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22 00:08:19selena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30P—不好讀》

誠品藝術節之一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30P—不好讀》


這個週末,剛好是九二一大地震的四周年紀念。台北照例充滿了許多活動:室外有人遊行、騎腳踏車;室內則有很多很多種電影、和比較起來,沒有那麼多種的劇場上演。

所以這件事就顯得有點稀奇。我在週六的公車聽到隔鄰兩個女生交談:「我等下要去看戲。」『看什麼?』「誠品的《30P》,莎士比亞的妹妹們演的。」『你怎麼會對這個有興趣啊?』「喔,我是劇團行政…」難道是誠品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讓全台北對劇場有興趣、有點關、有關、就學中、教書中,邊緣中心唱歌跳舞釘書櫃各種專長的人,都被捲進來參一腳?

對啊,看了戲的人,一定對後半場的演員自我介紹印象深刻。除了少數幾個資深小劇場從業者,能夠熟門熟路三言兩語四兩撥千金跳過,許多新鮮面孔生澀害羞的模樣,讓人想起大一新鮮人剛開學,班上社團裡,數不清又不知所云的自我介紹。啊,原來樓上旁邊的書店唱片行是名叫「文藝青年研究所」一本正經的教室,全年二十四小時營業;地下室則充作社團辦公室兼活動中心,辦活動娛樂自己和他人。

當然社團也不只是玩,還是有開課,上了點東西。除了資深演員老經驗之外,「莎士比亞的妹妹們」最擅長的性別議題也沒有少。男人們排成一列,背對觀眾,打赤膊,下半身露出股溝,比賽射程的一幕,熱度直逼青春性啟蒙電影〈你他媽的也是〉,但論若隱若現呈現男體風情、勾引觀眾慾望,《30P—不好讀》則佔盡便宜,『好讀』極了;但接下來馬上情調一轉,讓七年級惡女扮演維多利亞淑女,對她們而言,禁欲與閱讀同樣只是一種嗜好,耍壞才是本質,以維護環境清潔整齊之名,拿花木剪閹割男體,是她們的得意之作。

《30P—不好讀》另一個目的,該是要顛覆誠品這個「文藝青年研究所」的清高姿態。文藝青年不要緊張,看過了佛洛依得與容格對戰、羅蘭與巴特演出八點檔文藝愛情悲喜劇,這些聽起來非知道不可的大師、知識、學問,不就只是戲裡的符碼,講出來一串,順著白癡造句法邏輯,就能接下去另一個。看到船的前緣隨著乾冰出現,無非在暗示這些高來高去的理論,若不疑全信,其實跟電視上某教授講述的人生開運道理相差不遠。

《30P—不好讀》是文藝青年的焦慮,亦是文藝青年的自我顛覆。不知道羅蘭巴特、佛洛依得、容格、尼采、黑格爾、馬克思、柏拉圖,或不在乎王文華、瓊瑤、GRE、女性主義、後殖民或從來不看誠品好讀的人,這齣戲、這個戲劇節、誠品現象,「好不好讀」,對他們而言,其實根本無關緊要。然而從為數眾多的演員、和笑得開心的觀眾看來,誠品的氣味的確已經吸引一群台北住民,有能力反省自己的知識攝取,有意見、且大聲表達,才會容忍、產生反叛出錢出地金主的戲劇節目出現。這個已經相當成熟的社群,作出來的戲劇節目、會喜愛支持的表演類型,勢必和以往以抗議反抗為主調的小劇場相當不同。

這幾週找個時間進劇場吧,就在誠品,你我可能參與到台灣小劇場發展階段的重頭戲。比起看外國電影而言,進劇場絕對是對我們自己,和在地社群的肯定:而這只是一開始。接下來的三個節目,應該有更大的驚喜等著我們。