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01 11:51:01深藍

好書轉貼:【財富第五波 THE WELLNESS REVOLUTION】第9章


第九章 潛力無窮


人體細胞不停地更新替換,大多數保健行為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一個細胞都能適當地吸收組織再生所需的原料──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但人生到了某個階段,「有些東西」會告訴人體器官的每個細胞停止再生,於是造成人體老化、生病和最後的死亡。有時候,即使細胞或器官並未因為生化因素而變壞,「有些東西」還是會告訴器官內不正常的細胞大量複製,破壞器官的正常功能。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這個「東西」是生命基因碼龐雜指令中的一項,稱為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或是DNA,DNA是存在於所有細胞的一種有機化合物,含有遺傳特徵和複製的基因碼。

留心DNA

基因碼是一部由三十幾億不同字母組成的人體「教科書」,完全用四個字母(A、T、C和G)寫成,沒有空白或標點符號。我們現下所稱的DNA物質,早在1869年即已被發現,20世紀下半葉才證實其在遺傳的角色,本世紀初科學家才完全拼湊出人類基因的圖譜。
  
從長遠來看,認識並能操控這些基因碼,是保健產業最令人期待的發展。

我們只要用簡單的設備,從口中輕輕一刮,就可以檢驗一個人的DNA,並借此預測罹患某種疾病的機率。不久之後,科學家應該可以根據最近完成的人類基因圖譜,預測一些非外力因素(例如節食和運動)所造成的疾病和症狀。
  
科學家冀望在2010年以前,這類的基因檢測能普及化。往後幾年,保健經銷商就可以根據檢測的結果,推薦大家維生素或補充品的相關療法。
  
例如,一個人的基因如果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年輕時就應該直接攝取鈣質補充品。或是一個人的基因容易罹患前列腺的毛病,也可以即早服用鋸棕櫚。
  
保健企業家,尤其投身健康食品和膳食補給品的人,如能率先留心DNA相關新興科技的發展,將能讓自己的事業一飛衝天。
  
近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科學家正研究所謂的基因干擾(genetic intervention),即對容易罹患疾的損害基因進行矯治或修護。雖然維生素和補給品的用途,或許會被這種技術取而代之,但是科學家認為在數十年內,利用基因干擾治療各種疾病,恐怕不大容易。
   
往後的幾十年,人體的基因碼和其所造成的老化現象,將持續帶動保健產品和服務永無止境的需求。如果基因研究有突破性的發展,任何一項延緩老化的保健產品和服務,將造成更多的保健需求。因為滿意的消費者希望維持更健康的容貌和感覺,而且壽命延長後,將消費更多的產品和服務。

造福人群的機會

本書花不少篇幅介紹一些保健企業發跡致富的策略,以及告訴你如何汲取成功的經驗。但當你發財之後,社會上仍有些事情比增加銀行存款更重要。
   
經濟上,一般人常以金錢和人口數字指出現代人缺乏保健的概念。美國每年的醫療費用約1.5兆美元,佔國民所得的七分之一。而將近7700萬的美國人,或 27%的人口屬於病態肥胖。1.84億的美國人,即61%的人口屬於超重和不健康。這些數字過去幾十年間呈現倍數成長,僅僅過去5年就上升10%。
  
這7700萬肥胖人士,代表的是生命的虛擲。他們缺乏精力,無法充分享受人生、工作和家庭的樂趣。他們大部分的人生都浪費在和疾病糾纏,卻只是治標不治本,只能讓他們恢復工作的能力,並繼續消費不健康的食物和疾病的產品和服務。
  
美國有1.7億的人不屬肥胖但超重,這些人因為營養失調而經常疲倦、緊張、頭痛、精神不濟和肌肉無力。當他們求助於醫藥時,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這是老化的常見症狀。
  
當然,這些不幸的人遇上你和你的保健事業,情況將為之改觀。
  
當你每天外出推銷保健產品和服務時,所傳達的訊息比推銷的產品或服務更重要。當你大肆宣揚保健產品的功效時,等於告訴消費者可以掌握生活並開始走向保健之路。
   
一般而言,消費者決定購買一項新產品或服務之前,心中大概已經興起過兩次要買的念頭,但沒有立刻採取行動,不久就忘得一乾二淨。所以,產品的曝光率要高,讓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才會在第三次決定購買時付諸行動。因此,廣告公司促銷新產品時總是事先告訴廣告主,除非產品廣告的音量夠大,否則消費者不會上門。
  
你每次向潛在保健消費者傳達保健訊息時,就算他對你個人的產品或服務回應冷淡,但每講一次,就更接近讓他作出有利保健的決定。從保健的立場而言,所有的保健企業人士都是有志道同的夥伴。所以即使你表面失敗,但事實上卻是讓這位潛在的保健消費者漸漸地接受保健,作出改變人生的決定。
  
