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不如求己之3~【頭 痛】中醫療法及穴道按摩保健
【頭 痛】中醫療法及茶飲穴道按摩保健-3
太楊穴
【 頭 痛 】
中醫療法及穴道按摩保健
-3
2009.04.04
【頭 痛】中醫療法及茶飲穴道按摩保健
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宜多休息,
中醫茶飲及按摩可以有效緩解
每個人都有頭痛的經驗,有的人時常頭痛,
經常服用止痛藥,或是多休息、多睡覺讓頭痛自然
緩解。頭痛大部份沒有生命危險,
但某些頭痛可能致命或造成身體嚴重傷害如
腦中風、腦動脈瘤破裂等。
急性、慢性、症狀性頭痛
頭痛分為三大類:
症狀性頭痛、急性頭痛、慢性頭痛。
1.〔症狀性頭痛〕:
由於感冒、發燒、經前症候群、宿醉等引發的
頭痛,當症狀改善後頭痛會清除。
2.〔急性頭痛〕:如下
(1)(腦動脈瘤破裂):如球棒重擊頭部,
爆炸性頭痛,常伴隨嘔吐或短時間意識喪失,
要儘快急診檢查。
(2)(腦腫瘤):腫瘤造成腦壓升高,產生頭鈍痛、
悶痛,於清晨頭痛厲害,或併發嘔吐,
單側肢體麻木等,要儘速就醫檢查。
3.〔慢性頭痛〕:如下
(1)(緊張性頭痛):天氣寒冷、於下午頭痛,
頭部悶痛合併頸肩僵硬症狀。
(2)(憂鬱性頭痛):於清晨頭痛,伴隨憂鬱症狀。
(3)(偏 頭 痛):男、女比例是1比4,頭痛部位在
側頭部太陽穴附近,頭痛如血管收縮的劇烈疼痛。
常伴隨嘔吐、腹瀉等症狀。
頭痛中醫病因
中醫治療頭痛分為外感頭痛、內傷頭痛。
1.〔外感頭痛〕:六淫之邪外襲,上犯巔頂,
氣血運行受阻而頭痛。
2.〔內傷頭痛〕:久病內傷,氣血不足,
或痰濁瘀血,阻塞經絡而頭痛。
頭痛以疏風散寒、清熱利濕、化痰通絡、
平肝潛陽等大法治療。
【頭痛針灸穴道-按摩DIY】:
1. 太陽
【穴道名稱】:太陽。
【身體部位】:臉部穴道。
【十二經脈】:經外奇穴。
【治療效果】:疏風散滯,清熱明目功效。
主治頭部、眼部、顳部、面頰部疾病-頭痛、
眼痛、偏頭痛、感冒、顏面神經麻痺、
三叉神經痛。
【穴位找法】:從眉毛和外眼角的中間,
向後約一橫指的地方就是本穴。
【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按、揉、推向外。
2.(力道節奏):正坐曲肘放桌上,輕輕握拳,
以大拇指指關節,由內而外按揉穴道並推之向外,
約10秒鐘,休息5秒鐘。
3.(反覆進行時間):
左、右各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2. 百會
【穴道名稱】:百會。
【身體部位】:頭部穴道。
【十二經脈】:督脈。
【治療效果】:開竅寧神,平肝熄風,
升陽固脫功效。主治頭痛、暈眩、高血壓、
子宮脫垂、神經衰弱、失眠。
【穴位找法】:
1.在頭頂上,從兩眉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脖子後
面的頭髮邊上的連線的中點,就是本穴。
2.位在頭頂正中直線與耳尖(耳朵向前對摺),
連線的交點處。
【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按揉法。
2.(力道節奏):稍握拳,以大拇指掌關節按揉
穴道10秒鐘,休息5秒鐘。
3.(反覆進行時間):共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3. 太衝
【穴道名稱】:太衝。
【身體部位】:足部穴道。
【十二經脈】:足厥陰肝經。
【治療效果】:
平肝、理血、通絡功效。
主治頭痛、暈眩、失眠、高血壓、調經、乳腺炎。
【穴位找法】:
位於足背上,足大拇趾與次趾,趾縫後2寸處。
【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按揉法。
2.(力道節奏):正坐,右腳置放於左膝上,
以左手中指指腹按壓於穴道上,由下往上按揉,
約10秒鐘,休息5秒鐘。左腳同上。
3.(反覆進行時間):左、右足各5分鐘,
每日早、晚各1次。
【頭痛保健茶飲】
1.【白芷菊花茶】
材 料:白芷12公克、菊花12公克、
紅棗6枚、水500西西。
作 法:白芷、紅棗入鍋中,加500西西水煎煮,
水滾後轉小火煮15分鐘熄火,趁熱加入菊花,
蓋上鍋蓋燜10分鐘,當茶飲早、中、晚溫服
(紅棗可食,可連續沖泡一次)。
服用天數:每日1劑,7日為1療程。
滋補功效:有理血、清頭目、解鬱功效。
對於壓力大,情緒低落引起的頭痛、頭昏
、頭悶脹有袪風止頭痛,清竅醒腦的作用。
適 用:偏頭痛、緊張性頭痛、
壓力大引起的頭昏腦脹。
服用注意事項:一般體質皆可飲用。
2.【川芎天麻茶】
材 料:川芎10公克、天麻12公克、
紅棗6枚、水1000西西。
作 法:材料入鍋中,加1000西西水煎煮,
水滾後轉小火煮30分鐘,
當茶飲,早、中、晚溫服(紅棗可食)。
服用天數:每日1劑,7日為1療程。
滋補功效:理血解鬱、熄風袪痰功效。
適 用:頭痛、暈眩、偏頭痛、緊張性頭痛。
服用注意事項:
1.一般體質皆可飲用.外感頭痛不宜飲用。
〔醫師的叮嚀〕
1.睡眠要充足,生活要規律,晚上11點以前睡覺,
每日須有7小時以上的睡眠。
2.避免壓力,每日須有適度的運動。
3.避開引發頭痛過敏的食物如:香菸、酒、
咖啡、乳酪、巧克力、熱狗等。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407
本文的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