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2 01:34:16詩友

試說海瑩之《敲窗雨》 文/樂穎

 
 

 

停了許久的試讀詩篇,發現依舊認真的藍欣最近頗為欣賞「淺近」類型的詩。覺得海瑩的《敲窗雨》,似乎也能歸類在此一類裡呢。「涉過萬水之後/未釋懷的/是一樁小小/小小心願/何年/將有一根紅蠟/靜/靜/照亮/敲窗雨」這是海瑩詩集《敲窗雨》的信念,我非常喜歡,有時,寫詩或寫文便是這樣的心境。在台灣現代詩人協會看到賴欣的一篇詩,詩名很有意思:《為什麼一定要寫詩》http://www.wretch.cc/blog/modernpoets/21129440#comment243723510原登載於《台灣現代詩》第17期,可以只當醫生,可以只當教授,親戚、阿公阿嬤、工人與董事長都沒寫詩過,所以,寫詩的理由並非旁觀者得以推敲,也無法從旁人眼中看見真義,就像「未釋懷的/是一樁小小/小小心願/何年/將有一根紅蠟/靜/靜/照亮/敲窗雨」那樣的感覺。

海瑩的《敲窗雨》,旅人兄曾為其賞評其詩裡的“象徵物”,也因此我去找到這本詩集。http://www.wretch.cc/blog/modernpoets/19947331原登載於《台灣現代詩》第八期。文中就簡單勾稽閱讀《敲窗雨》的基本脈絡,“《敲窗雨》的象徵物,不限於海、雨、夜、風、路、港、日、青鳥、台灣、母親、投票、煮飯花等……”而我想特別分享的,是《敲窗雨》裡以“海”為象徵的滄海一粟:《夜,淡海》。

《夜,淡海》全詩一共分為六大段。誠如旅人兄專就其詩特色所下標註:

“所謂象徵,不是指直接顯現的某種人、事、物或其他,而是間接藉此指另外的人、事、物或其他,前者僅是一個出發點;後者才是真正的標的。前者往往是具象的、主體性的、實的;後者是抽象的、附屬性的、虛的,且其範圍超過前者。而由前者至後者,必須有一個渡口,那就是象徵。”

又“象徵,就技巧而言,近於隱喻、借喻,更可轉指一種文學流派,如象徵派。”,所以《夜,淡海》的詩意裡,也可以察覺些許“借喻”的意思,如詩的起頭:「再回首/依然是島的盡頭」這裡的“島”,是指生命還是指一種信念?或又是一種“疲倦”或“價值”?想像空間就非常大了。而首句“再回首”,則將主詞省略,也增加許多想像,就竟有沒有可能,不只是作者的再回首呢?

「如其低頭思量/何不放眼眺望」這二句也非常耐人尋味。整段更以簡單二字“遺忘”呼應“再回首”,似乎本是如此,掇拾仰是。

「天水處浮動的瑩/是漁火的折射/或竟是打撈波影的星座不慎滑落/如果時間的單位是距離,我已踱了九個世紀」,這裡的“瑩”我總有彷若見到“螢”的感覺,待再望清,卻倒真又像“漁火的折射”或“打撈波影的星座不慎滑落”,讓人驚豔的麗句是那強調“不慎滑落”的形容,使原本“打撈波影的星座”真活了似的。而且本段首次帶出主詞“我”,又在一行二句的長句中,似乎反而加深勾稽與觸動,在詩裡營造出特別的視覺效果。

「這兒的風好冷/潮好猛/這兒的岩石是怒放的荊棘/詩意是陳陳的憂鬱」這第三段,排列也很特別,整齊,句法也有近體詩的對襯美感,似乎還運用到“類疊”疊字的建築手法,且“這兒”也充滿想像,可以代換賞詩者所有打造的場景。而詩人內心的、詩意裡的憂鬱也直接藉景吐露,讓一片風來潮往的整片荊棘叢,帶上藍色如大海般的意象,很讓人印象深刻。

只是,由下段的現實面場景,讓人恍然,詩人不是真望著海……

「公路有急馳的歸緒長揚/抖擻的光閃/如緊身黑舞衫上躍動破裂的線條/車聲來,車聲去/為什麼不能閒愁來,閒愁去」,這段句型的排列似乎可以重整,意思大致是:“公路”的閃光抖擻,詩人在那樣的急馳下閃過的似歸緒,長揚未及停留,至於為何“譬喻”為“緊身”“黑舞衫”又是“躍動破裂的線條”,這真的十分具有詩人個體獨立思維下的特質,“無可替代性”強烈。所謂無所替代
性,也就是除了詩人,大概難再有第二人會如此使用這樣的想像。末二句「車聲來,車聲去/為什麼不能閒愁來,閒愁去」亦耐人尋味,由“車聲”聯想到“閒愁”,似乎車聲便有“繁忙”的意涵,可想詩人心裡的“憂鬱”了。

