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8 14:50:46dddiary

侯立朝/世界四大聖哲之一的孔子小傳 (1)

世界四大聖哲之一的孔子小傳
--晚年思想革命,不再夢見周公

六十八歲孔仲尼,落葉歸根返故里。
詩書禮樂重定調,易傳春秋見天機!
笑對當年周公夢,借用乾坤立人極!
有教無類誨平民,萬世師表稱第一。



一、世界四大聖哲之一

  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根據黑格爾(Hegel)的「哲學就是哲學史」的想法,想改寫一部「偉大的哲學家思想」的著作,把「哲學就是哲學史」改寫為「哲學就是哲學家」。世界的哲學家可以分做三部份:第一部份是「聖哲」,只有四人。第一位是蘇格拉底(469-399B.C.),第二位是佛陀(560-480B.C.),第三位是孔子(551-479B.C.),第四位是耶穌,稱此四人為「聖哲」(paradigmatic individuals),是比第二部份的偉大的思想家更偉大而有深遠的影響力。

  雅斯培當然未見到孔子晚年思想革命,故而對孔子的理解僅止於「論語」中的層面.但也抓到了孔子思想的基點是「仁」,而不是「禮」。「仁」是孔子思想的匕首,「禮」是周公統治的工具。仁是反禮的刺刀,仁不是禮的附庸。他說:「孔子稱人的本性為仁,仁包括人性與德性。仁並不是諸德目中的一個,而是統攝諸德,是一切德性的靈魂。由於仁,個別的德性才能成為真理。仁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根源:『仁者先難而後獲』,仁是不可界定的,但它的性質只是被隱蔽而已。它存在於孔子所稱的『中庸』之中。中庸的運作由內而外,『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由內在顯示出來,並且一切都決定於此根源。」

  雅斯培只提「論語」及「中庸」,還未涉及到「易傳」是孔子晚年思想革命之本根:「生生之為易」的仁義Ren-1性,也就是人的本質性,人的存在性,中庸中「天命之謂性」的存活性。是由「一陰一陽之謂道」生出的道性。仁是生之道,也是生之德,儒家的「道德觀」是生生,來自於「天地之大德曰生」,無生不道,無生不德,仁就是生之道與生之德,故「仁政」就是生民、養民、教民、活民的政治!違生就是違仁,違仁必暴,就得革命。「大學」一書,就是訓練正己正人的「仁政」統治的訓練。所以,易傳、中庸、大學,是儒家「仁義革命」反周禮封建統治的三部曲。要細讀我寫的「孔子晚年思想革命」及「孔子美學與哲學」二書,才能有正思與正解。以「仁」反「禮」,孔子不再夢見周公。仁如一粒麥種,先死而後生。禮如一套枷鎖,把仁囚而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