇得想找個人訴苦罷了,如果連海軍這邊也拉下水,那同時沒了海軍和憲兵的台灣又將變成什麼樣子。

 

      「部長阿,這是可不是鬧著玩的,」柯民敬打斷楊德仁的思緒:「我們是軍人,不論現在是否戒嚴,掩護殺人犯逃亡的話,軍法一判就是死罪,難道你想成為第一個被判死刑的國防部長?」

 

   「這....」楊德仁知道柯民敬所說的嚴重性,他更加地懊悔拜託余克明去追查陳順仁的事情,因為很可能是葉世久識破了余克明,又或者余克明追查到了什麼,所以才逼得余克明必須對葉世久出手。

 

      「部長不必再說了。」柯民敬轉身看著另一個叫黃致群的副官下令「致群,傳令北區艦艇指揮部,配合警政署封鎖北部海域,嚴防余克明趁隙偷渡。」

 

      這黃致群接令後便起身出去打電話,看著執意要捉拿余克明的柯民敬,楊德仁知道自己說服不了他,也沒立場去說服他,滿是無奈的說:

 

      「你們忙吧,我先走了。」

 

    就在落寞的楊德仁步出柯民敬的官邸大門後,一旁安靜許久的副官楊嘉航開口了:

   

      「司令…是真心想抓余克明歸案的嗎?」

 

      「呵,為什麼這麼問?」柯民敬神情輕鬆的反問道。

 

      「以現在我們跟日本緊張的關係來看,余克明如果從北海域出走,只能往大陸方向偷渡,我不認為朱靖會收留他,畢竟余克明殺的是自己培值已久的魁儡政權領導,在朱靖的眼裡,他可是把葉世久當成自己的孩子那般呼弄呢。」

 

      「哈哈哈,當初我起用你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我用錯人了,說我不該不守升遷制度提拔親信,但他們不會知道全海軍之中,你是最能了解我想法的人,如果左右手不能了解大腦的想法,那這雙手充其量不過只是個裝飾品。」柯民敬從沙發上站起身來接著說道:

 

      「好啦,我也該收拾一下準備出發了。」

 

      「司令打算親自坐鎮南艦指揮所?」

 

      「呵呵,或許我真的該稱你一聲蛔蟲,北部這邊就由你和致群打理了,我親自跑一趟左營,這事交代給誰都不能放心。咳,楊部長就是心腸太軟了,我們這些作學弟的只好暗中幫他一把。」

 

 

     「如果余克明在北海域落網呢?我們該如何處理?」

 

     「要是他真的連生死門在哪都不知道,那就當我們高估他了。」

 

     「但願這傢伙真的值得我們出手相救…」

 

      柯民敬笑著拍了拍楊嘉航的肩膀:「或許我該當面跟余克明說聲謝謝,如果不是他殺了葉世久,照此發展下去,出手殺他的可能是我;好了,你們除了配合警政署演 演戲之外,不要忘了繼續對中國嚴加監控,咳…蔡長茂封鎖消息的如意算盤是打不響的,十鍋九蓋哪蓋得住,說不準中共那方面現在已經得到消息了。」

 

      或許這柯民敬不當軍官的話,可以考慮改行當個預言家,他確實是有點先知的能力,因為在海峽對岸的北京政府,當晚已經獲知消息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書記,總書記你睡了嗎?」房門外一名武警輕聲問道。

 

     朱靖慵懶地推開房門,揉著雙眼沒好氣的問道:「這麼晚了,還有甚麼事情,不知道明天還要繼續人大嗎?」

 

     「抱歉總書記,情報局的屠局長來了,他說有緊急狀況要向你秉報。」

 

     「緊急狀況?難道是朝鮮仔和高麗仔又格老子的打起來了?叫他等等,我馬上就來。」朱靖一面指揮著武警,一面回頭對身後的夫人說:「你先睡吧,我去看看什麼情況。」

 

      急急忙忙搭了件風衣就衝下樓的朱靖,看見客廳等候的不只屠辛一個人,在屠辛的旁邊還有一個身材曼妙的年輕女子,當下朱靖馬上了解到,這情報頭子今晚並不是為了兩韓之間的事情而來。

 

      不錯,站在屠辛身邊的那女人,正是令當年台灣政府聞之色變的頭疼人物- - - 葉英。

 

