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4 15:18:55小五

失竊的孩子(The Stolen Child)

Dear Friends:

以下是我的讀書心得報告,請笑納_


書名:《失竊的孩子》(The Stolen Child)

作者: Keith Donohue

        曾在愛爾蘭各地看過這類故事的詩人葉慈,於一八九○年代寫了一首淒美動人的詩《失竊的孩子》,以文學形式,用民間傳說來批判真實的世界。它給了作者創作的靈感。

        故事裡有兩個旁白的人,述說著彼此糾結交錯的故事—一個是成年人,努力地想要忘記他那段「被偷」的童年;另一個是小孩,被困在永遠是七歲的時間裡。基本上衝突介於仍活著的二人之間,他們平行、相互對應的生活,有歡樂、挑戰,作者讓民間傳說躍然於紙上。

        從創世紀以來,幾乎在西方世界各地的文化裡,都有神秘奇幻的調換兒和妖精故事,飛翔在人類的幻想角落裡。許多鄉野甚至傳說,調換兒和妖精會溜進百姓人家,用複製品掉包,偷走嬰兒和小孩子;或者,他們會誘騙小孩離家出走,來到荒野生活,成為他們神奇不老族的一份子。小孩被妖精偷走,調換的精靈則變身成為那個小孩。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傳奇故事也因為人類的生活難題,而得以發揚光大。這主要是因為一些父母親沒有能力照顧小孩、協助小孩成長。這些父母常會對打算要棄養的小孩說,他們根本就不是人類,是妖精調換兒偷走他們的親生孩子,而後留下的替身。對這些父母來說,用妖精調換兒的理由,來甩開不要的小孩,顯然要比甩掉自己親生孩子來得容易多了。(徐四金《香水》中的主人翁,不也是遭遇者類似的境遇,而他短暫而爭議的頑強生命,就為了成就他味道世界中的神聖"香水")

        西方哲學家曾說過:「心靈是身體的枷鎖。」個人認為,故事的主題在鼓勵人們誠實面對並追求自我,成長的過程中,總是經歷不同型式的挫敗與恐懼,但是,一旦放下過去坦承以對,或許你(妳)會發現,其實幸福很簡單,珍惜現在擁有的感情、愛與希望。心靈的悸動多於血液的脈動。

佛家有云:「當下即是」。

~共勉之~

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