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6 23:16:12daisy

悲傷輔導之認識與做法第三部分

三、悲傷歷程

心理學家們針對個體面臨哀傷情境後所引發的反應歷程,分別作過許多不同的調查及說明,不過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一)、震驚及否認階段(shock and denial stage):通常發生在事件發生48小時內,會出現麻木、不相信等反應,這是個體為適應不舒適及痛苦的一種正常反應。

(二)、憤怒階段(anger stage):當否認階段過去後,代之而起的反應就是憤怒及責備。這個階段對當事人及其週遭的人而言均非常辛苦,因為當事人的憤怒難以控制且隨意發生,以致影響到正常生活。

(三)、討價還價階段(bargaining stage):由於多次面臨憤怒及責備心境,案主開始尋找替代反應,由此開啟了這個階段。這是案主試圖尋求心靈平靜的階段,是其與神的一種秘密的心靈對話。

(四)、傷心憂鬱階段(depression/sadness stage):這是面臨傷痛必經的一種正常反應,因此無須勸導當事人停止憂傷。此外,如果我們能讓當事人了解我們對其傷痛的支持,會使其更能自在地表達憂傷。

(五)、接受階段(acceptance stage):一旦個體能成功走出悲傷階段,就進入接受階段。個體會較能接受現實,適應憂傷及憤怒情緒。但須注意接受事實並不代表個體已變為快樂心境,只能說是一種暫時的休息及接受現實。

以上為哀傷歷程之概略介紹,接下來以心理學家Bowlby(1980)之理論作較詳細之說明。Bowlby曾觀察到個體在失去配偶或親密家人時,有四個反應階段:

1、麻木與不相信的感覺,這個階段可能持續數小時至數週,而在爆發強烈的哀痛、恐慌,或生氣情緒後,此階段可能會中斷。

2、思慕與尋求已逝者,此階段可能持續數個月,偶爾會持續數年。

3、混亂與絕望。

4、某種程度的重整。

    上述四個階段被視為是正常的哀傷歷程,一般人通常在一年內,即可走過類似哀傷歷程 (Clayton, 1982)。但是有一些人卻可能在哀傷歷程的某個階段停滯不前,例如憂鬱症狀在歷經失落後持續超過一年者,這時就是治療介入的時機。這種情況稱為長期哀傷,其發生率大約是10%20%Jacobs,1993)。
daisy 2020-09-16 18:45:31

謝謝

美國黑金 2020-02-25 14:08:12

很讚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