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26 15:26:28小五

為你,千千萬萬遍!

書名︰追風箏的小孩(The Kite Runner)
作者︰勒德‧胡塞尼(khaled Hosseini ,1965年生於喀布爾,父親為阿富汗外交官。1980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時,隨全家逃往美國尋求政治庇 護。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系,現居加州執業。)
譯者︰李靜宜

「為你,千千萬萬遍!」簡單的一句話,卻蘊藏著濃烈的情感,說來容易做來難呀!在閱讀的過程中,筆者隱約感受到某種聯繫,類似一種心靈洗滌的境域,人非勝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筆者認為,無論是人類社會的生活、工作場域與階層,或者生物世界的自然生存環境,大家其實可以發現它的蹤跡,一種願為對方犧牲奉獻的無私精神,它讓這個世界顯得無比莊嚴且美麗,例如德雷沙修女(深入印度救助貧民)、珍古德(Jane Goodall,為東坦尚尼亞黑猩猩募款);台灣的王金河醫師「烏腳病患之父」、嘉邑行善團、世界上不可勝數的父母…,以及螞蟻蜜蜂世界中的工蟻與工蜂…等等。
一通故國友人越洋電話,像記憶之鑰,打開主角阿米爾成長過程的悲歡歲月,那一幕幕的動人故事躍然紙上,宛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樂章,震撼人心。作者胡塞尼,透過阿米爾的主觀立場,著重於刻化,屬於中東回教世界的男性互動情誼-父子(阿米爾與父親、哈山與阿里)、主僕(阿米爾父親與阿里、阿米爾與哈山)、知己(阿米爾父親與拉辛汗)、朋友(阿米爾、拉辛汗、阿米爾岳父塔希利將軍、法里)及族群(普什圖人與哈札拉人)恩怨(阿塞夫與阿米爾、哈山)。在阿富汗這塊看似貧瘠的土地上,作者讓書中這些「阿拉」真神的子民,用血淚寫下自己故事和歷史,豐饒了這片土地。
1978年阿米爾背棄了哈山,從此分道揚鑣,與此同時,蘇聯入侵阿富汗,造成阿富汗將近20年墜入滅絕人性的戰火荼毒中,阿米爾父子拋下一切流亡美國,作者藉「阿拉」之名給予阿米爾救贖的機會,讓他重回塔利班政權統治時期(1994-2001)當時惡水險地、殘破不堪的阿富汗國土,歷經千辛萬苦,他終將同父異母弟哈山之子索拉博帶回美國收為養子,全心照拂。「為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以哈山犧牲奉獻自己的精神-回報予索拉博,這也令他重新找回自己,虔誠服膺「阿拉」真神,以新的視野看待自身文化的傳統。或許,這本書也提供一個情感出口,給與那些需要救贖的人們。
戰火遺孤索拉博,讓筆者強烈感受到任何形式的衝突,最危險和無辜受害最多的就是兒童與婦女,「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無奈總是令人扼惋,中東、巴爾幹半島、非洲等地,烽火連年,民不聊生,平民百姓選擇有限,只有勇敢面對現實。索拉博代表著阿富汗的滄桑希望,需要更多人付出更多的心力,給予希望之樹細心的照護與培育,前瞻未來,阿富汗才有希望。反觀台灣,享受現代化國家與民主社會帶來的舒適與便利,政經文化均朝已開發中國家邁進,令人與有榮焉;但是,在全球化競爭的今天,中國大陸崛起所帶來的政經效應,台灣自有亟待解決的全球競爭、人才培育(教育)、兩岸關係與區域經濟邊緣化危機等問題。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女性角色在本書似乎變得次要,囿於中東回教國家的宗教文化力量與社會約束,女性難有拋頭露面學習與工作的機會,一般來說,女性在工作技術、能力與地位都相對低落,在個人所得方面自然倍差於男性,大多附屬於家庭或教條婚姻中,可想而知,早期可作為參考與學習的當地女性菁英份子應是鳳毛麟角。書中阿米爾的母親蘇菲雅,身為阿富汗皇室後裔,受過高等教育並於大學任教,卻難產而逝,在本書中是唯一正面具地位的女性角色,但所佔篇幅不多僅寥備一格,其他如哈山之母莎娜烏芭(美麗但寡廉鮮恥、聲名狼藉的女人)、愛嚼舌的接生婆、阿米爾岳母嘉蜜拉(傳統回教婦女)及妻子莎拉雅(曾經逃家吸毒,因父親死諫而回歸)、哈山妻子法佳娜(與哈山同時喪命於種族迫害)等人,社會地位皆不高,普遍缺乏獨立自主能力。
2004年對於阿富汗是個嶄新的一年,新總統就任、新憲法推動。新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軍隊國家化、男女平等、各民族平等、國家統一等,均作為國家政治與社會生活的基本原則寫入了新憲法。讓大家拭目以待吧!


