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風雪定陵--從萬曆到文革,地下玄宮洞開之謎》
讀《風雪定陵--從萬曆到文革,地下玄宮洞開之謎》
《風雪定陵》記錄了定陵從發掘到完成報告長達30多年的風風雨雨,成為本書作者以及曾經參與這項發掘工作的人們一個歷史的見證,因為他們的犧牲奉獻,才有今日的定陵。
1955年中國大陸拍板定案發掘它,「定陵」出土後可能遭毀壞的命運,早已注定,因開挖者的經驗不足(二戰後十年的大陸,百廢待舉,且古蹟發掘保存專業人才缺乏與經驗仍嫌不夠),以及歷經文化大革命的破壞,部分珍貴的古蹟文物,注定了被摧毀的命運(萬曆皇帝及孝端、孝靖二后之遺骨遭紅衛兵焚毀)。雖然,具有三千多年歷史朝代的廣闊大陸,遍地是古物,但是,筆者仍衷心希望中國大陸能珍視這些文化瑰寶、世界遺產,在未來古蹟文物的開採與保存上,能在技術與專業人才更加完善時,再行評估發掘模式,以免脆弱的古蹟文物,一經暴露,便遭破壞或毀滅。
過去筆者深感,古語所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非常有哲理,因此牢牢謹記,成為評量自己和他人的參考準則,更認為有智慧的人應當借鏡歷史,避免重蹈覆輒,創造幸福社會。但筆者發現,就如同孫中山的禮運大同篇和孔子的夜不閉戶一般,都只是一個理想。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朝代不知凡幾,如今肉身早已灰飛煙滅,只剩深埋地底的許多葬品供人懷想研究。
明代建國,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死後葬南京,是為孝陵;二帝朱允炆被自己的叔父,建造北京故宮(紫禁城)的三帝成祖朱棣奪位,遷都北京,死後葬北京北郊昌平縣的天壽山下,自此往後,後續皇帝,每帝一山一陵,形成明代帝后的陵墓區,共計十三座,被稱為「明十三陵」。
定陵為「明十三陵」的其中一座,是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公元1563~1620)的陵墓,為明代在位(48年)時間最長的皇帝,他10歲繼位,初期15年有老師張居正輔佐,勵精圖治,勤於朝政,一度讓明朝呈現中興繁榮景象,還曾出兵朝鮮趕走日本幕府將軍本豐臣秀吉。然而,張居正死後,萬曆14年(1586年),明神宗開始沉湎酒色。後因太子立位與內閣爭執長達十餘年,1589年,神宗不再接見朝臣,最後索性30年不出宮門、不郊、不廟、不朝。
實際上,明帝國的滅亡,不在軍事上的失利,而在政治制度的衰落和頹喪,顯見集權而不得民心者,終將覆滅,這也是中國歷代君主中央集權政治無可迴避的必然結果。1958年春,毛澤東因故登上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寶頂,他詢問周恩來「有人說,明朝在軍事上的失利,在於北京的守禦分兵太散。你怎麼看?」周恩來望著翻捲的河水、起伏的山巒,沉思的說:「十三陵、居庸關和北京城,地非不險、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糧非不足也,國法不行而人心去也。」
2001年初冬,筆者曾遊十三陵,抵達陵園大宮門前朝北忘,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明十三陵的神路,一片蒼松中,二旁羅列著碩大的石人石獸,掩映著一座座高聳的古建築,飛檐翹角、高低錯落,插入雲霄;白玉石路、拱橋、圓桌、象形椅等基礎,象徵皇家鮮紅的圍牆,頂著黃色范光的琉璃瓦,中間鑲崁著一簇簇華麗的斗拱,陪襯著遠處的青山綠水中、藍天白雲下,讓人感受到歷史遺跡的美,看過本書,感受更加深刻,相信若他日再度造訪十三陵,當有另一番收穫。
下一篇:《發現曼谷城市的倒影》讀後感
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