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30 12:51:21妹妹 (ㄇㄟ‧ㄇㄟ)

旅行的意義

我們的世界充斥著太多的旅行,自助旅行、豪華旅行、觀光旅行、貧窮旅行、血拼旅行、各式各樣的旅行,幸福的我們在經歷過旅行之後,看到了什麼,改變了什麼?北海道的高級溫泉旅館一晚,兩萬日幣。一趟瑞士少女峰的登頂纜車,兩百瑞士法郎。一個LV的包包,八百歐元。在海南島找從東南西北各省挑一個姑娘過夜,一百人民幣……

圖: 義大利 St. Gimignano 的摩托車青年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Diarios de motocicleta / The motorcycle diaries) 裡的男人(Gael García Bernal飾演Ernesto Guevara de la Serna (Argentina)) 在一九五二年,給了一對流離失所的夫婦,十五塊美金。我活在二零零五年,剛剛還有個信用卡廣告對我說,萬事皆可達,唯有情無價。衝著切.格瓦拉 (Ernesto Che Guevara) 的大名看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可以把他和我的旅行記憶放在一邊,先好好想想,我的旅行讓自己看到了什麼?改變了什麼?
當揮灑生命能量的舞台深鎖在白色的醫療場域,關起門來,努力的磨練著醫療技術與經驗,直到有一天可以像日劇「白色巨塔」裡的財前醫師一樣,毫不猶豫地說出:「我的醫術可以救很多人」,彷彿熟練的技術便足以作為對病人的一切承諾。隨著醫療技術的愈發鋒利,肢體、語言也逐漸如手術刀一般冰冷。

前一陣子,《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這部電影在台灣掀起了一波「切‧格瓦拉熱潮」,在沒有左派傳統的台灣,切‧格瓦拉,這個三十年來令拉丁美洲人民傾慕不已、被世界各地左派知識份子奉為精神圖騰的革命英雄的名字,倒是首次在主流媒體裡被廣泛的討論。我們這被媒體封為充斥庸醫的「邪惡醫療界」,為了配合SARS風暴、邱小妹事件後的醫界道德重整運動,一些醫界大老人士倒也樂得與媒體人聯手推銷,廣邀醫學生與醫界人士一起來欣賞這部電影,當然,這只是因為格瓦拉也是習醫出身的這種無聊理由。只是,醫界道德重整運動怎麼能從辦辦活動或是上個醫學倫理的學分或是課程就可以成功,這些活動,只是塑造了更多讓民眾以為有道德高尚的明星醫師準備重整「邪惡醫療界」,浪費金錢與時間,就像是醫界文化大革命一般清算這些自以為「道德高尚的明星醫師」所認為的沒有道德感的其他醫療從業人員。醫界道德重整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的醫療態度,不就像切‧格瓦拉在旅行途中如何的關懷弱勢,然而,我們這些有名的「道德高尚的明星醫師」或是「院長級」的明星醫師,我也從不曾在所獲得的資訊中看到偉大的您們如何關懷弱勢。在現今惡劣醫療環境中,有很多默默付出的醫療人員,他們很認真,也很弱勢,過著和平常人一般的生活,也很入世,也有基本的道德感,請不要自以為是的以道德名義清算。
電影劇本的原著《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內容是否如電影一般精彩,對於不認識格瓦拉後半生作為的讀者來說,或許那本原著的日記也只不過是一份文字樸實的旅行筆記罷了。即便這一代的醫學生都相信醫學是一門介於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學問,除了對於疾病徵兆、治療方式的學習之外,關照病人的情感也是我們必須著意的,然而在傾盡全力背誦艱澀繁雜的專業術語方能有所積累的基礎學科學習,以及憑藉反覆操練才能得心應手的臨床訓練過程中,我們似乎很難停下腳步,好好的思索究竟自己想要作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想要跟這個社會發生怎樣的關係?除了為資本集中、資源分配高度專科化的大醫院服務,努力工作爭取升遷,終於熬成醫院的利益共同享有者外,我們還有沒有可能回歸醫學本質上所富有的,對於「人」本身的關懷?

