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5 16:17:24服務員

常見的補綜所原因 補報所得額:

常見的補稅原因 補報所得額:

以非扣繳所得最多,例如出售房屋的財產交易所得、出租財產的租賃所得、

貸款給他人的抵押利息、佣金收入、土地徵收補償費、

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利息所得等。

還有些則是忘了申報扶養親屬的所得,特別是已退休父母或在學子女的所得等。

而漏報的原因大都是沒有收到扣繳憑單或是扣繳憑單遺失。 適用扣除額錯誤:

以選擇列舉扣除額的民眾最為常見,例如申報兄弟姊妹的保費支出、

醫療生育費用或捐贈單據不符規定、房貸利息支出單據資料不全

或忘記先減除儲蓄特別扣除額之銀行利息收入等。 適用免稅額錯誤:

 以重複列報扶養親屬最為常見,其他還包括誤以為虛歲達七十歲的父母,

免稅額就可增加二分之一,

有些則是申報其他親屬或家屬,因沒有提出共同生活的證明文件,而遭到剔除。

計算錯誤: 不少民眾在計稅的過程中,計算錯誤,導致少繳稅,

例如有些民眾誤把扶養親屬的薪資所得分開計稅。

 所得歸類錯誤:

有些民眾將執行業務所得誤為稿費所得,亦有些認為是執行業務所得,

卻被歸類為薪資所得等,由於不同的所得類別,扣除費用規定也不同,

因此造成補稅。

 申報所得總額填寫錯誤:誤將扣繳憑單上的「給付淨額」填列申報,

而未正確填寫「給付總額」,以致造成短漏報。

 除了上述常見補稅案件外,尚有其他原因造成補稅,民眾如有不清楚

或有疑問時,應儘速向國稅局洽詢。另外,多數補稅案件都不涉及處罰問題

,只要在限繳期限內補繳稅款,即不用多繳利息,有些甚至只要補提資料,

補稅即可註銷,請民眾把握限繳日期,以免加徵滯納金及滯納利息。

2H2D 2020-01-11 16:05:54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