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童到凡人,無冕王的「驚天一手」──張栩專訪
張栩的名片很簡單,米白色的底、鉛黑色的日文字,右下角一隻表情逗趣的黑貓,從特定角度看去,背脊骨微微弓起,彷彿蓄勢待發,就要跳出那切割工整的紙片邊線。
「這是我養了很久的一隻貓,在圍棋界也小有名氣,貓走的時候,好像運氣也被帶走了。」張栩後來說起,笑得有些靦腆,卻也是在這種時候,才發現下棋多年的他,將情感置放得十分深沉,情動之處,遂格外引人注意。
初見張栩,他一身深色勁裝,遞名片的雙手透露著鄭重,連微笑也顯得收斂。面對提問,他經常「嗯......」的沉吟許久,才不疾不徐的開口,或是說了一兩句,又停下來思考:「嗯......怎麼說呢?」
整場訪談好比一場無形的對弈,我們尖銳大膽的提問,企圖以外行人的視角,理解那個棋壇上的常勝軍,如何從六歲起專心致志於圍棋世界,靠著過人的天賦與勤懇的鍛鍊,一路過關斬將,年少時即成就日本棋壇的傳奇「七大賽滿貫」、「五冠王」(註一),又是如何自事業的巔峰跌落,經歷為期一年的調適,重新出發,踏上職涯與生涯的嶄新旅程。
我們按圖索驥、旁敲側擊,用各式新聞報導,沙盤推演著神童長大以後的故事,用那些標誌性的輝煌事蹟,在故事的棋盤上落子。張栩以其一貫的敏銳與沉穩化解我們的陣勢,重新排出一局看似簡單、實則內涵豐富的好棋。
「無冕王」的 2015 年
第一子,我們下在 2015 年。
2015 年恐怕是張栩職業生涯中最為戲劇性的一年。他經歷了愛貓過世、體能下滑、敗績頻傳,在一次次比賽中失去往昔的傲人冠冕、失去贏家的自信氣魄,終至「無冕」(註二)。
此時,旅居日本已二十餘年,在當地棋界早已享有盛名的他,毅然決然地收拾行囊,回到闊別多時的故鄉台灣。突如其來的決定,引發外界諸多揣測,懷疑昔日的神童,終究不敵多數棋士的宿命:由盛轉衰,信心崩盤。
對此,張栩形容:「就好像在棋盤上碰到一個怎麼都打不開的局面,需要換個不一樣的思維」。幾經思量後,他與日本棋院商量,暫時回台,重新為人生佈局,並將日本賽程集中,展開了往返兩地的飛人生活:平時定居台灣,遇賽事才專程赴日。
回台的意外收穫
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個外人看似「逃避」的決定,竟會成為張栩職涯與生涯的雙重轉捩點。
十歲告別父母、隨林海峰赴日學棋的張栩,對於沒能多認識自己的家鄉,始終感到有些遺憾。透過這次回台的契機,他與父母比鄰而居,在父親的棋院教棋,同時培養海峰棋院裡的年輕後輩,充分感受到親情的溫煦與台灣人情的善良,而這些,都是過去在日本不曾享受到的「奢侈」。
張栩坦承:在日本的練棋環境,實力足以相交的棋士,往往也是賽台上的對手,殘酷的競爭關係,阻絕了深入交心的可能,令他備感孤獨。反觀在台灣與年輕棋士談棋,因少了利害關係,而能真誠的對話、無私的傳授,更享受到教學相長的樂趣。
教學之外,張栩亦致力於圍棋的推廣,意欲拉近大眾與圍棋的距離。他先以女兒為發想對象,設計了一部針對初學者的教材──「四路圍棋」(日本棋院張栩の黒猫のヨンロ)進而發現自己也能從中觀察到漂亮的棋形、鍛鍊個人的演算能力,可謂一舉數得。
談起這部作品,張栩神采閃爍:「我對自己獨創的東西有信心。在我設計的題目裡,有很多技巧、很多手筋,就連在棋手之間,也很少人有這方面的思維,我好像特殊一點,我也蠻自負的。」