      葉英,黑龍江哈爾濱人,樣貌甜美,又具有一副娃娃音的嗓子,因而有夜鶯這個外號,學生時代原本是黑龍江省極力栽培的體操運動員,但因為中國在體操這方面所 培訓的人才眾多,家境清寒又遲遲無法成為國家代表隊的她,在畢業之後為了生計,被中共國安部所吸收,受訓之後遊走在海峽兩岸之間,憑藉自己的條件與手腕, 成功刺探數件台灣政府的重要軍事機密,四年前被陳順仁時代的情治單位識破身分,陳順仁掌握證據後祕密策動獵鷹計畫,雖然成功逮捕以葉英為首的十七名間諜, 但事後國台辦得知消息,立刻召開國際記者會,反客為主指責台灣方面無意維持兩岸和平,胡亂逮捕中國遊客,汙衊中國政府;陳順仁迫於無奈,只好將十八人〈加 上當時葉英與台灣某高階軍官的私生子〉全數遣返,並限制其入境許可。遣返後的葉英,在屠辛的安排下接掌了福建國安情報工作,從原先的第一線刺探敵情,轉為 幕後的接應與匯報,蟄伏於閩粵一帶。

 

 

     「呦~~!總書記還是那麼的健壯。」葉英嗲聲嗲氣的說著。

 

     「收斂點,我夫人還在樓上呢,你的孩子也開始要進學校了吧,你這當母親的也得有個母親的樣子吧。」

  

     「屠局長,你瞧咱的總書記可真是對夫人死心態蹋地呢,真是像極了對岸的那個小葉。」

  

      屠辛心中不得不暗暗佩服,葉英這妮子的媚功果然了得,全中國誰不知道朱靖與夫人如膠似漆,但敢這樣當面挖苦他的可是沒幾個,當初將她拉進情報局可能是這輩子最明智的決斷,不過他也知道今晚來的目的,並不是要葉英證明自己的媚功。

 

      「別胡鬧了葉英,把最新的狀況報告給書記吧。」

 

      「呦呵呵,屠局長還真性急,妳們這些做大事的人可還真是一板一眼,嚴肅的緊呢。」

 

      「得了,別兜圈了,這些年妳還從沒親自來北京述職過,妳大老遠從福建來北京,到底是啥重要的事,讓咱的小夜鶯得親自飛這一趟?」朱靖一面笑著問道,一面招呼他倆坐下。

 

      「對岸的領導被暗殺了。」葉英收起玩性,冷冷的說道。

 

       「什麼?」這沙發還沒坐穩的朱靖,一聽到葉英這個消息馬上又站了起來,他看著葉英當下那種從容的神情,他知道葉英現在所說的絕對不是玩笑話,他嚴肅的問著葉英:「這情報可靠嗎?為何外交部方面沒有匯報這事?」

 

     「書記不必懷疑這情報,這些年我安插的諜兒們何時讓你失望過?您老也別怨外交部的同志了,您忘了葉世久生前已經發了戒嚴令了嗎?戒嚴國家的領導者死訊,可是國家的至高機密呢?這點您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確實,這消息太過震撼,朱靖閉上眼神遊了一會,旋即撥了通電話:「奇偉,別睡了,出大事了,秘密連絡所有在北京的軍委政委,現在立刻進人大會議堂開會,記住秘密行事,不得走露任何風聲。」

 

 

      掛上電話後,朱靖看著屠辛和葉英兩人說道:「你們也跟我來吧,這事影響太大了,你們得把事情跟大夥兒說個清楚。」

 

     「呦呵呵,這葉世久還真有面子阿,他前腳一走,後頭咱的總理就立馬找齊了政委軍委來議事,難怪對岸有不少人說他是咱總理恩養的龜兒子呢。」

 

      「這話講的太失禮了,不過說真格的,我當初真的對他寄以厚望阿,我以為兩岸和平一統會在我倆手中完成,我對他的期待不但超越兄弟、父子,說坦白點,我可是把他當成孫子般期許、呵護呢。」

 

 

      「噢~~屠局長,您也聽見了吧,原來那小葉可是咱總理的寶貝龜孫子呢。」

 

      「噯,妳這口沒遮攔的臭婆娘,你這不是拐著彎罵我是王八?」朱靖用著打情罵俏的口吻指責著葉英。

 

      「唔,書記這話還真折騰人,你明知道人家不是這意思的。」

 

 

 

                        ----------------------------未完 待續------------------------


                    《創作十字路》

                       ~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