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8 11:43:35陳靛
STEREO TYPE
STEREO TYPE--making a general idea about a group of people
這是我在英語會話課中老師的解釋,意思像是對某些特定族群的刻板印象之類的。
題外話:上外師的英語課的好處是你可以知道人家外國人是怎麼用英語解釋英語,而不是英英字典裡面解釋的那麼越看越不懂,雖然有可能在老師解釋後你還是要再查一次字典......
我想講的其實是“草莓族”。
通常社會上對無法承受壓力、稍微責備就離職的年輕族群稱之為草莓族。
我更有一次經驗是曾經在面試的時候對方跟我說他們界定草莓族的年紀就用63年次來劃分......
有時候,我遇到一些新人的反應或做事態度頗不茍同的時候,
我也會有一種『你們“這種人”怎麼會這樣做事?怎麼會有這種反應?』的想法。
好比說不把錯誤當回事、好比說不懂的不會問、好比說明明說了該怎麼做還自以為是!
公司也常常把一些進公司沒多久就離職的人稱做草莓族,
認為他們吃不了苦、挨不了責罵,
成不了什麼事。
不過,其實想想,他們也是頗冤枉的。
不管是哪個世代的人,都會有所謂草莓族心態的人呀!
只不過以前的人比較會在乎別人的眼光,
知道做了什麼可能會不妥,所以就避免去做。
只是在這個強調個人主義的年代,
每個人都在秀,
秀自己的風格、展現自我的個性,
每個人都會聽自己真正的想法多一點,
可能他們一接觸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決定拒絕,或離職,
跟那些“忍一時不悅,換得日後成就”的人就形成對比,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草莓族被認為做了『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事情。
但是那些忍下來的人,真的換得成就了嗎? <----我就不覺得有......
原本『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只是鼓勵大家把自己的風格表現出來的一個廣告詞,
卻變成負面的只是想到自己,不顧他人的自私行為者的藉口。
而接收資訊比較快,且反映到行為表現上的這些族群就被稱做草莓族了。
我想,他們也不喜歡離職的,他們也是希望可以在工作上找到成就感的,
只是,他們可能比較不喜歡“忍”吧?!
這是我在英語會話課中老師的解釋,意思像是對某些特定族群的刻板印象之類的。
題外話:上外師的英語課的好處是你可以知道人家外國人是怎麼用英語解釋英語,而不是英英字典裡面解釋的那麼越看越不懂,雖然有可能在老師解釋後你還是要再查一次字典......
我想講的其實是“草莓族”。
通常社會上對無法承受壓力、稍微責備就離職的年輕族群稱之為草莓族。
我更有一次經驗是曾經在面試的時候對方跟我說他們界定草莓族的年紀就用63年次來劃分......
有時候,我遇到一些新人的反應或做事態度頗不茍同的時候,
我也會有一種『你們“這種人”怎麼會這樣做事?怎麼會有這種反應?』的想法。
好比說不把錯誤當回事、好比說不懂的不會問、好比說明明說了該怎麼做還自以為是!
公司也常常把一些進公司沒多久就離職的人稱做草莓族,
認為他們吃不了苦、挨不了責罵,
成不了什麼事。
不過,其實想想,他們也是頗冤枉的。
不管是哪個世代的人,都會有所謂草莓族心態的人呀!
只不過以前的人比較會在乎別人的眼光,
知道做了什麼可能會不妥,所以就避免去做。
只是在這個強調個人主義的年代,
每個人都在秀,
秀自己的風格、展現自我的個性,
每個人都會聽自己真正的想法多一點,
可能他們一接觸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決定拒絕,或離職,
跟那些“忍一時不悅,換得日後成就”的人就形成對比,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草莓族被認為做了『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事情。
但是那些忍下來的人,真的換得成就了嗎? <----我就不覺得有......
原本『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只是鼓勵大家把自己的風格表現出來的一個廣告詞,
卻變成負面的只是想到自己,不顧他人的自私行為者的藉口。
而接收資訊比較快,且反映到行為表現上的這些族群就被稱做草莓族了。
我想,他們也不喜歡離職的,他們也是希望可以在工作上找到成就感的,
只是,他們可能比較不喜歡“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