◎ 阿富汗簡介:
阿富汗(Afghanistan)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民眾雖然血緣相異,卻有多達九成以上的人口篤信回教,政權迭相交替使得阿富汗長年處於戰火之下。首都喀布爾(Kabul)是帖木兒後裔巴伯爾王子所建,並由此出發征服印度建立蒙兀兒帝國。
西元2世紀時的阿富汗是舊日佛教西北傳的最盡處,在巴米揚還保留有相當宏偉的佛教遺跡,只是受到回教徒肆意破壞而面目全非,奉可蘭經之名旅館與酒吧已被履帶終結,巴米揚的巨大岩洞成為彈藥儲藏庫,這些建築遺跡以及天然美景從此再也難以親近。
阿富汗人口約有 2700萬(2002年7月),三大民族中,普什圖族有1100萬,約占總人口的40%最多,對國家斷斷續續統治了兩個世紀,被推翻的國王查希爾、塔利班領袖奧碼、前總理希克馬蒂亞爾都是普什圖人,絕大多數普什圖人是穆民遜尼派。第二大民族塔吉克族有人口500萬,占全國人口25%屬穆民遜尼派,是阿富汗歷史上人才輩出的民族,在國家中有很強的影響力。大多數部長、銀行家和大商人都來自這個民族;大多數喀布爾人也是塔吉克人;塔吉克人是北方聯盟的骨干。第三大民族烏茲別克族有人口230萬是穆民遜尼派,此外還有哈扎拉族、土庫曼族、俾路支族和努裡史丹族等二十幾個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普什圖語和達裡語(即波斯語)。98%以上居民信奉伊芳斯蘭教,其中90%屬遜尼派,其餘為什葉派。
1973年前首相達烏德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查希爾王朝,成立阿富汗共和國,達烏德掌權。1978年4月,民眾民主黨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政府,改國名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塔拉基執政。1979年9月,民眾民主黨內訌,哈菲佐拉‧阿明殺死塔拉基取而代之,12月蘇軍武裝入侵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權,扶植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傀儡政權。阿富汗民眾為了維護民族獨立,掀起了反對外國侵略的武裝鬥爭,建立了許多武裝抵抗組織。1987年11月,阿富汗大支爾格會議做出決定,將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正式改名為阿富汗共和國。1989年2月,蘇聯被迫從阿全部撤軍。蘇聯撤軍后,由於各派在權力分發上無法取得一致,阿富汗爆發內戰。1992年4月,納吉布拉總統宣佈辭去一切職務,改國名為阿富汗伊斯蘭國,同年12月,伊斯蘭促進會主席拉巴尼當選為阿富汗過渡政府總統,任期二年,但由於拉巴尼逾期拒不交權,國內各派權爭加劇,軍事衝突愈演愈烈。1994年學生武裝「塔利班」異軍突起。1996年塔利班將拉巴尼政權逐出喀布爾,建立政權。1997年10月改國名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2000年「911事件」後,美國迅速在阿富汗境內開展軍事行動,「塔利班」及「基地」組織被基本整肅。2001年臨時政府成立,凱爾扎伊(Hamid Karzai) ,被推舉任臨時政府主席。2004年凱爾扎伊芳以絕對優勢當選阿富汗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並通過新憲法。
根據新憲法,阿富汗實行總統共和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下院和上院組成。下院議員由民眾以自由、普遍、不記名和直選的模式產生,任期5年,下院議員總數在220-250人之間,各省至少有1名女性議員。上院議員則分別由各省議會選出1名,任期4年;各省之區議會選出1名,任期3年;上院其他三分之一議員,由總統在專家和閱歷豐富的人中任命,其中兩名為生理殘障人代表。同時,總統任命的人中50%須為女性。伊斯蘭教為國教、軍隊國家化、男女平等、各民族平等、國家統一等,均作為國家政治與社會生活的基本原則寫入了新憲法。2005年12月19日,阿富汗首屆民選議會召開首次會議,標誌著阿富汗三十年來首屆民選議會正式開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