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1 11:54:28小五

日常生活中的專家

【轉載自95/12/1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三二三期,編輯室報告】

1997年,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兩位教授Robinson與Godbey在如此區分一個當代典型的人類生活區段:支薪的工作(paid work)、不支薪的工作(unpaid work)、自我照護 (self-care)以及空閒時間(free time);人們的休閒生活往往發生在空閒時間。不論你同不同意這樣的分法,在我們生活的世代,生活模式絕對與農工時代的人們不同,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人去年平均工時已經超過2300個小時,居全球之冠;當然,如此勤奮努力工作的結果,也讓台灣在世界經濟論壇 (WEF)最新發布的《2004-200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調查中,排名全球第四。

人在工作之餘是需要休息的,而在休息的時日,人們去休閒;認真 (serious)通常是指工作,休閒通常是快樂的,是人們努力追求金錢及追求職位地位之後的快樂避難所。但是這個觀點目前似乎要失去立場,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工作與休閒的價值與行為類型顯示出休閒的「認真」導向,且佔休閒明顯比例,且比例在未來有持續爬升的趨勢;人們不單單只是「隨意休閒」,甚至在他們的生活中分別出「認真的休閒」的時段;一開始,娛樂化的隨意休閒被工作中排除,然後又從休閒時段中排除,最後剩下的只有最佳化後的認真休閒時間。Witold Rybczynski在《等待週末》一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轉變:「人們以前『玩』網球,現在則是『苦練』他們的反手拍」。而今年暢銷書大前研一的《OFF學》則是表達了另外一種工作取向的休閒方式,即練習一些有助於工作的技能,能夠在星期一來臨時以最佳狀態繼續投入工作。

這樣的休閒典範明示了追求資訊的熱情,即有別於大眾傳播媒體餵食的定製內容;脫離工作,每個人都是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專家 (Master of life),閱聽人可以關掉電視在網際網路上尋求自己生活中的休閒資訊;或是投入自己的興趣社群中進行資訊的取得與分享,可以不完全受到議題設定的威脅,與使用與滿足理論不同的是,閱聽人不只是暴露(expose)、近用(access)在媒體面前,更進一步的企圖取得資訊標的物(object)、以及自行組織資訊的意義。以籌備旅遊計劃而言,一群退休婦女也許容易對電視台定製的行程充滿興趣、價格亦看似合理;但大學生情侶也許願意追求更不受拘束的自由而決定自己規劃行程。

往往我們憂心的是公共議題受到結構層次的操弄,知識或文化產品受到同一個所有權的壟斷,在全民近用的大眾媒體面前,失去了多元的議題選擇,在Web 2.0時代這個全民參與、庶民集體智慧抬頭的風潮下,網際網路不能確保弱勢聲音不會消失,但是站在閱聽人的立場來看,日常生活的休閒為他們的自主,爭取了很多機會;至於意識型態層次的討論不在此。

上一篇:想抱就要抱

下一篇:幸好只剩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