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8 04:24:52深藍

好書轉貼:【財富第五波 THE WELLNESS REVOLUTION】前言

作者: 保羅.皮爾澤(Paul Zane Pilzer)

知名的經濟學家、身價千萬美元的軟體企業家及大學教授。所著的《上帝要你富有》(God Wants You to Be Rich)和《點石成金》(Unlimited Wealth)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皮爾澤二十二歲取得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MBA),於三十歲前賺取人生第一個一千萬美元,並出任布希、柯林 頓兩任美國總統的經濟顧問,同時是NPR與CNN的評論員。曾任花旗銀行副總裁,過去二十五年間,皮爾澤創辦並主持多家軟體、教育、金融服務公司。


前言─迎接保健革命

20世紀,由於汽車的發明、航空業的發達、個人電腦的普及和家庭計畫的推廣,顛覆了整個人類的生活型態。這些發明不但打造了許多企業王國,搶佔先機的企業家和投資人更累積了富可敵國的財富。21世紀的重大事件正在醞釀發酵,同樣會顛覆我們的生活,並在往後十年創造龐大的商機,那就是保健革命。

我們每天都用的牙膏、洗髮液,白天的飲食到晚上睡覺的床墊及化妝品,日常生活的每一個決定,早已透露出對保健的需求。我們需要產品帶來安全,也要預防產品可能造成的傷害。然而,社會大眾對保健的需求才剛剛起步,一般人並不知道可以隨時隨地作地保健,同時市場上有關保健的產品和服務並不十分普及。本書將詳細介紹新興保健產業的相關資訊,讀者不但可以掌握致富商機,也可藉此保健養生。

未來十年商機

亨利‧福特(Henry Ford)率先以大量生產的方式製造人人都買得起的汽車,當時許多人都不看好汽車市場。因為當時的路面大多顛簸不平,也沒有加油站,而且多數人只要步行即可到達上班地點。但隨著汽車產量地增加,需求也隨之增加,搬遷到郊區的人們需要汽車代步,加油站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不久,汽車已經成為工作、購物和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如果時光倒流回到福特推出Model T車款的時代,有人說汽車不只是項新產品,更將是開啟全球數兆億美元商機的新產業,你會贊同嗎?你可曾想到短短一百年間,全球有將近5億輛的汽車在道路上賓士,並帶動加油站、道路、輪胎、郊區住宅和速食產業的興起?

當時不但缺乏平整的道路,沒有加油站,而且人人都在住家附近上班,員工每週工作六天,薪資微薄,星期天也沒空開車出去遊玩。你能料到日後員工每週只要工作五天四十小時,而且生活日益寬裕嗎?你會相信汽車將帶來龐大商機嗎?
如果你相信日後汽車業將發達,且帶動其他數兆美元相關產業的蓬勃興起,身為企業家或投資人,該如何搶佔一席之地?是要押注在汽油動力的汽車,還是電力或柴油動力的汽車?或者該投入修築道路、生產汽車零元件,或開發休閒住宅?更重要的是,一旦決定投入某個產業,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鴻圖大展?

1981年,IBM的個人電腦與蘋果(Apple)的競爭機種和無線電音響城(Radio Shack)共同催生了龐大的個人電腦產業。大多數人同樣沒有料到,這不只是一項新產品,而是為世界經濟創造另一個數兆美元產業的先驅——個人電腦市場,到了1991年,短短10年間,電腦的銷售額就已經超越美國汽車的營業額。

從當代經濟史看來,以往需要一百年才會完成的重大改變,現在已經縮短為不到十年。你能像比爾‧蓋茲(Bill Gates,微軟,軟體業)、邁可‧戴爾(Michael,戴爾電腦,硬體業)、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亞馬遜,通路)那樣有先見之明,預見個人電腦數兆美元的商機嗎?你又會踏入哪一塊個人電腦領域?

汽車和個人電腦出現時,都被視為矛盾產品(oxymora)。畢竟,在習慣以馬和馬車代步的年代,社會大眾很難相信交通工具可以是自動的。同樣地,在需要騰出一個房間裝置主機電腦的時代,誰又能預見電腦有朝一日會「個人化」?
  環顧歷史,一些革命性的新產品都是因為科技上的突破,降低製造成本而日漸普及的。

人類並不需要汽車和個人電腦,除非買得起——就像我們今天對星際旅遊的需求。但是,只要這些新產品的價格大眾化,很快就會從一項單純的新產品搖身成為日常工作或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汽車和個人電腦究竟憑什麼因素迅速崛起,席捲全球市場?這當中可有脈絡可尋?瞭解這些普及化產品的特性,也許有助於預測其他前景看好的新產業。一項新興、大眾化的產業通常具有五項特性,這點稍後再談。在此先透露如何認真看待保健產業,並瞭解其必將成為未來明星產業的原因。

保健產業 兆億商機

下一個兆億美元的產業正在萌芽,這個產業將深入我們生活的各層面,並在十年內創造一兆億美元的商機。但我們今天渾然不知,就像不知道1908年的汽車業或1981年的個人電腦會帶來龐大的商機一樣。汽車業由於化學、冶金和金屬科學上的突破而蓬勃發展,個人電腦業則得力於物理學和二位數學而欣欣向榮。
  
下一個兆億美元產業,將歸功於生物和細胞生化科技的突破。

保健產業面對的是人類生命中最奧秘的難題——老化和生命力,科技在這方面迄今仍未有突破性的進展。在明確定義保健產業和指出其商機之前,應該先界定其和另一個利用相同科技產業的區別——現今達到1兆5千億美元的健康醫療產業。美國的經濟體約有七分之一,總計1兆5千億美元是來自健康照護(healthcare)產業。健康照護這個字眼並不恰當,彷彿整個經濟體的七分之一是用在疾病(sickness)產業上,字典中的疾病定義是「身體不適、不健康、虛弱或罹患某種疾病」。

