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21:02:24RICHIE

覺光遠照—老法師的六大事業(上)

覺光遠照 老法師的六大事業

———謹以此文紀念敬愛的老法師

    老法師走了,千言萬語無法表述心中的哀思,但無常是這個世界的法則,釋尊也要示現無常,對此,我們必須接受。追憶老法師一生的事業,只能形容為浩如煙海、莊嚴宏大。如果要一一細講,那必須出一部專著來論述。我常常想,老法師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意義究竟何在呢?如果我們不把老法師一生的事業梳理清楚,縱使聽聞過老法師講經說法,仍然可能看不清事實真相。如何評價老法師的一生,我們不需要用個人崇拜的方式讚頌,我們只需把事實羅列出來,相信大家就能得出客觀公正的結論,這是對老法師最好的追思和懷念。

    我試著把老法師的事業概括為六大項:一彌陀事業;二華嚴事業;三地藏事業;四夫子事業;五觀音事業;六了凡事業。

    大家隨此文仔細回顧一下老法師一生的這六大事業,就能明白老法師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老法師出現在這個時代,不是無緣無故的。老法師的出現,可以用四個字闡明,那就是「應運而生」,應這個時代的運。

一、彌陀事業

    末法時代,眾生煩惱業障最為熾盛,種種法門難以成就,最簡易最穩妥的成佛之法就是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宋朝開始,眾生的根器逐漸下降,提倡禪淨雙修的祖師便越來越多,於是王龍舒大士的會集本應運而生,此後淨土法門越來越興盛。彌陀事業,是老法師來這個世界最大的事業、最重要的事業,這個事業是幫助此土眾生一生成佛,永遠出離六道輪回,是世間任何事業不能相比的。老法師的彌陀事業,是在繼承了歷代祖師的淨土宗教義精髓基礎之上,結合現代社會的特點、契合現代人根性的淨土宗教育。老法師是當代將淨土宗教義發揮到最圓滿的人。這不是溢美,不是誇大,這是事實,我們下面會一一剖析。老法師講解淨土宗,文句淺白而不失系統,義理深邃而不落繁蕪。老法師所傳的淨土法門,依靠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簡潔流暢、文句優美的《無量壽經》,提出「一部經一句佛號」、「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的理念。又給出「十念法」等修行手段。那些因為工作繁忙時間短缺,或面對各種宗派法門的宣傳無所適從的人,老法師為他們指明了一條坦途。而老法師又不同於某些淨土宗派別宣揚只管念佛不管行持,老法師一再強調「淨業三福」、「持五戒修十善」的重要性。

    修行淨土的人不可能離開這個世間單獨存在,還要在社會上工作生活,如果像某些派別那樣只強調念佛,不建立行持法則,那麼淨土宗行者很可能忽視德行,口念彌陀而行非法之事,這樣的教法不是彌陀本懷。近代淨土宗的大德,哪一位在提倡念佛的同時,又高度重視倫理道德和因果教育呢?遠一點是印光大師,當代就是老法師。

    老法師講傳的淨土,可以用八個字概括:「不偏不倚,中正平和」。說到不偏不倚,老法師不會用「只需念佛就能往生」這種低門檻的話拉信徒,也不會用「斷煩惱才能往生」這種高門檻的話嚇唬淨宗行人,老法師強調的是「功夫成片」才有往生的把握。不用功是不行的,但是也不需要修行者斷惑證真這麼高的門檻。老法師所講傳的淨土,雖然義理圓融,但是句句不離行持,並不是僅說空話。老法師指出一個淨土修行人,行持上要修「淨業三福」,沒有德行的人,極樂世界是不接納的。老法師講傳的淨土,既要度此土眾生去極樂世界,同時也幫助這個世界建立道德秩序。老法師講傳的淨土,雖然淺明簡易,但是處處指歸心性,並不是只談事相。老法師講傳的淨土,標準不高也不低——有信願行,往生人人有份;雖然人人有份,但你不努力還是去不了。縱觀當代弘揚淨土的大德,如老法師一般特別強調「一門深入」、「功夫成片」和「淨業三福」的人,是沒有第二位了。老法師講傳的淨土,同時兼具了至淺和至深。說淺,老法師的淨土最淺,不識字的人都能聽懂;說深,老法師的淨土最深,天臺的判教、華嚴的事事無礙、禪宗心性說,始終貫穿於老法師宣講的淨土之中。我聽老法師講經,覺得老人家是當代把禪宗和淨土要義結合的最為圓融的法師,若非自性流露,僅靠意識心分別念和博學強記是做不到的。老法師將漢傳佛教淨土宗教義發揮到了淋漓盡致,老法師所傳,是當代最圓滿的淨土教。

