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9 21:37:17豬頭翔

就廢了吧

為什麼社會主義型的政府要用國營事業穩定油電價格,因為油電是生活必需品,也就是說,資產幾千億元的郭董王董,就算不用累進稅率,他們交的稅還是比你多很多(如果是固定稅率,資產是你的幾倍理論上稅金就要交你的幾倍,當然用累進稅率就更多了),但一個人再會用再浪費,油電花用的差距能到多少?一倍?十倍?問題是人家的收入資產是你的千倍、萬倍吧!換句話說,油電的花費是必須,但卻是大約固定的,對於有錢人來說不算什麼的支出,可能就會讓窮人生活的很辛苦。

因此用國營事業控制油電價格,唯一的目的就是平穩價格,即使用納稅人的錢補貼也在所不惜,因為理論上有錢人交的稅是比窮人多的,補貼油電等民生物資有錢人就會在這個過程多出一些錢。如果認為油電等民生物資國營是為了賺錢,那問題就大了,前面說過,有錢人和窮人用在油電等民生物資的每月支出不會差太多,國營油電事業多賺一塊錢,理論上裡面窮人和有錢人出的部分約略相等(就算有差也不會差太遠,起碼和繳稅差距比起來很微小),而窮人和有錢人對於民生物資的支出痛苦程度又不相同,等於就是政府剝削窮人富裕國庫的萬惡政策。

我自己是反對政府控制市場的,也不認同用穩定物價當藉口,把產業收歸國有經營,因為任何企業交給政府營運,一定是效率低落,對大家都是浪費。比如說今年某國營事業為了補貼物價花了三千元,人事開支花了兩百元,如果不堅持產業國營的政策,這三千兩百元納稅人的錢,都可以拿來補貼物價;政府要照顧經濟弱勢族群的方法很多,不一定要靠控制市場來解決。問題是如果你認為用國營事業操作物價保護窮人是好辦法,我也不能反對你的用意(但我不認同這種做法就是,因為即使達成目的也很沒效率),但是用國營事業控制民生物資賺錢這真的太鬼扯了。

要不,中油就致力於穩定物價(往左走),油價打死不漲,要不就廢掉油電國營政策,價格由市場決定(往右走),至於為了讓中油賺錢讓窮人去死的政策是什麼鬼政策,我哪知道。

有位投資達人教大家的投資心法是,把你買進某檔股票的理由寫下來,在這個理由沒有消失前,打死不賣;相反這個理由已經消失的話,馬上出掉不要猶豫。我們把成立國營事業為了平穩物價這個理由寫下,今天這個任務失敗,表示這家公司也沒存在必要了,像電視上那些胡說八道講什麼「難道要讓中油倒嗎?」是啊,沒完成任務的單位為什麼不能倒?還是大家覺得今天讓政府經營產業,是期待它有一天能像三星一樣稱霸全球市場,成為台灣之光賺進大筆外匯,所以現在大家必須縮衣節食養著它(台下的不要偷笑)?如果你認為這件事情是有可能的,那請告訴我們這個未來能幫台灣拿下世界產業龍頭的國營事業是哪一家?台電?中油?兆豐金控?

台灣不是沒有全球數一數二的企業,台積電、鴻海、宏達電、華碩、宏碁,還有很多很多做零組件的小型企業,都是產業中名列前茅的好公司;既然不是台灣人做不到,那為什麼你會覺得中油大道可以併艾克森美孚、BP是不可能的,我想答案大家心知肚明吧!既然不能穩定物價、又不可能有國際競爭力,那要全民花稅金養著它的道理是什麼?

我們都心知肚明,不管是中油台電,還是兆豐金台鹽,他們賺錢都是賺人民的錢,賠錢也是賠人民的錢,但無論賠錢賺錢,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就是人事支出是人民多出的(賠錢不用說,當然是用稅金填補,即使是賺錢,那些錢也是從你口袋掏出來的,因為這些企業根本沒有國際競爭力,不會賺到外匯)。而且前面已經提到過,這些企業多半都是經營民生必須品營利,意思是他們不像汽車分藍寶基尼和豐田裕隆,可以讓有錢人花費是一般人的數倍甚至十數倍,也不向名牌包包或是時裝,有錢人一個人可以買一大堆,鹽巴、汽油、電力,大家再會用差距也不會太大(不要跟我講郭董家裡用的電因為是藍寶基尼等級,一度價格是你家的兩百倍),我知道有點跳針,不過實情就是,當國營事業賺錢的時候,等於窮人變相被剝削了。

這幾年台鹽和台糖事業化之後,多角化經營起碼不像以前那麼僵硬,可能會讓大家有個錯覺,其實政府經營產業也可以搞得不錯,不過綠迷雅有賣到美國嗎?台糖蜆精現在是日本熱門健康食品嗎?(中國,別鬧了,那是馬政府拿主權換的,而且下一任總統如果換台獨政黨,你看還有沒有?而且就算馬政府賣主權,也沒聽說真的創造什麼市場吧)出了國門就沒競爭力,幾乎是國營事業的共同特色(別拿法國的雷諾汽車那種特例來說,而且雷諾汽車現在也私有化了)。

最近有個新聞,美國因為從頁岩採氣的技術,這幾年不但天然氣價格大跌,而且可能從能源最大輸入國,反而變成能源輸出國;原因是他們的頁岩氣開發技術成熟了。換句話說,在可見的未來,美國可以從中東複雜的地緣政治問題完全脫身,而且完全能源自主。一個產業經營對一個國家的貢獻還有比這個大的嗎?可笑的是,這些都是私人公司達成的。除了產油國之外,全世界有哪個國營的能源公司能對國家產生這樣的貢獻?中油做得到嗎?

來自中國傳統的「官本位」文化,讓許多台灣人至今仍迷信政府這個組織,認為除政府之外,沒有其他組織--包括企業、慈善單位、宗教,可以完成有利全民的目標,問題是我們無論從哪個國家的例子來看,總是很難找到「大政府」真的能做到左派所說的那些好處。台灣在勇敢跨出民主化的道路後,明顯已經和傳統中國分道揚鑣,下一步,應該是讓「小政府主義」進來,拋棄「政府萬能」「社稷至上」思維的時候了。

就從廢掉中油等國營事業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