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6 00:56:33沐龍燭楓

「禮樂先馳,真道後啟」 ──藝術的力量 Chung-kun專訪


  由於父親從事室內設計的相關工作,仲堃小時候得以接觸傢具製作的許多設計圖稿和書籍,加上母親在其年幼時也曾開班教授鋼琴。可以說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所從事的工作潛移默化的影響仲堃於美術設計及音樂的喜好。

  國中時,美術老師發現了仲堃在繪畫方面的長處,於是大力鼓勵仲堃參加許多校內外的比賽,過程中,奠定了仲堃於繪畫方面的實力及信心。其後更是在老師密集的訓練下,順利的考上省立鳳新高中美術班,這是仲堃踏入藝術學習的重要關鍵。

  求學過程中,仲堃面臨的重大課題,便是「學藝術,畢業後的出路與前景」。儘管在其心中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即成為一名職業藝術家。然而,社會上有著同樣求學背景的人,畢業後能夠繼續從事藝術創作的可說少之又少,畢竟現實與夢想的跨度是一件極大的挑戰。

  目前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的仲堃,秉持著池田先生的鼓勵──「要成為一流的人物」,明白無論如何一定要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有實力的人。而自己所學的科技藝術所包極廣,不僅結合電腦、繪畫、攝影,更涉及聲音、程式、機械等方面。仲堃在自己最有興趣又最能展現自我的科技藝術領域中,以著兼容並蓄的積極態度去學習各個層面的知識。

  另一方面,大學部的活動也提供了仲堃許多學習的機會。甫投入大學部時,仲堃便加入羅盤針,學習如何從無到有地完成一本期刊;在攝影報導的使命中,學習剪接影片的技術;以及話劇的編排、製作Flash動畫等。直到現在,這些能力都能時時派上用場。仲堃確信,這些磨練都是往後自己人生的勝利基磐。

  仲堃在創作思考上,唯恐陷溺於自己煩瑣的思慮中,以致裹足不前。但在學會幾年下來的磨練,以及前輩的鼓勵,讓仲堃懂得在有限的時間中,做最有效率的規劃,激發出最棒的創意。像是在學會人才單位「多媒體宣傳組」,常常是在越不可能的情況下完成的作品,越能超越自身狹隘的思維。因為確信即將完成的影片,能夠帶給更多的人歡笑、勇氣與成長。

  前年,仲堃與一群於聲音影像實驗有興趣的同學,成立了一個名為「i/O」的組織,試圖結合諸多跨領域的媒體,作為一種非敘述性的嶄新表達方式。同時,還舉辦了多場聲音藝術(Sound Art)的現場表演,在目前仍未普及的台灣,算是扮演著推廣的角色。

  猶記得二○○○年考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時,父親送給他的一句話──「禮樂先馳,真道後啟」深深的影響著他。父親希望仲堃能夠透過藝術、透過創作在信心的路上,去影響更多的人。在經過了幾年的親身體會,真的讓他了解到藝術作為一種力量的道理。

  未來,仲堃打算申請國外駐村計畫,甚至考慮博士班的申請,以作為教職的準備,抑或成立獨立工作室,兼顧創作。「未來」對於仲堃來說,有著許多的可能性,但無論如何,仲堃誓願絕不會離開學會的腳步!而在目前的使命上,在多媒體宣傳組培育更多能獨當一面的同學,發揮個自不可或缺的使命。


(2007年5月號《羅盤針》)

註:
「i/O」 即「Input / Output」指存在於當下數位時代無所不見的一個基本單位。國外駐村計畫 國家文藝基
■金會或是亞洲文化協會,提供了不少資金贊助各類藝文團體或個人,提供各國藝術家彼此交流的機會。


■如是我「啊~」 / Thus Have I “Ah~”

王仲堃 / WANG, Chung-kun


  「啊~」作為一種被影響的狀態、一種測量地面起伏的反射。

  安排三個並置且不同步的影像,反覆隨機重組合唱出不和諧的頻率。

  此想法來自於生活必備的代步工具-機車。往往從A至B地間行駛的路程是種無聊的消耗,偶然發現當騎車隨意吟唱時,聲音因為路面的顛簸扭曲,漫無目的的「啊~」並不代表什麼,卻是最直接的反應作為一種測量的工具。

  作者於近來多嘗試實驗聲響的創作,在聲音的思考上,對於城市都會的交通噪音題材感興趣,特別是作為一個身處在看似繁榮卻壓力十足的環境當下,試圖去尋找一種疲憊狀態下遺忘了的感知。



◎作品年代:二○○七年

◎媒材:單頻道錄影

◎尺寸:需要至少五點五公尺寬的牆面或跨距。

◎展出形式/設備:單槍投影機、懸掛投影面板(尺寸414x116cm 可等比例縮放)、紅外線感應器、Arduino晶片、個人電腦。
楓谷 2007-04-23 11:50:33

看ㄋ你的文章,很有感覺的說.我自己也做網站,希望可以多多交流一下,大家保持聯繫.

版主回應
呵呵 謝謝你的支持與鼓勵
相信一定有機會多多交流的
2007-04-23 15: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