    老法師是近現代淨土宗之中,最重視《無量壽經》的法師。我們知道《無量壽經》在我國佛教歷史上,塵封大藏千載。《無量壽經》的注疏只有隋朝慧遠大師的《淨影疏》和吉藏大師的《嘉祥疏》,而這兩部注疏完成之時,《無量壽經》唐譯宋譯還沒有出來,淨土宗的教義還沒有系統化完善化,其他的注疏就是韓國和日本還有幾部。《無量壽經》不受重視,主要原因是版本問題。存世的五個版本差異很大,各有所長,各有所缺。唐譯本文字最好,但是缺少很多重要內容,比如「五惡五痛五燒」及「邊地疑城」等內容。魏譯本文字拗口,因為個版本屬於早期佛經譯本,當時漢語佛經翻譯還很不成熟,許多翻譯的名詞,後來都不再使用。至於吳譯、漢譯、宋譯相互對比都有缺失,這是漢傳佛教淨土宗很不幸的一件事。印光大師雖然勘定《淨土五經》用的是魏譯,但是印光大師一向主張的是念誦《阿彌陀經》,並沒有提倡將《無量壽經》作為淨土宗的主要功課。而現代社會,人們受教育的程度遠遠高於印光大師的時代,分別心更是遠遠超過那個時代。這時候是需要一部將淨土宗理事因果講述相對詳細的經典作為修行功課的。老法師提倡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這部會集本文句優美,便於念誦,較古本不繁,較《彌陀經》內容更加豐富,恰到好處,真正是文簡義豐,理暢辭美。因為老法師數十年精誠推廣,使得這個簡潔順暢的版本傳遍世界,不知道多少人因為這個版本往生西方。老法師的彌陀事業,和夏蓮居的會集本是不可分割的。甚至可以說,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就是為老法師的彌陀事業準備的。

    因為老法師弘揚會集本的影響力太大,也引起了佛教內部很大的反對,於是不少人開始流通魏譯本,似乎《無量壽經》又受到了重視,可是這種對抗性的「重視」,恰恰是因為老法師推動的學習和讀誦《無量壽經》的熱潮引起來的。此前佛教界對《無量壽經》是否有過這種程度關注呢?老法師推動《無量壽經》之目的,是度人去西方。而很多人在老法師之後流通原譯《無量壽經》的目的,是對抗「偽經」。那麼大家可以自行觀察,在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被「打倒」之後,這些反對者是否帶領信眾修行原譯《無量壽經》呢?絕大部分沒有。反對之後,將信眾的信心擊碎,其他事情就不管了——西方怎麼去,不是我的事,我只管打假。

    反觀老法師,老法師弘揚《無量壽經》是真正的一大事因緣,不存任何名聞利養之念。如果為名利而弘揚,佛教界都反對會集本,老法師大可以去講講魏譯、唐譯,一樣有人聽,為什麼要頂著暴風驟雨一般的反對聲謾罵聲,一心弘揚夏老的會集本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夏老的會集本應機,應機便能救人。就像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金剛經》、《法華經》等等,譯文並不完整,但是簡潔流暢,文句優美,大家喜歡讀,這就是應機。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經典是意譯,不是逐字逐句翻譯,等同於再創作。為什麼要對佛經再創作呢?因為梵語和漢語之間文法差距太大,直譯以後,梵文的美感就都消失了,中國人不會喜歡。鳩摩羅什大師根據漢語的特點對佛經進行了再創作,文字融合了梵漢之美,所以他翻譯的佛經流通最廣影響最大。我看過現代一些學術文章,批評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不准確,還說「打破了一個神話」。可能從學術角度看,羅什大師譯本真的不准確,但是這些「不准確」的佛經度化了多少人,這些學術研究者們是不知道也不關心的。老法師弘揚會集本,不是為了博得講經的名利,而是大悲心救度眾生。

