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0 23:32:53沐龍燭楓

◆有你‧真好◆ 金針花燦,青春忘憂


Left / 愛心媽媽 林芳妙Right / 李欣儒

 每逢八、月間,整個花東縱谷滿是熟黃金燦,那盛綻的金針,雖僅一日花期,古人卻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蘇東坡更有詩云:「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撥,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萱草」即指金針,古時象徵母親的慈愛。此外,其味性甘涼,食用可以潤肺退火,因此又名「忘憂草」。

  火車上,欣儒看著窗外的景致,內心滿滿的,都是芳妙阿姨的愛,如同那一整片的金針花田般,燦爛芳馨。過去的她,蜷縮在幽蔽陰暗中,龐大的恐懼緊攫其心,痛苦喘息。幸而,愛心媽媽芳妙阿姨如母親般,開朗的笑容、溫馨的關懷,撫去籠罩其心的霧嵐。從此,青春重新面向陽光,幸福之花盛綻。



◆四圍鐵壁 重重匝繞

  來自花蓮的欣儒,國中畢業後,便獨自一人,至台北就讀醒吾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專二那年,她開始感到極端的不快樂,淚水難抑,害怕步出房門,只要獨自出門,腦海即浮現自己受傷的畫面,總覺路人都會做出傷害她的舉動。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時常覺得會有人在食物下毒,而不太敢吃飯,只跟室友吃相同的食物、和室友一起出門,絕不讓自己落單。

  強烈的恐懼感,猶如四圍鐵柵般,緊緊地封閉、隔絕欣儒的內心,她開始想要逃避在台北的求學生活,每逢週末,便立刻奔回花蓮。假期結束前,搭車北上回學校時,龐大的壓力如烏雲般,遮去天頂的藍,使她在火車上不停地啜泣顫抖。

  那時的欣儒,長期活在莫名的恐懼和焦慮中,個性變得十分敏感,也不喜與人往來接觸。如此狀況,讓家人一度希望她休學,回家好好休養,父母甚至鼓勵她求診心理醫師。然而,欣儒仍堅持著要完成學業。就這樣,在痛苦的日子中過了兩年。

  一位在花蓮即認識欣儒,且同於北部求學的學會大學部同學,在得知欣儒的情況後,主動與之對話,欣儒因而開始單純地參加學會活動,也投入2007年的花蓮暑期國高研修,活動過程雖深受感動,但開學回到北部後,她的心境仍是依舊。

  某天,回到台北租屋處,欣儒收到了一封信,而這封信竟在她往後的生活中,注入一道耀眼溫藹的陽光。

◆一紙書關懷 如沐三春陽

  原來,這封信是家住台北林口的芳妙阿姨所寄。於信中,芳妙阿姨不僅寫下了關心的話語,還附上阿姨家的住址及聯絡方式。照著信中的住址,欣儒鼓起莫大的勇氣,決定前往和芳妙阿姨見面。

  猶記,欣儒與芳妙阿姨第一次見面時,心中滿是慌恐,然而,第一眼見到她的阿姨卻馬上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並說道:「歡迎你來到林口!」當時欣儒真是嚇壞了,心想──「眼前的陌生人,為什麼要對我如此熱情?」

  進到屋子裡,阿姨泡茶給她喝,但她卻因怕有毒而不喝。繼而,阿姨開始關心欣儒的生活,她卻都沉默不答。最後,就在兩人相識的第一天,阿姨直接將一整把的家中鑰匙遞給欣儒,並告訴她:「這裡就是你在台北的家,可以隨時回家,有任何需要都不要客氣喔!」

  當下,欣儒感動地哭了,封閉已久的內心完完全全的打開,褪去了自己的保護色。自此,芳妙阿姨就成了欣儒最信賴的愛心媽媽。



◆亭亭萱草立 芳心可銘感

  在芳妙阿姨的聯絡下,欣儒開始參加大學部的活動。芳妙阿姨也常常親自開車接送欣儒參加座談會、佛法講座、御書學習班。輸送路程中,阿姨都會與她分享所聽到的信心體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信心上的、學業上的、生活上的,芳妙阿姨家就成了欣儒最好的去處,尤其是阿姨家的御本尊、學會書籍和阿姨的信心鼓勵,都給予她很大的支持與力量。