正如第二章中所言,一旦你成功的說服某位消費者試用保健產品,並且產生正面的評價時,他們就會變成如飢似渴的消費者,要求更多的保健產品和服務。
   
希望你立刻啟身投入保健事業,成為這個偉大產業的先驅之一。愈早開始,潛在的收益就愈大。但如果你立刻付諸行動,卻不能有立竿見影的成效時,往往失望之情也愈高。其實,許多消費者才剛剛第一次體驗保健的妙用,並因而消費更多的保健產品和服務,龐大的保健消費群正在醞釀成形當中。說不定你的產品或服務將來炙手可熱,但你卻因為看不到短期內消費人口遽增而半途而廢。
  
一旦你的產品或服務略有小成,一定要有堅忍的毅力和財務的資源,推展給更多的潛在消費者。然後累積足夠的客觀數據,對結果深入剖析,以決定自己保健事業的方向。
  
數學上有所謂「頻率」(frequency)的概念,也就是個別事件並無脈絡可尋,但事件經過一段時間累積後,的確有一套發展模式。許多新興企業家往往難以掌握其中的精髓。茲以下例子說明頻率的理念。
   
投擲硬幣10次並記錄結果。你會很詫異地發現,正面(或反面)出現的機率是80%到90%,而不是想像中的50%。投擲同一枚硬幣100次之後,你會發現正面或反面出現的次數是47%到53%。因此,沒有必要因為一件事的結果而沮喪失意。累積足夠的事件或頻率,分析後的結果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你的保健產品或服務的銷售策略成功的機率也許是50%,但最初10個潛在客戶中卻有8或9個會失敗。相反地,你也可能在最初就大有斬獲,卻擴張太快,來不及思考作必要的策略調整。
  
如果你的夥伴心灰意冷,準備放棄,而你仍然無法以頻率的理念說服他時,千萬別灰心。因為即使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也很難理解這個理念。
   
我的父親是位虔誠的教徒,堅信唯有上帝是萬物的真理。他逝世於癌症,認為自己的病狀和社會的經濟問題,都是因為人類蹧蹋上帝賦予我們的工具,即使病危之際也從未動搖此信念。他堅定相信,套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上帝不會和宇宙擲骰子。」(God does not play dice with the universe.)
  
雖然父親很欣賞這句話,但愛因斯坦這句話實際上犯了很大的錯誤。愛因斯坦當時正研究所謂的統一磁場理論 (unified field theory),用來解釋宇宙萬物間從最小的電子到最大行星的運作模式。他主導這項研究時,認為個別的原子粒子絕不會像骰子一樣的隨機移動,如果觀察的頻率夠多的話,就會發現粒子的運動遵循既有機率法則。
  
今天,不管是核能或個人計算機萬物的運轉,都可以用基本粒子行為機率為基礎的量子力學加以解釋。愛因斯坦沒有想到上帝不但發明骰子,還創造頻率的理念,讓我們瞭解骰子的運作模式並根據結果作決定。
   
身為一位經理人、教師、父親和業餘的神職人員,經常有年輕人問我,為什麼辛苦努力的付出卻得不到回報。我試著安慰他們說,我也經常有挫折感。雖然上帝創造一個井然有序的世界,但同時也創造沒有絕對規則的世界(也就是機率)。我相信上帝這麼做,是希望藉由創造一個不斷挑戰的世界,增強我們的信仰。這個世界不會事事稱心如意,但只要不氣餒,持之以恆,成功可期。

財富後面有隻看不見的手

我在1996年著手本書的相關研究時,並不期望找到解決保健需求的圓滿答案。雖然世界對抗饑荒與種族歧視有長足的進步,卻認為我們的健康面對「疾病」的反對勢力時,簡直束手無策。
  
我悲觀的理由在於國民的不健康是社會上最強一股勢力所造成的︰經濟。凱恩斯曾經說過︰「經濟學家的理念比一般認知的影響力更大。事實上,這個世界由少數人所主宰。有些務實派的人自以為不受任何知識的影響,卻通常是一些已過世經濟學家的奴隸。」
  
肥胖、超重和不健康的國民,曾經是1兆美元食品業和1.5兆美元醫療業共同經濟利益下的奴隸。2001年,當我知道保健產業已經突破2000億美元,在2010年以前邁向1兆美元大關時,我可以預見疾病所製造出來的經濟問題,必須靠保健產業的經濟解答。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描述個人放任追求利益,將直接提升整個社會的福利。史密斯鑽研經濟體運作的模式愈深,愈深信他所謂「一隻看不見的手」將引導個人的行為朝向增進社會的財富邁進。雖然史密斯在當時是位激進的科學家,避免使用上帝這個字眼,但我們閱讀原文時,史密斯顯然知道誰在操弄這隻看不見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