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0 14:31:05dddiary

侯立朝/孔子小傳 (3)野合,私生子,攝相事

三、野合,私生子,攝相事

  孔子,的確是私生子。徵在與孔叔梁紇,的確是野合。野合,有二說:一是史記中索隱說:「家語云,梁紇取魯女施氏生九女,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於顏氏,徵在從父命,為婚,其文甚明。今此云野合者,蓋謂梁紇老而徵在少,非當壯室初笄之禮,故云野合,謂不合禮儀。……」二是後漢書禮儀志之說:「天子立大社稷,二月、八月及臘,一歲之祠。二月,春種。八月,秋收。臘,獵畜之節。二月、八月,會合男女,祭社。祭社而有裸灌之禮,而有野合之俗。」從孔子自幼由母氏撫養一事來看,野合就是野合,是風俗,非關禮儀。甚或有被強暴的意味!因為孔梁紇孔武有力,是一位六十四歲的武士兼大夫,有強姦顏氏徵在的可能。孔子又身形像似父親,高大健壯,有武夫壯氣,時人謂之「長人」,的確是個特別突出的私生子。

  陬邑(鄒邑)顏氏,就是顏回一族。顏氏是以禮殯送葬為專業。所以孔子跟隨母親生活,受到顏氏職業的習染,自小好設祭祀禮容,也曾參與執喪之禮,學習喪祭儀式。(朝案:我在小時,亦曾習之。在大喪禮中,有唱禮官四人,都有秀才身份!起唱時曰:執事者各執其事,鳴炮、作樂,引孝子祭拜……)。習禮,必先識字,必先熟記禮儀順序,必之生榮死哀!必知事死如事生,父母死,「當大事」以祭之。中國人無宗教,這就是宗教心。所以,孔子是由禮知識而通達社會知識,再問學不倦,到處拜師求知,故能精通六藝、六經,壓倒魯之三桓貴族,自辦「私塾」補習班,吸引來眾多貴族子弟向他求學,他變成一位「私學」教師,而壓倒了周公的「官學」教官。私學教育自孔子始,周公「官學」被孔子「私學」取代!這就是「革命」!這就是中國的私學精神,發展到東林書院,以後乃有鄭成功打敗荷蘭帝國主義,孫中山推翻滿帝專制主義。

  孔子自己說:「吾十有五歲,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在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他跌跌撞撞,做小吏,做游民,西到洛陽,去周天子的圖書館中看書。東到齊國,景公問政,被晏子打斷。齊景公告訴孔子說:「吾老矣,不能用也。」趕快走吧,不走被殺。此時,孔子是三十五歲。返魯後,做為魯國政教上的禮儀顧問,仍被歧視。直到魯定公九年(紀前501年),孔子五十一歲,才被任命為魯國的中都宰,因治績模範於各國,二年生為司空,並攝相事,隨定公會齊於峽谷,齊侯歸還魯國汶上三田之地。此時,天下人皆把目光集中於魯相孔子身上。孔子也的確是個相才,「孔子仁於魯,前仕三月及齊平,後仕三月及鄭平。務以德,安近而綏遠。當此之時,魯無敵國之謀與鄰境之患,強臣變節而忠順,大國畏義而合好。」(鹽鐵論)。

  因此,遭到齊國的敵視。韓非子說:「仲尼為政於魯,道不拾遺,齊景公患之。黎且謂景公曰:去仲尼猶吹毛耳。君何不迎之以高位重祿,遺哀公以女樂,以驕榮其意?哀公新樂之,必怠於政;仲尼必諫,諫而不聽,必輕絕於魯。景公曰善。……」(外儲說)。這就是「論語」中所說的「齊人饋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此時孔子是五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