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2 20:28:34紫風車
【人與自然】美之,何為美?
20061221
南橫回程的車行,在鐵皮相隔的空間,眼望雲霧杳杳,原住民的歌聲繚繞似與大地呼應,眾人微醺間的陶醉,美聲之中讓我思索著。
年中二位大學時代的友人來訪,其中一位在玩攝影的大男孩提及近日所遇的困境:其憂所攝之物使觀者不解,因此,其思應否於相片旁加註;而他的攝影前輩提到若此可能「溢於言表」,所以攝影還是純粹「攝影」,然其近日又聞不同說法。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所謂何來?
去年年中與幾位同好自組一藝術創作團體,此團以藝術治療的概念行之。然則,我未曾學過作畫,或則實可謂之不會畫,僅只好奇那為畫而畫的渴望,在過程中享受塗鴉的樂趣,在畫紙上隨心所欲、任意為之,或塗、或抹;指腹、掌心並用,彷若回到童年,心由之解放。
今年年初眼疾開刀於家修養的那段日子,二位姪女隨家人前來探視。我隨手翻閱我的畫冊與姪女們分享於醫院中所畫的【眼球先生】連作,爾後邀請她們一同畫畫,當下只見幼稚園的小姪女興致勃勃的拿起蠟筆便欲畫之,而另一位國小四年級的小姪女退縮著推說她不會畫,僅望著我的畫說漂亮,這當中的差異實是有趣。
南橫回程的車行,在鐵皮相隔的空間,眼望雲霧杳杳,原住民的歌聲繚繞似與大地呼應,眾人微醺間的陶醉,美聲之中讓我思索著。
年中二位大學時代的友人來訪,其中一位在玩攝影的大男孩提及近日所遇的困境:其憂所攝之物使觀者不解,因此,其思應否於相片旁加註;而他的攝影前輩提到若此可能「溢於言表」,所以攝影還是純粹「攝影」,然其近日又聞不同說法。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所謂何來?
去年年中與幾位同好自組一藝術創作團體,此團以藝術治療的概念行之。然則,我未曾學過作畫,或則實可謂之不會畫,僅只好奇那為畫而畫的渴望,在過程中享受塗鴉的樂趣,在畫紙上隨心所欲、任意為之,或塗、或抹;指腹、掌心並用,彷若回到童年,心由之解放。
今年年初眼疾開刀於家修養的那段日子,二位姪女隨家人前來探視。我隨手翻閱我的畫冊與姪女們分享於醫院中所畫的【眼球先生】連作,爾後邀請她們一同畫畫,當下只見幼稚園的小姪女興致勃勃的拿起蠟筆便欲畫之,而另一位國小四年級的小姪女退縮著推說她不會畫,僅望著我的畫說漂亮,這當中的差異實是有趣。
「兒童剛到學校時像個問號,離開時像句號。」
幼稚園的小姪女在畫紙上的圖,像極古埃及楔型文字,又像心電儀器的波峰圖,線條與色彩在白紙躍動,我滿心歡喜的讚美著那份自然之美,而她亦興奮的欲與我分享畫中所代表的意涵與故事;一旁的大姪女望之也欲嘗試,然則於其畫作呈現著漫畫式的連載加諸文字敘述,其故事發展由她自己構思,而其畫物則是仿自我的【眼球先生】。其間姪女們的母親直說她們倆不會畫畫,一旁說著畫物何處不當……,然而,我卻認為那便是畫了,那便是藝術了。
三年前參與青少年劇團工作,當年正於欲寫作之初的困惑,因而尋問劇團團長小風老師:「我想寫些東西,然擔心所寫之物不為人懂?」他答著:「藝術不能媚俗……。」
因此於年中的那一晚我分享著太強求技術層面反而可能失去更真實的部份,而藝術之物往往如此,藝術不為取悦眾人,而是於其中如實的傳達真我,因此,或許該問的問題是:我所生之物能否感動我自己。
情緒是感染的,無法感動自己的作品,如何要去感動別人?
