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以無毒農業聞名。我是農家出身,自己也喜歡種植,花蓮的無毒農業,很自然會引起我的興趣。但是如果無人引導解說,從表面是看不出什麼名堂的。
曾應台北海天禪寺護法會陳惠津會長的邀請,到海天禪寺演講,因而認識了,當時在花蓮瑞穗有機農場,擔任當家師的慧禪法師,當時我馬上把握機會,跟她表示,我要藉著到慈濟大學演講之便,到瑞穗參觀有機農場。
每次到花蓮出任務或訪友,都因路途遙遠,略感匆忙,無法盡興,心想如果有條高速公路,不知有多好。那一次是應高強華教授的邀請,到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演講。演講後,馬上驅車趕往瑞穗。上路之後,發覺路途相當遙遠,曾經有幾度想中途折返,因為晚上跟高教授,以及慈大的學務長,前總務長鄭暄教授,還有聚會,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耽誤。
但是,我必須信守承諾,說到就必須做到。路途雖遠,還是加足馬力,往前衝去。邊走邊想,對農場的創辦人聖輪法師,不自覺地感到由衷的敬佩,他不辭辛勞地,台中,台北,坪林,花蓮,來回巡視,我只是偶爾走一趟,就感覺很遠很累,而他呢?經年累月都是馬不停蹄地四處奔波,這種體力、毅力、精神,都是讓人十分敬佩。
好不容易,車子開到了台九線二六八公里處,竟然找不到農場的入口處,還有勞德進法師來帶路。
農場的工作很忙,加上我時間緊迫,第一次參訪聖輪法師的瑞穗有機農場,只認識了德進法師。這一次,算是來探路的,已經熟悉了路程,那就方便多了。
我是無法一心二用的人,要有充裕的時間,才能辦好事情,參訪農場的事,一定要把它當做主要的工作。
後來得知,我熟識的慧農法師、德濟法師,相繼調到瑞穗農場來工作。於是我趕緊安排時間,準備有充分的時間再訪有機農場。
這一次,先住到離瑞穗比較接近的理想大地。以便次日一大早,很快地可以趕到瑞穗,有充分的時間參觀農場,並與出家人進行對話。
上次來的時候,出家人都下田工作去了,這次熱鬧一點,有好幾位法師忙著在製造紅茶。仔細參觀,寬敞的製茶廠,命名為「鶴岡茶廠」。我知道聖輪法師曾經為鶴岡地區的文史做過探索。他知道當年的鶴岡紅茶,在愛茶人的心中,己經烙下深刻的印象。鶴岡茶場,曾經為當地人創造了財富。製茶廠的老員工,更是懷念那段風光的日子。緬懷過去,開創未來,聖輪法師以民間的力量,讓鶴岡紅茶的風華再現了。
德濟法師特別帶我去看,那幾棵高大的老茶樹,那是歷史的見證。
「這裡是自己的土地嗎?」我問。
「不是,所以怕被砍掉,師父特別交代,要我們豎立告示,請勿砍除。」
這是愛茶人的心情,好像是在保護古文物一樣的用心。
德濟法師又帶我去參觀茶園,那一塊地,種的是紅玉,適合製造紅茶的台茶十八號。樹齡只有三年。這塊茶園,很特殊,與眾不同,每一行茶樹,每隔三十公尺,就留下一棵茶樹,不加修剪,任其生長,已經長得快接近一個人那麼高了。
我們知道野生的茶樹,放任生長,會變成高大的喬木。茶園是以密植和修剪的方法,控制茶樹的高度,方便採摘茶葉。聖輪法師這種創意的做法,雖然不利機器耕作,可是,日後會形成特殊的茶園景觀。從這裡又可以看出,愛茶人的另一種心情。
出家人經營的農場,由於他們尊重生命,不殺生,貫徹有機的理念。他們種植的蔬菜,水果,茶葉,當然就沒有農藥殘留的問題了。花蓮縣推廣無毒農業,就是朝這個目標在努力。
當我深入地與農場的出家人對話之後,發現他們不僅不施化學肥料、不噴農藥,而且更進一步地,以謙卑的心,感恩的心,來面對每一棵作物,把每一棵作物,都當成「人」來看待,認為植物是可以溝通的,所以他們要與植物對話;每天為作物鼓勵讚美,甚至還要誦經祈福,用大悲水來加持。
當我看到德慶法師,雙手合掌跪地,跟絲瓜對話時,我深受感動了。萬物一心,同體大悲,這種對萬物虔敬的心,在專修農禪法門的這些出家人的身上看到了。真不容易啊!在當今的社會上,已經很難看到,晚輩對長輩、對兄長、對上司有恭敬心了,更何況是對萬物呢!真令人敬佩啊!這是真正的修行人啊!這是農禪法門的真精神啊!
曾經有幾次,開車奔馳在花東縱谷,感覺在花蓮這一段,農業發展並不好,土地閒置多,種植少。可能是土地貧瘠,石頭多。後來聽聖輪法師說,他的土地是經過換土的工程,種植才成功。的確是費了無數的心血。
看到農場的這些出家人,那種刻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各行各業,如果有他們這種精神,那有不成功的道理,他們是社會的表率啊!
聖輪法師已經開創新世紀佛教的新形象。改變了出家人不事生產的傳統刻板印象。他不僅是在從事心靈改造的工程,而且為台灣的農業,注入新的活力。為台灣的農業發展出一條健康的路。出家人做得比政府還多啊!
德濟法師盛情邀約,下次再來的時候,直接住農場。我想,如果有機會在農場住上一晚,對農場的出家生活,一定會有更深,更不一樣的體會。回程中,腦海浮現了這幾個字:
鶴岡有茶香
有機才健康
奔馳瑞穗鄉
農禪味更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