坦白說,當以道德、品味為訴求的醫學人文教育已然行之有年的今日,醫學生們所欠缺的絕對不是對人的尊重,即便第一線的醫療工作變得愈來愈沉重,也多半也懂得為自己保留一點生活的情趣。然而,逐漸與社會、社區脫節的醫師,早已不復如過去那般,扮演著帶動社會改革的積極角色,反倒是醫界在實施全民健保,醫療資源愈發集中於大型醫院後,呈現了第一線醫療工作者「做到流汗,卻被嫌到流涎」的窘境,接踵而來的SARS風暴、不間斷的醫療弊端、醜聞被報導出來,早已失去社區舞台的醫師,如今還得承受不堪負荷的道德指責。
李明亮醫師 :「現在還會尊敬醫生的大概只剩下五歲的小孩了。這是我們這一輩的醫師沒辦法作好下一代的典範,我們必須為我們的不夠努力向年輕的一輩道歉……」,李明亮醫師曾經紅著眼眶說過這麼一段話。當然,我引述李醫師的這段談話,以及前面所做的費力鋪陳,絕對不是打算藉此對大家做道德喊話,事實上,謹守高道德標準、自詡為社會中流砥柱的士大夫思想從來就不是我想強調的,甚至,我認為當代的醫師應該重新思考:醫師作為開放公民社會底下的一個專業人士(如同理髮師、銀行員等工作者一般),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來參與這個社會?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透過影像來詮釋紙本裡的那段旅程,一個擁有醫學背景的知識份子的再現,或許就在觀影者的內心激起了生命中一次難得的感動,甚至一度燃起了挑戰自我極限的鬥志,然而,這樣的衝動熱情,卻總是在現實生活的困厄環境中被消磨了,我們幾乎無法在沒有獲得支持的情況下,獨自走上一條阻力甚大的道路,即使明知如果不踏出腳步,則一切都不會有所改變。
視覺的經驗遠比紙本的閱讀來的更容易被接受,習於解讀圖像符號而缺乏文字閱讀習慣的時下人們(特別是習於背誦、相對缺乏抽象思考能力的醫事人員)顯然更容易感受到影片中所傳達的環境氛圍、人物的情緒轉折,甚至在觸及自我生命經驗中相類似的片段,或者,撩起了現實生活中不曾滿足的慾望,我們因而有了共鳴;此外,一趟有著無限可能的摩托車旅行,給予看電影者一個作夢的機會,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更寬闊的自我實現的想像。事實上,醫學生/醫師都是在不斷接受大環境的刺激下,慢慢地形塑出自我,也逐漸框構出了身為一個醫學生/醫師的社會想像,當每個週遭的師長朋友都告訴我們:「現在的醫學課程這麼繁重,醫學生只能心無旁鶩」,而極盡可能將醫師抽離社區、固鎖在大型醫院的醫療體制,也持續暗示著:努力工作、爭取升遷、一起來當醫院的老闆吧……於是,我們對於醫師的想像就此被侷限住了,即便界裡的醫師還是可以不斷提醒自己,至少該精進醫術、關照病人的身體與心靈,在最低限度上滿足社會對醫師的期待,至於,「醫國醫民」的胸懷早已成了不可觸及的神話了。
今日的醫學生/醫師要跨出校園醫院藩籬是需要多一些勇氣的,然而,跨出第一步的人絕非屈指可數,甚至我們也看到已經有人努力以赴,回過頭來,開始用更深層的思維來自我檢視,試圖從雜亂的現象世界中揭露出隱微不顯的問題癥結,由過去的生命經驗中提煉出逐漸逼近真實的概念。這些實務工作者的經驗、由真實經驗中萃練出來的概念無疑是寶貴的,我真切的期待著這些來自於各個領域,這個世代的醫學生/醫師用熱情所刻鑿的故事可以被更多人聽見、看見。就如同觀賞《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一般。

當然,切.格瓦拉,早就是個鼎鼎有名的人。但就算你認不認識切.格瓦拉,你也可以看這部以他日記為藍本的電影。如果你同意有所謂旅行文學的話,那這還是部不折不扣跟旅行有關的電影。只想告訴你,如果旅行對一個人的生命有其意義的話,那旅行對你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旅行是一直讓你有所期待的話,那你期待的是什麼?如果旅行能讓你增廣見聞的話,那你看到聽到了什麼?如果旅行能夠讓你有所改變的話,那旅行之後的你,到底改變了什麼?就算這部電影講的不是切.格瓦拉,那個被穿在一大掛人身上的拉丁美洲革命英雄。

巴里島的小男孩,拿著四十張明信片要賣我一塊錢美金,我猶豫不決,最後我買下來了,小男孩亮晃晃的眼睛望著我,我希望旅行的意義,不只是旅遊資料上告訴我的,在巴里島要狠狠殺價……
hagar 2005-12-16 11:27:06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的原文書我買了好幾個月了,一直躺在書櫃上還沒碰。忘記是誰說過“不要告訴我你念過多少書,告訴我你去過什麽地方”,我想旅行的意義加入不自己積極去探索的話,再貴再奢華的行程也是惘然吧。

Freezing Summer 2005-12-06 04:07:40

看完你對旅行的意義的"反覆思索"(該這麼說嗎?)
小有感觸

我不曾想這麼多
對照起來
更加證明我是個凡夫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