教育豈非亦是如此。教育者所設計的課程若是自己不覺得有趣、好玩,如何強求被教者於其課堂中亦表現出對學問的熱情。
幼稚園的小姪女在畫紙上的圖,像極古埃及楔型文字,又像心電儀器的波峰圖,線條與色彩在白紙躍動,我滿心歡喜的讚美著那份自然之美,而她亦興奮的欲與我分享畫中所代表的意涵與故事;一旁的大姪女望之也欲嘗試,然則於其畫作呈現著漫畫式的連載加諸文字敘述,其故事發展由她自己構思,而其畫物則是仿自我的【眼球先生】。其間姪女們的母親直說她們倆不會畫畫,一旁說著畫物何處不當……,然而,我卻認為那便是畫了,那便是藝術了。
三年前參與青少年劇團工作,當年正於欲寫作之初的困惑,因而尋問劇團團長小風老師:「我想寫些東西,然擔心所寫之物不為人懂?」他答著:「藝術不能媚俗……。」
因此於年中的那一晚我分享著太強求技術層面反而可能失去更真實的部份,而藝術之物往往如此,藝術不為取悦眾人,而是於其中如實的傳達真我,因此,或許該問的問題是:我所生之物能否感動我自己。
情緒是感染的,無法感動自己的作品,如何要去感動別人?
教育豈非亦是如此。教育者所設計的課程若是自己不覺得有趣、好玩,如何強求被教者於其課堂中亦表現出對學問的熱情。
四年前聽了一場朱宗慶樂團的音樂會,會後走出禮堂,整個人還沉浸於音樂氛圍之中,然而,走出建物外,春雷驟響,急雨突落,雷雨聲聲的自然之音何需敲奏,一鼓舒適感從天地之間蔓延、感染至周身。
孔竅因風而聲,海潮因岩而音,那是因為出自其本性,自然而然,因而人類為此聲而覺美。
鐵皮裡正沉醉於原民之聲的大夥,此聲何以動人,豈非本性哉?凡人歌唱須對歌詞含意有所理解,而後而歌之,眾人以為其美,然而,尚無文字以前,豈非不能歌?而美聲是發自本心,來自本性。
美之,何為美?
在台灣的森林迷霧中,不為文字內容,不因流行俗世,以聲音的型式傳達著本性,僅因為其美之為美。
相關連結:
1、【眼球先生】系列
http://mypaper.pchome.com.tw/components/class_list.htm?class_no=4024&s_id=dar92718&kind=3
2、【人與自然】還能再見蔚藍海岸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ar92718/3/1272260927/20060812165718
孔竅因風而聲,海潮因岩而音,那是因為出自其本性,自然而然,因而人類為此聲而覺美。
鐵皮裡正沉醉於原民之聲的大夥,此聲何以動人,豈非本性哉?凡人歌唱須對歌詞含意有所理解,而後而歌之,眾人以為其美,然而,尚無文字以前,豈非不能歌?而美聲是發自本心,來自本性。
美之,何為美?
在台灣的森林迷霧中,不為文字內容,不因流行俗世,以聲音的型式傳達著本性,僅因為其美之為美。
相關連結:
1、【眼球先生】系列
http://mypaper.pchome.com.tw/components/class_list.htm?class_no=4024&s_id=dar92718&kind=3
2、【人與自然】還能再見蔚藍海岸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ar92718/3/1272260927/20060812165718
紫風車
2007-02-16 18:15:46
TO:阿頭”~~
美到了對的人的眼裡就是美~~~這確實是個繆論~~~
就像相對主義在邏輯上亦是一種悖論~~~
邏輯推論避需避免此一命題,若果遇此,只能見之便逃~~
那麼,美又有什麼定義哩~~~
感謝你的分享~~~讓我們可以在做思考~~~
TO:Namoh~~
自然而然的本無刻意強求~~~
然後,我很喜歡你的「也許」哩~~~
感覺那似乎包含著一種很大很大的可能性與不同性~~~
感謝你的分享~~~
Namoh
2007-02-15 22:04:06
也許藝術並不是用來感動人的
也或許創作的目的並不包含「感動」這個要素
也許 也就因為這樣 這世界才變得豐富
早起 上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