    因為老法師知道什麼是應機,這不是學術是救人。夏老的會集本,融合了五種譯本的精華,文辭優美上口,讀誦起來非常舒暢。更重要的是有了這一個版本,後世淨土宗修行人不需花費更多時間精力去研究五個原譯本,便能瞭解淨土法門的教理行果,便能對極樂世界的殊勝莊嚴生起信心。信心是往生淨土的第一關,也是最重要的一關。有了信心,通過讀誦這一部經,在阿賴耶識裏種下西方淨土的種子,長時薰修,日久功深,臨終必定往生。老法師弘揚《無量壽經》,既不是搞學術研究也不是彰顯自己博通三藏,老法師的目的只有一個——大家去西方,永脫輪回苦。會集《無量壽經》,自王龍舒到夏蓮居,其願望是救人,不是標新立異。因為淨土宗是最能夠大眾化的佛教宗派,不同於臺賢性相。修習淨土宗的念佛人,大多數,甚至說絕大多數是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時間研究經典的,不大可能五本通讀。為了讓這部分人做一堂功課就能瞭解淨土教義精華,把西方極樂世界的種子種在阿賴耶識之中,出於佛菩薩的大悲心和善巧方便,因此才有了會集本。漢傳佛教習慣讀經,藏傳佛教習慣讀祈禱文。因此漢傳佛教淨土法門出現了夏蓮居會集本;藏傳佛教出現了喬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這兩部神奇的文字,承擔了漢藏淨土法門慈悲普化的任務。

    其共同點都是文句流暢、朗朗上口,便於讀誦。如果說搞學術研究,一個會集本的確不夠,如果是真修實證,求生淨土,那完全夠了。所以反對會集本的佛門人士,幾乎從來不引用印光大師評價魏源會集本的話「真修上士觀之,亦大有益」。印光大師所說的真修上士,是和搞學術研究者相對的。印光大師的意思很明白——如果你是修行人,求生淨土的,你讀會集本是有很大利益的。反對會集本的人,也從來不提蕅益大師校對過王龍舒會集本,更不提楊仁山老居士刻印《淨土四經》用的就是魏源會集本。反對者很清楚,蕅益大師和楊仁山大士是打擊不倒的,打擊這二位,他們自己先倒了,所以繞開不提了。因此我說他們大部分人並不是真的反對會集本,而是享受打倒別人的快感,誰好欺負誰容易打倒就打擊誰,不好打倒的就算了。我聽到著名學者錢文忠教授說過,錢教授說《無量壽經》可以有兩條路,一條會集本,一條原譯本,這兩條路可以並存,這些話都有錄音。錢教授是季羨林的學生,研究梵文和佛學但不是佛教徒。學者都能看到這一點,佛教信仰者裏面,卻有那麼多人容不下會集本,天天喊打喊殺,實在令人歎息。老法師最初提倡會集本,佛教內是有不少法師支持讚歎的,後來反對的聲音太大,支持的人慢慢變得越來越少,很多寺院也不再允許流通會集本。因為會集本這個問題,教內對老法師侮辱謾罵的聲浪非常之高,可是老法師不改初衷。因為老法師弘揚這個版本,沒有名利的因素。如果老法師內心有一絲一毫名利,那早就改弦易轍了。如果老法師改了,去講其他譯本,會影響老法師的聲望嗎?老法師講《華嚴經》講《金剛經》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的時候聲望低嗎?既然教內對《無量壽經》會集本這個事非議太大,老法師如果為了保住自己的名利,再不碰這個事了不好嗎?講點其他的經,博一個「老法師」、「老和尚」的名聲,一樣有供養有信眾,何樂而不為?如果弘揚淨土,只講沒有爭議的《阿彌陀經》豈不是最安全最穩妥?所以請大家想想老法師這樣做是為什麼?老法師弘揚夏蓮居會集的《無量壽經》是真實救人,不是為了自己的所謂名聲,所以才會頂著狂風巨浪也要堅持到底。老法師說過:夏蓮居會集本是李老師傳的,我相信老師,即便全世界都來反對這一本經,我都要堅持。這一點,老法師的同學、慈光圖書的朱家豐館長後來證實,老法師從臺中去臺北出家的那一天,李炳南老居士坐著腳踏三輪車去送老法師,並把帶有自己親筆眉注的夏蓮居會集本傳給老法師,老法師對此視如珍寶,朱館長的話也是有視頻為證的。朱斐居士也是李老師學生,比老法師還早,朱斐居士後來也講過夏蓮居會集本。李老師的眉注本有影印版,大家可以翻看,經題上面清楚的寫著「會集本三字刪」。經題不加會集本三字,這是李老師的意思,不是老法師自己的意思。老法師又說,障礙夏老的會集本,至多障礙一百年,一百年後就障礙不了了。我想今天反對夏老會集本的人,無不是尋章摘句的反對。在未來世界,當人們不再被語言文字束縛,而能直觀感受到語言文字背後的能量的那一天,會集本也好,老法師也好,就沒有人會障礙了。

