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3 20:41:32heimy

Metropolis

It's time to start~~

考慮了好久好久,如果在紐約只有二個晚上的時間,第一個晚上給了紐約洋基隊,第二個晚上到底要給百老匯的那一部戲呢?? Lion King 不用說了,是所有上演的劇場中唯一買不到票的,那麼接下來的選擇呢? Chicago?? 42 St.?? Mamamia?? 還是 Sly Fox??

呵呵呵....最後還是給了 Blue Man Group 呀...這個表演是在 off broadway ,一個叫作 Astor Place Theatre 的劇場,我原本以為這個表演那麼紅,應該一場賣給一千個位子沒有問題,結果...

出人意料的,它一場只賣二百五十個位子。

現場不准攝影,所以呢,我無法讓大家親演看看劇場的 layout,不過,我大概算了一下,一排椅子是十二個位子,戲院一樓有大約十五排左右,而二樓,也大約只有五排左右吧...整個表演,就是三個藍人和這兩百五十個觀眾的”互動”中展開。

Interactive, 是Blue man Group 表演的重演,表演者不斷運用各種方式,不斷地和觀眾產生互動,而互動的基礎,就是一個非常 Close (封閉且接近)的環境...

這樣說吧,我坐在第七排的走道邊,整場秀,我至少被藍人直接”碰到”(就是按著頭呀/拉著背呀...)至少四五次,而整場秀和主角保持的距離,都大約在十公尺之內:前五排的觀眾,更是早有防備地穿好雨衣,防止各種突如其來的異物突擊(各種水呀/食物呀/紙團/顏料等等...)...相對於在國家劇院動不動就想用望遠鏡的疏離感,這種鮮活的表演魅力,正是不斷吸引觀眾”近”場被整的主要原因。

與觀眾製造互動的方式很多,可是在 BMG 的秀中,我特別注意到的是燈光的作用。BMG 的秀基本上是個默劇,然後,所有互動透過兩個方式進行:一是表演者的動作,另一個是舞台上的跑馬燈...而觀眾可以非常容易被”引導”的原因,燈光的巧妙運用就是很大的重點。

舉個例子,show 是七點開始,一般的劇場表演,大約會先暗燈三次,然後讓觀眾有心理準備時,燈光才會全滅...可是這個秀,從六點四十就開始暗燈了,然後讓觀眾在幾乎全黑的環境坐了二十分鐘,眼光可見的,只有 Exit 的燈號,還是一個舞台上的跑馬燈:上面不斷地 show 著:不可以照像,沒有中場休息,等下要用的紙是回收紙..等等。等到 show 要開始時,跑馬燈變換,開始撥放,今天的來賓有什麼鹽湖城的奧運金牌選手呀/有過生日的呀/還有在頭痛的呀...要求觀眾開始說:”happy birthday...","your headache will be better....",十幾分鐘這樣搞下來,在全黑的環境中,觀眾很容易就被表演者引導,眼光只注意在舞台上的光點,於是在接下來的 show ,所有的觀眾就非常配合,氣氛,非常的熱烈。

BMG 的表演風格,是以打擊樂為主,配合影像/燈光/搖滾樂團/特技/雜耍/魔術/後現代風....我不知道要怎麼用一個簡單的分類來說明他們的表演類型,你要說是音樂表演也對/說是戲劇表演也行/even more, 你可以說那是一種後現代會動的裝置藝術也對....long story short,到現場的人,從七到七十都有,然後每個人都玩得非常開心,然後驚呼連連....如果有機會,大家可以先看看他們的 DVD, 或到 blueman.com 去看看...

不過,我要提醒的:

現場表演的精采,比 DVD 好一百倍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