「孑然的觀音/已夢入淳美的睡姿/夜是墨色面紗/低垂斑駁的笑靨」這段裡似有“黑白”的對比感,“孑然”是空,有白色的感覺,正好與悲憫慈善的“觀音”有同樣的純淨感,但這裡我也不覺得真的只是如此單純指“觀音”或孑然感而已,或許也暗擬一種“救贖”的期待心事吧?「已夢入淳美的睡姿」都已夢入,卻見淳美的睡姿,這樣的夢情境的轉折與對比也十分微妙呢。「夜是墨色面紗」將夜的黑與朦朧,譬喻為墨色面紗,這夢裡觀音的純清彷彿覆上墨色面紗,這似乎反而顯出呼應“憂鬱”呢,卻又似乎不僅如此。「低垂斑駁的笑靨」這低垂似乎仍帶“悲憫”的神態與表情,而這裡的“斑駁”卻用得讓人心情有些凋零的無奈感,這笑似乎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當然也有呼應“天水處浮動的瑩”那樣“海”的聯想感,想的更深些,甚至有年長者歲紋的刻跡浮現腦海。

末段「噯!/一把飄流的歲月/兜不住/淡海魚鱗似的夜」,這段更明顯,感慨“歲月”,點出全詩或許許多聯想都與“歲月”脫不了干繫,用“一把”形容讓人聯想到“鬍鬚”與“青絲”,當其斑白,不正呼應前段“低垂斑駁的笑靨”?而歲月又有“流金”的說法,呼應“踱了九個世紀”與“是漁火的折射/或竟是打撈波影的星座不慎滑落”的動態消逝嗟嘆與欷歔。“魚鱗似的夜”,果似“已夢入淳美的睡姿”,感覺似乎也有往生時的肅穆,果然憂鬱。常相回首,“如其低頭思量/何不放眼眺望”,莫怪同時亦思索出“遺忘”一詞。(以上純個人試讀。謹作參考)

 

 

 

◎詩人小傳

海瑩,本名張瓊文,台灣台中人,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畢業,笠詩社同仁及台灣筆會會員。曾獲吳濁流新詩獎,另著有小說《沈鬱的下午》。

 

 

 

◎夜,淡海 文/海瑩

 

再回首

依然是島的盡頭

如其低頭思量

何不放眼眺望

不管要掇拾仰是

遺忘

 

天水處浮動的瑩

是漁火的折射

或竟是打撈波影的星座不慎滑落

如果時間的單位是距離,我已踱了九個世紀

 

這兒的風好冷

   潮好猛

這兒的岩石是怒放的荊棘

   詩意是陳陳的憂鬱

 

公路有急馳的歸緒長揚

抖擻的光閃

如緊身黑舞衫上躍動破裂的線條

車聲來,車聲去

為什麼不能閒愁來,閒愁去

 

孑然的觀音

已夢入淳美的睡姿

夜是墨色面紗

低垂斑駁的笑靨

 

噯!

一把飄流的歲月

兜不住

淡海魚鱗似的夜

 

選自海瑩《敲窗雨》詩集P62頁。

 

 

本文同步刊載『穎.臨.城.下』與『自在詩友會』。

 

樂穎 2009-05-13 14:46:34

拍世遲復了

感謝旅人兄的邀約與回應
讓人感到很開心呢

能見到海瑩前輩留言
真讓人驚喜 也很拍世
其實 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寫了些什麼
但總是知道無論如何都是非常誠意的
雖然如此 還是很拍世 臉紅紅 害羞
只是 您竟然還這樣包涵著
讓我很感動呢
希望您喜歡 也感謝您的鼓勵
更期待有天能再見到您的新詩集

問候一聲下午好
流感肆虐 您多保重噢~

願喜樂如意~

海瑩 2009-04-20 23:43:23

樂穎

細讀作品,功力不俗


祝福 ~~

旅人 2009-04-13 11:18:17

搶第一啦,樂樂

偶會告知海瑩上來看的,謝謝

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