    老法師是當代第一個提出彌陀村理念的佛教法師。彌陀村,用現代的話解釋,就是淨土宗社區。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理念,關係到淨土宗在未來世界的發展。雖然老法師提出彌陀村理念已經幾十年了,一個真正的民間社區式的彌陀村還沒有出現,但是這並不代表未來不會出現。未來世界的人因為老法師的理念,會建立淨土修行社區,會利益許許多多的人,希望未來在淨土社區修行和生活的人們,不要忘了是誰提出這個理念的。

    老法師繼承了夏蓮居老居士的理念,把過去民間的念佛團體「蓮社」、「念佛會」改稱「淨宗學社」或者「淨宗學會」。淨宗學會並不是一個組織,而是古代「蓮社」的現代稱呼,這樣更能貼近現代人的思想,更能適應現代人的感受。受老法師理念的影響,世界各地建立了許許多多淨宗學會,這些學會把淨土法音傳播到全球各個角落,這也是老法師數十年弘揚彌陀事業的成果。這些學會並不是由老法師統一領導,更不是某個人某個組織專屬。至於後來,夏蓮居老居士最初成立的淨宗學會又被恢復,有人便稱其他淨宗學會不是正統云云,這是違背了夏老的初衷的。

    老法師一生弘揚淨土經典,《淨土五經》每一種都講過多遍,其中《無量壽經》講解十餘次(菁華選講不計入)。蓮池大師弟子古德法師留下的《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是蓮池大師《彌陀疏鈔》的講義,教內幾乎失傳,幸賴老法師於臺北臨濟寺庫房內發現,並且開講,使其在教內家喻戶曉。老法師多次開講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是當代淨土宗法師裏面對於《要解》講解次數最多的人之一。對於其他淨土宗大德的著作,只要是正知正見,老法師都極力讚歎。印光大師的《文鈔》、夏蓮居老居士的《淨修捷要》、黃念祖老居士的《大經解》,乃至一位不知姓名的老居士口述的淨土宗修行心得《靜老說的話》,老法師都大力弘揚。仲巴活佛把藏傳佛教淨土法門最著名一部著作喬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拿給老法師,老法師也是讚歎並印贈。老法師一生結緣了不可計數的阿彌陀佛聖像、西方三聖聖像、念佛機和播經機。老法師倡印的白瓷阿彌陀佛像,便於觀想,在佛教內流通極廣,隨處可見。這些法寶散佈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為有緣人種下解脫的種子,也許今生結果,也許是未來世。

    上面提到,老法師的淨土思想,我概括了八個字:「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淨土宗在傳播過程中,也有些流派有偏頗的思想,我們歸納一下,最典型的有如下三種。這些思想,和老法師所傳的淨宗教義相比就是有偏有倚,不中正不平和,這些思想與祖師所講述的義理是不符合的。

    第一種偏頗:「淨土宗只念佛就可以了,自身行為的善惡不影響往生」。以前國內某位弘揚淨土宗的法師說:「往生淨土只要念佛就行了,和你孝順不孝順父母這些事沒關係」,這位法師他弘揚的是從日本流傳過來的淨土思想,只要念佛就可以,其他不管。有人說老法師不是也一再強調「老實念佛」嗎?老法師常常提及的鍋漏匠不是一心念佛就往生了嗎?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老法師一再苦口婆心地強調「淨業三福」和「紮根教育」。所謂只管念佛而不去建立和規範道德及日常行為標準,這種教義對佛教並不是一種好的思想。例如侵華日軍有的人也標榜自己是佛教徒,他們信奉的教義不對人的善惡進行過多約束,宣揚只念佛就可以往生,實際上他們是否真能往生呢?老法師從不這樣講。老法師是當代淨土宗法師裏,最為強調「淨業三福」的一位,其力度無人可比。