  欣儒與愛心媽媽的感情很好,兩人一起出門時,芳妙阿姨總是會跟別人說欣儒是她在花蓮的女兒。有次,欣儒身體不適,阿姨將她帶回家裡休養,並且予以細心照顧,直到欣儒身體恢復。平常,欣儒幾乎每天都會到阿姨家唱題,和阿姨一起唱題時,讓她感到非常溫暖。如果阿姨因加班晚歸,也都會留紙條給欣儒,還買蔬菜湯讓她帶回租屋,使得獨自在外唸書的她,感受到愛心媽媽的溫暖。

  欣儒的個性總是過於緊張,往往因小事而感鬱悶、感到驚慌焦慮,但是芳妙阿姨明朗的笑聲,總能讓她心情放輕鬆。漸漸地,在這一年中,欣儒有了明顯的轉變,不知不覺地,欣儒可以自己一個人搭乘長途的公車參加學會活動,可以自己到市區補習,可以自己一個人開心的做很多事情,不需依賴別人,進而,也在學會活動的磨練中,開始學習照顧大學部的其他同學。

  芳妙阿姨那將之視如己出的愛心,如亭亭的萱草般,不求回報地綻放馨香。而阿姨的這份真心,欣儒同樣用生命深深感動著,從此,欣儒知道,自己再也不是孤單的了。

◆萱草生堂階 遊子行天涯


  欣儒準備二技考試的那段時間,芳妙阿姨為她祈求,無論如何,一定要考上最適合的學校,最後透過欣儒與愛心媽媽拼命的祈求,終於考上了台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二技部!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與愛心媽媽的分離,內心即使不捨依依,但是芳妙阿姨鼓勵她:「會考到那裡就絕對不是偶然,你的使命在那裡,我也很放心,這麼認真的孩子一定會在台南好好廣布的,如果有空,周末也可以回來台北住呀!」要離開台北時芳妙阿姨給她的,是更多更多的祝福。

  如今,欣儒已在台南讀書一年多了,依舊常常與愛心媽媽連絡,繼續與芳妙阿姨分享彼此的信心生活。心情低落時,欣儒第一時間總會想起阿姨溫暖又明朗的笑容。有時阿姨還會打電話給她,讓欣儒與阿姨照顧的大學生分享其以信心戰勝課題的心得。

  2009年7月,欣儒實現計畫已久的夢想──遠赴英國自助旅行21天。出國前一天,她回台北芳妙阿姨家過夜。隔天一早,阿姨親自送她到桃園機場搭機。第一次出國的欣儒,心中不免感到忐忑不安,而看出欣儒心境的阿姨說道:「這麼乖又這麼善良認真的孩子,一定會受到諸天善神的守護的。」因為這溫暖的話語,讓欣儒走進機場的前一刻放下了緊張的心情。

  古時,當遊子要遠行時,便會於北堂種植萱草,冀望母親能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對欣儒而言,心中則總是懷著對芳妙阿姨的感激與感恩,前往自己的使命所在,依著阿姨的交代,持續在廣布道路上,活得幸福!



◆青春向陽 幸福花綻

  「我相信,可以與阿姨相遇絕非偶然,非常感謝御本尊的安排,讓這麼悲觀的我遇見了極度明朗樂觀的阿姨,每當難過時我就會想起阿姨大笑的臉!」欣儒說道。

  深受芳妙阿姨照顧的欣儒決意,要在廣布大道上好好奮戰,站在廣布最前線,揮舞勝利旗幟,絕對要讓更多人幸福。即使生活面臨考驗,也要不斷燃燒自己心中的太陽,每天帶著歡喜心和超越難的心挑戰所面臨的問題。

  池田SGI會長說道:「現實中,不管是誰都在與苦惱搏鬥。只要絕不屈服、絕不放棄、堅忍不拔,幸福之花必定盛開。」

  現在的欣儒真的與以往大不相同了,能在廣布大道上為他人的幸福奔走,她大呼:「實在是太幸福的一件事了!」其心中,常懷感謝,感謝御本尊的安排,感謝所有陪伴著她的前輩與共戰夥伴。

  飛機上,雙手緊握創價母親給予的溫暖關懷,現在,欣儒的一顆心為陽光籠罩,多麼多麼地想向芳妙阿姨說──

  「阿姨,我愛您!」





(2010年1月號《羅盤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