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5 03:26:02賣花陳

Humboldt squid巨無霸魷魚 南加出沒

去年底,大批巨型洪堡魷魚(Humboldt squid)出沒於聖克李門(San Clemente)外海,吸引諸多釣客前往捕釣,華人追逐魷魚不落人後,日前部分華人冒嚴寒低溫出海滿載而歸,享受一頓魷魚大餐。


「出發前調查氣溫為32度,有部分報名參加的釣友打退堂鼓。」組織周末魷魚垂釣活動的周先生表示,由於寒流過境,很多人擔心熬不住暈船和低溫,臨時決定退出,但仍有四名華人同好,於周六晚6時出海釣洪堡魷魚,一直到深夜零時返航。

由Dana Wharf Sport Fishing營運的釣魚船,從今年元月起每周末出船,載釣客出海釣魷魚生意滿檔。上周六晚,該公司又出三艘船載168名釣客,開到距離海岸兩哩外、深度超過800呎外海,停泊至深夜開放垂釣。




華人釣客Allen說,這些洪堡魷魚體積龐大,重量小從五磅起,大至上百磅不等,平均約在20到30磅之間。魷魚是群體行動,若手腳夠快的話,約一小時可釣好幾尾,釣漁船為避免釣線打結分兩邊釣,一邊是淺釣、另一邊是深釣,淺釣深度約50到100呎、深釣可達200呎。

用來釣魷魚的餌非小魚或蝦,而是會反射光的分岔球狀餌,利用魷魚趨光特性,使其誤以為是食物而捕捉。釣客王先生說,魷魚咬餌動作和魚不同,沒有明顯的信號,釣客必須感覺餌上提時,有突然的重墜或拉扯。他進一步形容,魷魚游動中咬餌是用觸角,此時要鬆線讓魷魚將餌抱緊,再收線即可。Allen說,魷魚捕釣時很忌諱脫鉤,一旦發生大批魷魚即離開現場,屆時又得重新找尋目標。

在魷魚被拉上時,現場氣氛達最高點,受驚的魷魚在甲板上奔竄噴墨汁與海水,被噴到的釣客興奮大叫,有些人紛紛拎起戰利品照相留念。釣魚船的船長Jeff Van Dyke說,隨船人員會協助一些釣客,在收線時以吊網捕捉魷魚,避免其逃脫或被漁船周邊的大魚吞掉。另外,釣魷魚也有相關規定,每人一次出海不得釣超過30尾。

在黑夜寒風侵襲的大海上垂釣,Allen 坦承滋味不好受,但隨著一隻又一隻魷魚上鉤,那種成就感與喜悅筆墨難以形容,寒冷與不適均煙消雲散,令人大呼值得。這趟周末釣魷魚之行,四名華人釣客共計捕到20尾魷魚,他們將大部分魷魚放到冷凍櫃保存,剩下的打算以碳烤、生魚片方式大快朵頤。Allen 說洪堡魷魚相當美味,特色是肉質軟、厚有嚼勁,新鮮程度更是一流。

不過,漁夫對大量湧入南加沿海的魷魚數量感到憂心,擔心是受全球暖化影響。

南加釣客Pete Thomas表示,洪堡魷魚過去十年主要棲息於南美洲外海,但最近幾年北移,不單出沒於南加州,甚至遠及北美大陸西北岸,此現象不尋常卻也無解。這種魷魚,最大可到六呎長、重達100磅。釣魚船業者Brian Crooke說:「今年數量多到不正常,我們曾出過三艘船,僅需一小時就釣到1800隻。」有鑑於魷魚趨光特性,垂釣多半是晚間,這些魷魚受光源吸引移到較淺的海域,此時就是釣客大顯身手的時機。

提到釣魷魚,他說被噴一臉墨汁是常見畫面,一般工作人員會建議穿戴連身式雨衣,以免沾到墨汁。但每次出海,都會看到有釣客被墨汁「洗臉」。捕上岸的魷魚,多半成桌上佳餚,華裔釣客Allen 說,華人最常見的烹調方式是烤魷魚串或三杯魷魚,肉質厚且味道鮮美,主流人士則是做成炸魷魚圈(Calamari)享用。

洪堡魷魚的造訪刺激釣魚觀光事業,但對漁夫而言不免感到憂心,怕這些外來貴客影響魚群棲息。漁夫Thomas Sterner 指出,有些魚群數量銳減,恐怕是巨型魷魚太過活躍,威脅到他們生存空間。更麻煩的是,沒人可預測魷魚會停留多久,Allen黃說以往有時維持數天、有時達數月之久,沒有特定的季節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