疾病產業是被動性的產業,雖然病痛的嚴重程度不一,但人們只有發生特別狀況或罹患疾病時才會成為疾病產業的客戶。

沒有人想成為病人。

美國下一個十年將興起的兆億美元商機,是目前尚未普及的保健產業,字典中的保健定義是「健康良好的品質或狀態,尤其指以主動積極方式達成的身體狀況。」

保健事業是主動積極的產業。人們心甘情願成為顧客,想要更健康、降低老化的現象和避免成為疾病事業的顧客。每個人都希望預防勝於治療,成為保健客戶。

我對疾病和保健產業的定義如下:

生病事業,是指事後對罹患一般病痛到惡性腫瘤的病人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目的不外乎治療疾病的症狀或治癒疾病。

保健事業,是指事前對健康人們(沒有疾病纏身)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讓他們更健康、健美,並延緩老化現象或防患疾病於未然。

商機指南

第一章將和各位分享我對今後十年保健事業遠景的看法。當我著手蒐集資料撰寫此書之初,認為現有的保健事業如健身俱樂部、維生素等在美國的營業額或許已達數十億美元之譜。然而,讓我詫異的是,事實上這個營業額接近2000億美元,包括700億的維生素和240億元的健身俱樂部。現在只有少數人具有保健的概念,想想看,當愈來愈多的人瞭解保健對提升生活品質和延年益壽的功效時,保健事業前途必不可限量。

第二章將介紹需求的概念,以及保健需求的演變和控制性需求的成長如何發生。讀者將發現,現今2000億美元的保健需求不過是冰山一角,這些保健新產品和服務(和現有農業或醫藥等產業的衍生產品有所區別),只是經濟體中新興兆億美元產業的開端而已。

第三章描述現有以超重和肥胖人士為目標的農業和食品業,產值也達兆億美元,而且金額還在不斷竄升中,結果造成美國人口現有61%超重、27%病態肥胖,人民的健康亮起紅燈。這些數字自1980年以來增加了一倍,在過去四年則增加了10%。其他已開發國家,尤其是歐洲共同體也是類似的情況。
  
第四章將指出,這種不正常現象創造了這個時代最龐大的商機之一:教育消費者保健知識、供應健康食物和提供現今食物所缺乏的維生素和補充品。

過去的健康和疾病產業有一大部分和保健息息相關。上一個世紀初,由於疫苗接種和抗生素在技術上的突破,使得千年來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得到了預防與控制(例如天花、傷寒、肺結核、小兒麻痺)。不過,這些已經都是陳年往事啦。

美國現有約七分之一的成年人口從事健康醫療產業,絕大部分著重於治療疾病而不是預防疾病。

第五章將探討專業醫療人士在保健事業中可掌握的商機。

第六章將說明為什麼現有僱主付費的保健制度正瀕臨崩潰邊緣,該如何應對以求自保。雖然美國過去十年的經濟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但個人申請破產的案件,從1990年的75萬件遽增到1999年的150萬件,增加了一倍之多。其中大部分是因無力承擔家人龐大的醫療費用所致。

今天若干產業的發展前景似乎讓人振奮,但比起即將來臨的保健產業可就小巫見大巫了。正如1908年的汽車和1981年的個人電腦,其實最好的新產品和服務尚在實驗室裡發展,往後幾年中將陸續問世。今天,只要在口腔內輕輕一刮,就可以檢測出一個人的DNA,推測出罹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一個機靈的保健企業家就可以利用這些資訊發展特定的運動、食物、維生素和補養品以預防疾病。

以新科技為重的產業,能真正從中攫取龐大利潤的是經銷商,而不是原始的發明人。部分原因在於日新月異的科技領域中,就像今天的CD-ROM就是明天的卡式錄音帶,只有經銷商不會迷戀某種科技,能隨市場變化及時推出更新和更有效的產品。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第七章探討的:今天多數零售產品的配銷費用約佔成本的七至八成,正足以說明,為什麼自1970年到1990年間世界級的富翁,都是掌握配銷通路,而不是製造產品的人。

第七章同時也指出,近年配銷通路的本質已有很大轉變,從純粹銷售產品的實體經銷,轉換成傳播產品訊息的知識經銷。威名百貨(Wal-Mart)的山姆‧華頓(Sam Walton)是1991年的世界首富,他利用實體通路販售商品給需要的顧客。亞馬遜公司(Amazon)的貝佐斯,因為販售連客戶自己都不知道的商品,而榮登1999年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

新興的保健產業恰恰符合這種特性:產品和服務的多數成本在配銷,且大部分的潛在客戶尚不知道這些產品已經問世。假設我在1845年告訴你,加州在1849年將掀起淘金熱,就算你有滿腦子的發財夢,抵達加州後辛苦賣命工作,除非你知道礦脈所在,否則仍將一無所獲。事實上,大半輩子尋求黃金,希望一夕致富的礦工很少如願以償。

在加州淘金熱中致富的人,都是利用自己在其他領域的技術和關係,提供淘金客所需的產品和服務,例如亨利‧威爾斯(Henry Wells)和喬治‧法戈(George Fargo)就是設立威爾斯‧法戈公司(Wells Fargo Company)專門提供礦工金融和快捷運輸服務而發財致富的。我們每個人活了大半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專業技能和人際關係。第八章將告訴你,如何利用自己的老本行,在這即將來臨的兆億保健產業中搶佔一席之地。

不管是提供保健服務、配銷產品,或直接投資保健產品,都可以說是商機無窮,但我們應該致力於最能發揮手中現有資產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