這就是典型的張栩──說到自己的得意之處,他不會刻意謙讓;聽到自認過分的褒揚,他也絕不順勢接受,讓人不禁對他的為人,產生了「恰如其分」的聯想。
如今,「四路圍棋」在日本的販售量已達七萬部,未來可望在台發行,可謂張栩在台一年的意外收穫。
「棋狂」的難題
張栩另一個更大的收穫,是對圍棋之於生命意義的另眼相看。
尋常人很難想像,究竟對一位職業棋士而言,圍棋佔據了生命多少比重,遑論理解天才棋士如張栩,對圍棋可以執著到何等地步。
為此,我們刻意問起張栩在圍棋以外的愛好,不料他竟十分乾脆的回答:「沒有!」六歲學棋,一路以神童之姿崛起於棋界,「成為棋士」是張栩從小到大「第一」與「唯一」的夢想。就連比賽之餘,從事乒乓球、攀岩等運動,都只是為比賽訓練體能的方法,算不上興趣。
「我覺得攀岩是蠻符合我的一個運動,就好像在做詰棋一樣,也要用腦子,還要考慮手順。」張栩輕鬆帶過的一席話,卻令我瞠目結舌:這哪裡是棋癡?簡直是棋狂!
熱愛、專一加上成就感,固然是許多職業棋士們得以在嚴酷的競爭中執著前行的動力,然而,並不是所有具備上述要素的棋士,都能在棋路上「從一而終」。
比如最早被譽為「神童」的台灣棋士夏銜譽,剛取得職業資格、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時,卻以閃電般的速度放下圍棋,赴美讀書。他後來回憶,這個決定並非出於壓力,僅僅是對世界的好奇心戰勝了勝負心(註三),生命自此背離棋壇。
或許是天生內向的性格與內向性的圍棋產生了精神的共鳴,張栩並未對棋盤外的花花世界動心,而選擇在棋藝上越鑽越專,生命與圍棋綁定,互相牽絆,致使他更難跳脫輸贏的桎梏。
如何與「勝負心」和平共處、在失敗中仍保持熱情,正是張栩在 2015 年面臨的最大難題。
「下棋就好像拳擊,雖然不用拳腳,是精神的作戰,但失敗時的疼痛是一樣的。」儘管將圍棋解說得趣味橫生,張栩並不否認圍棋作為競技項目時的壓力,它的輸贏如同棋子的顏色──非黑即白,沒有中間地帶,「盡了自己的全力,每手棋、每手棋絞盡腦汁,最後常常還是必須面對慘痛的失敗。」
比如至今仍為棋迷津津樂道的、2001 年以史上最年輕挑戰者之姿,對上王銘琬的「本因坊之戰」,張栩雖一戰成名,鏖戰到最後第七局落敗的結果,仍讓他忍不住流下眼淚。
在挫敗的 2015 年,他也曾想過暫時休場,「我不想讓自己在棋盤上失去魅力以後,還一直賴在這個世界。一直往下跌沒有意義,那我乾脆不要下好了,早點退休算了。」說到此處,張栩難得激動,眼中流露出不服輸的堅定。
然而,憑著對舞台未盡的眷戀,張栩仍堅持了下來,在一次次的磨練中,他檢討失敗,同時學習不過分耽溺於失敗,逐漸地,他體會到挫折在人生中的必要與必然,如何面對挫折,才是人生的關鍵。
「只有在慘痛的敗戰中,才能體會到自己還不足」,充分反省,將失敗化為養分。
2016 年的 NHK 冠軍,似乎隱約呼應了張栩在這段時間的沉潛與領悟。
獲得睽違三年的榮耀,重返日本,2015 年的決定彷彿張栩的「驚天一手」,令人意外的是,在媒體紛紛放送著「張栩回來了」的新聞時,張栩反而表現得比以往都保守、持重。
儘管在海峰棋院,大家都以「栩哥」稱呼張栩,讓他一直有青春駐留的錯覺,身體狀態卻令他感到力不從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要取得下一次的勝利,只會更加艱難。這是每個棋士必經的過程,張栩坦然接受,並努力的開發新技巧、延長職涯。
