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2 21:49:03黑暗會計師

盲目的函証

今天下午,跟一個以前大學僑生同學聊天,馬來西亞僑生,現在在新加坡某個券商會計部工作,聊著聊著,他就問我說,你們台灣的函証到底在幹麻的,為何我是一個券商,卻接到問我給我的客戶多少授信額度,函証裡面三四十個欄位,我填個數字,打個大叉就回去了。
我就很好奇的問他說是哪一種函証,他大概形容了一下,我想他說的應該是銀行函証,也許是STAFF弄錯了,他說應該不是,D、K、P、EY,四大事務所全部都收過,而且不是第一年了,我就想說,怎會函証到你那裡去,他說,在香港、新加坡、英國,客戶可以把錢放在券商那裡,券商也會給客戶利息,等客戶有買賣股票,在將錢轉去交割,所以大部分的客戶,帳上都會記成現金,STAFF看到帳上是現金,二話不說,先來個銀行函証再說,導致他拿到一堆好笑的函証。
我就問他說,你只要填現金回來就好了ㄚ,其他的應該用不到,他說,其實不然,客戶在這裡,有現金及有價證券,有價證券的部份,完全找不到欄位填寫,況且,這些有價證券,是可以受到限制的,也沒地方可以寫,總之是,欄位很多,沒有一個可以用的。
早期的承辦人員更狠,看到是銀行函証,連回都不想回,因為完全牛頭不對馬嘴。難怪上次有個事務所會因為新加坡的結構型商品交易而出事,可能帳上看到是定存,用銀行函証,人家說有這個錢在,會計師就信了,其他銀行函証的欄位全部不適用,所以該問的都沒問到.....
不過也是這樣,函証通常是最資淺的來做,光是發函,催函跟調節,就可以做很久了,不用說會計師了,可能INCHARGE很久都沒有去做函証的查核程序了。我看函証的技術要演進,要等很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