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05 13:08:23萬寶路

靈魂的重量 你必須先死一次

 
 
文:洪崇仁
 
 
看過電影【靈魂的重量】(21 Grams)的觀眾,剛開始一定都被搞得一頭霧水,因為導演採用非線性的敘事手法,而且時空超級混亂,讓觀眾抓不到故事的時間點,也摸不著空間的相關性;導演在開場放了一堆男男女女的生活切片,習慣好萊塢主流敘事結構的觀眾,這時便會開始動腦筋思考,這到底是一部什麼樣子的電影啊?
 
然後,剛好躺在病床上的男主角開始了旁白,說了一些很生命晢學的話,有關靈魂的重量、有關於存在與否云云,於是,「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就跟著男主角靈魂出竅似地,冷眼旁觀上帝跟這些男男女女開了什麼玩笑?
 
 
【靈魂的重量】是以「愛情像母狗」(Amores perros)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與編劇吉勒莫亞瑞格的作品,由西恩潘、班尼西歐岱托羅以及娜歐蜜華茲主演,兩個金像獎得主與威尼斯影后,重量級的演技,讓觀眾在銀幕上,從頭到尾感受著那種生命中既重又輕的存在感,那絕對不是像原英文片名「二十一公克」那樣輕的感受。
 
據說,人死亡時身體會減輕約二十一公克的重量,那是一個銅板的重量、一條巧克力的重量......,也許,就是一個人靈魂的重量。【靈魂的重量】是敘述由西恩潘演的大學教授保羅面臨了婚姻危機,只剩一個月生命的他,正等待著心臟移植手術,她的妻子卻希望透過人工受孕來懷有他的小孩,延續他們的生命。
 
由班尼西歐岱托羅飾演的前科犯傑克,改邪歸正後,全心全意把自己奉獻給上帝,跟妻子用心地照顧兒女。娜歐蜜華茲飾演的克莉絲汀則是兩個小女孩的媽,結果,開快車的傑克,撞死了她的兩個女兒與丈夫,這三個人的靈魂,在上帝的安排下,出現了無法預知的交集。
 
同樣的故事文本,如果在一般的機遇巧合處理下,就是一場意外造成了三個家庭的破碎,再來關照這些人和那些人的生活,加拿大導演艾騰伊格言的【意外的春天】與美國導演蓋斯凡桑的【大象】都算是這類風格,當然,還有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的後設經典【紅色情深】、【藍色情挑】、【白色情迷】三部曲,在電影語言的開創與生命哲學的詮釋上,各國導演倒是風格互相輝映。
 
而墨西哥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的【靈魂的重量】,則把說故事的方法變成以上帝超然的眼光出發,一樣的宿命,一樣的生離死別,卻在故事的頭與尾繞成了一個圈,一個有生必有死的生命輪迴。有些觀眾會覺得結局其實在前面就可以猜到了,沒什麼新鮮感,但是這種對於觀影結局的期待,更加顯現出觀眾長久被好萊塢傳統敘事結構牽著走的荼毒,唯一的解藥,就是觀眾要讓自己在電影院裡先死過一次!
 
一個人唯有死了一次,才會回頭反省自己的生命,這種好似日本能劇主人翁的說故事風格,加上這三個主角彼此間類似佛教的因果業障,雖然全片是以基督教為中心思想的串聯,但是全世界的宇宙觀不都大同小異嗎?
 
如果我們可以體會上帝對凡夫俗子開玩笑的心情,就可以了解,上帝讓傑克害死了克莉絲汀的家人,卻讓瀕死的保羅活了過來,克莉絲汀失去了女兒,卻可能因為保羅而又懷孕了,而上帝的僕人傑克,因為面對自己的罪惡,讓自己其實是死而復生,所以,保羅的靈魂再次消失於肉體時,他跟片頭一樣,不停地問著我們觀眾,在這消失中,我們獲得了什麼?在這得到中,我們又失去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