他強調,年紀雖然是關卡,卻未嘗沒有好處。「譬如說打棒球,一個投手年輕的時候可以投出速球,年紀大的時候,球速下降了,還是可以投變化球。好的投手不只在球速,還有控球等技巧。」有棋界「長青樹」之稱的林海峰老師,就是明證。
談起恩師的教育,張栩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林老師並沒有教我們很多,很多事情讓我們自己想。小時候不太懂老師的用心,覺得『啊,老師那麼厲害,多教我們一點的話,我們肯定可以進步得更快』,後來才發覺,不教才是更難的。」
林海峰的這招「不教之教」,讓張栩不受老師的棋路囿限,反而很早就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必須走自己的路。
他解釋:一個人的性格很難面面俱到,在提升棋藝的同時,定要克服盲點,指認並加強自己的優勢。
「我經常在想有什麼事情是只有我能做的」,除了因為「都跟大家走一樣的路,再怎麼拼命,路太窄了」之外,更因為「能夠發揮自己的力量,才是最有效率的事情」。
「一百個神童,九十九個會轉為凡人」
訪談接近尾聲時,張栩笑著說自己太久沒說中文,說得不太好,但整個採訪團隊裡,誰也沒聽出他的中文不好,反而一致認為他連說話都像在佈局,針字酌句,而對他的慎重,以及那份「無事不圍棋」的人生信仰印象深刻。
2015 年的抉擇,在我看來,是張栩以棋道驗證、完善人生觀的一次嘗試,如他所言:「用圍棋細膩的思維,為人生作判斷,可能可以少一點大的失敗。在棋盤上,你可以失敗,可是在人生中,所有的經驗都要靠失敗來學習的話,有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有的失敗是不可挽救的。」
於是,張栩珍視棋盤上的失敗、計算生命裡的得失;提得起驕傲拚搏、放得下身段破執,勉力將孩童時代養成的一身傲骨,蛻變成立足於無常人世的一支脊梁──彷彿應和著沈君山寫過的一段話:「一百個所謂神童,最後九十九個會轉為凡人。倘若不轉為凡人,反倒是不成熟了。」(註四)
《張栩小檔案》
張栩,1980 年生,台北人,現為日本棋院職業棋士,與羽根直樹、山下敬吾、高尾紳路並稱日本棋界「若手四天王」或「平成四天王」。
早年由林海峰收為弟子,赴日學棋,2001 年「本因坊之戰」成名。
2009 年,曾同時擁有日本棋界名人、王座、天元、碁聖、十段等五大頭銜,為日本職業棋壇自 1977 年創立七大頭銜以來,首位同時擁有五項頭銜的棋士。2010 年奪下棋聖頭銜後,成為日本棋院第二位取得大滿貫的棋士。
註一:此指日本圍棋界七大賽事,棋聖戰、名人戰、本因坊戰、王座戰、天元戰、碁聖戰、十段戰優勝,張栩為日本棋界有史以來第二位獲得七大榮銜的棋士,並為日本職業棋壇自 1977 年創立七大頭銜以來,首度出現同時擁有五項頭銜的棋士。
註二:2015 年,張栩失去日本七大賽事的所有衛冕權,並於日本圍棋職業選手賞金榜上無名。
註三:陳熙文,〈第三章:長大的神童〉,《台灣職業圍棋──神乎奇技之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2015),頁 24。
註四:陳熙文,〈第三章:長大的神童〉,《台灣職業圍棋──神乎奇技之路》,頁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