    老法師又提倡紮根教育,老法師強調不紮根對於往生淨土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情。一些念佛往生的案例,我們仔細觀察,或許這些念佛人不懂什麼是淨業三福或者紮根教育,但是他們的日常行為,基本都符合淨業三福的要求。老法師也不否認有些臨終聽聞佛號往生的案例,比如老法師經常提到的周廣大先生。但是老法師也特別說明,這樣的案例,大都是前生就接觸過這個法門的福德深厚的人,這一生迷了,臨終接觸到,一聽就生信心,所以能往生,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甚至有的人半生念佛,臨終卻不願意聽聞佛號。老法師所傳授的淨土教義,強調身口意的純淨純善,而不是忽視道德行為準則只念佛號。因此老法師的教法,能夠淨化社會,改善世風,不會帶來日本淨土宗某些派別的流弊,這一點希望大家都能認識到。

    第二種偏頗:「往生極樂世界要消業往生,而不是帶業往生」。即必須當生證果位才能往生,或者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才能往生。這種說法曾經在海外一度流行,讓不少淨宗修行人產生了恐慌,老法師對這種說法進行了糾偏。老法師講到,彌陀本願,就是接引凡夫往生,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這是不是業呢?說消業往生,那就沒有人能去淨土了。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凡夫未斷煩惱,一樣可以往生,否則末法眾生就沒有得度的機會了。由於老法師的解釋,這種消業往生的說法帶來的恐慌,也因此消除了。

    第三種偏頗:「臨終顛倒也能往生」。持這個說法的某些派別,他們解釋說一棵樹一直向西傾斜,如果樹倒了也一定向西倒。一個人如果每天想著往生西方,臨終就能往生,就算顛倒了,包括老年癡呆症,包括臨終胡思亂想了也能往生,往生並沒有那麼難。他們所說的樹向西傾斜,最終會倒向西方,這確實是祖師的話,但是後面臨終顛倒也能往生,這不是祖師的話。淨土的門檻究竟高不高呢?老法師對這個問題解釋的最透徹,人可以不斷煩惱往生,但是臨終一刹那煩惱要伏住,如果臨終一刹那煩惱起了現行,那就不能往生。伏煩惱是需要功夫的,能達到「功夫成片」,才有把握臨終煩惱不起現行,否則誰也不敢保證一定往生。對於臨終正念,這是往生的一條基本要求,有的人說臨終顛倒也能往生,這是違背了淨土宗根本教義的。老法師傳的淨土法門,不要求達到「一心不亂」,但也絕不是說只要你念佛就一定往生,甚至你只要有去西方的心願就一定往生,這些說法是不正確的。往生西方需要你付出努力認真修行,雖然不要證果,但還是要功夫。臨終最後一念,是非常重要的。老法師的淨土,門檻既不高也不低,所以我總結老法師的教法,是「中和之教」,不偏左也不偏右。

    淨土宗在傳播的過程中,因為弘法者見解的差異,對於教義的闡釋也不同,其中也有很多偏頗的派別,而老法師在傳講淨土的過程中,用源自經典和祖師言教的正知正見糾正了這些偏頗。縱觀當代淨土宗的弘揚,老法師是當得起第一人這個稱呼的。

    老法師宣講淨土的數十年,把正知正見的淨土宗教義,傳到世界各地。此前西方世界是禪宗和密宗的天下,鮮有法師講解淨土。老法師到了美國後,把彌陀事業弘揚到了西方,之後是新加坡、澳洲。特別是老法師到了新加坡居士林之後,真正是做到了法音普覆,度人無量。因為聽聞老法師的講解,不可計數的人對淨土生起了堅定的信心,最後正念往生。

    彌陀事業是老法師的第一事業,也是老法師來到這個世界最大的因緣。古人說「願將此土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這就是老法師一生弘揚淨土的真實寫照。老法師行彌陀事業之時,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接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